文/冯玄一在中国历史上,云南既不是钱粮赋税大省,也不是重要战略省份,更非政治中心。长久以来,云南都是我国西南边陲上的一个贫穷省份。近代史上,云南的西、南两面分别与英属缅甸、法属越南接壤,很多传教士深入云南腹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进行传教。但是,在这片瘴疠之地,近代史上竟然爆发了"重九起义",轰动全国。当袁世凯置时代潮流于不顾而称帝的时候,首先起来反对省份也是云南。在此过程中,有一个云南人强势崛起,主宰云南政坛十四年,割据一方,云南俨然成了他的独立王国。此人便是唐继尧。
而他崛起的源头,还得从晚清兴起的编练新军潮说起。
晚清时期,国力羸弱,深受外国列强的欺负。在这过程中,一批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想战胜西方列强,就必须建立新式军队。随着时局的发展,清政府也意识到建立新式军队的重要性。190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和湖广总督张之洞都开始采用西方新式方法训练军队。这就是大清新军的开始。
此时,作为边陲之地的云南也开始受新风气的影响,酝酿组建新军。1907年,锡良调任云贵总督,在他的主持下,云南组建了新式军队,编入全国新军第十九镇。
两年时间,云南新军渐成规模。1909年,锡良调任东北。李经羲接任云贵总督。初到昆明,李经羲和新军第十九镇的主官产生矛盾,关系不融洽,一度时期闹得水火不容。李经羲在同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负责人李根源聊天时,请教他如何缓和关系。李根源分析说,关系僵化,是因为军队里没有他的亲信。他建议李经羲,多拉点私人进入军队,扩充自己的力量。军队里都是自己的人,关系自然就好了。李经羲听完,深以为然。便请他介绍优秀将官。
此时,李经羲还不知道李根源是革命党人。李根源生于1879年,字印泉,云南腾冲人,曾留学日本,在此期间,加入革命党,成为革命党云南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当然,这个身份当时是秘密的。李经羲请他推荐优秀人才,他当然着眼于具有革命精神的青年将官。
李根源向李经羲的推荐的第一个人是蔡锷。除此之外,李根源还和另一位革命党云南负责人罗佩金联手,向第十九镇新军输送了大批在东京参加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当时,初到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蔡锷任三十七协统领(旅长),罗佩金为其下属,任七十四标统带(团长),而在罗的下面,则是各营管带(营长),这些管代中,就有唐继尧、刘存厚等人,当时他们都是革命党人。
而这些人在李根源、罗佩金的支持下,拥有了各自的武装势力,成为日后割据西南的重要力量。这些人表面上是上下级关系的军官,如果深入分析,则会发现,他们的真实关系其实是当时流行的"袍泽兄弟",他们通过"袍泽情义"凝聚在一起,巩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明确了反清共和的理想追求。这也是为何年仅29岁、刚到云南不久的蔡锷竟能领导"重九起义"且十分顺利的重要原因。重九起义成功后,蔡锷坐上了都督宝座。这次起义,既成就了他的世俗功名,也为他在历史上挣得了一席之地。
1913年10月,蔡锷被调到北京任职。云南的军政大权逐渐被唐继尧所掌控。李根源、罗佩金等人逐渐淡出云南政坛和军界。
袁世凯宣布称帝,蔡锷逃出北京,前往云南。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和蔡锷通电全国,宣布反对帝制,武力讨伐袁世凯,同时宣布云南独立。建立军政府,在昆明设立都督府,唐继尧任都督。1916年1月1日元旦这天,云南军政府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二十大罪状,号召全国军民共同讨伐袁世凯,保卫共和民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护国运动"。不久之后,蔡锷率领军队入川作战,唐继尧则继续留守云南。从此,唐继尧主政云南,形成了割据势力。
唐继尧生于1883年,云南会泽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后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是科班出身。唐继尧执政云南长达14年,对云南的发展影响深远。1927年5月23日,唐继尧因病去世,终年44岁。为追念唐继尧的"护国之功",1935年,国民政府下令对其进行褒扬,并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标签: 唐继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