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水落石出”,历史事件亦是如此,只有完全落下帷幕,细细梳理其脉络,才能大致得出结论。
再来看看张勋复辟,前面已经有了袁世凯的复辟失败,为何复辟事件还会再度发生?
当然,这段复辟的时间更短,只有12天。
1917年7月1日,11岁的溥仪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在师傅陈宝琛的安排下,接受了张勋的“复辟”奏请,并连下八道“上谕”,包括封当时的总统黎元洪为一等公等。
但是,在封官的名单中,却找不到“段祺瑞”。
这是漏了?还是故意为之?
有人分析,正因为如此,段祺瑞才会站在“讨逆”的阵营之中。于是,7月3日段祺瑞出兵讨伐,12日张勋逃入荷兰大使馆,13日溥仪宣布第二次退位。
先暂且不管“复辟”这件事的后果,单从“复辟”为何能顺利推进来分析。
其实,事情的导火索,还是和段祺瑞有关。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当上了大总统,可是,实权却掌握在国务院总理段祺瑞的手中。1917年5月下旬,当黎元洪、段祺瑞因解散国会问题争执不下时,段祺瑞准备策划武力推翻黎元洪并解散国会。于是,黎元洪得到消息后,先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国务院总理之职。
之后,段祺瑞一怒之下跑了不说,还出言威胁黎元洪。
可是,黎元洪不知为何单单想到了出身北洋的张勋。要知道,张勋从来都不隐瞒对清王朝的“忠心”,哪怕清朝没了,他的辫子还在,以至于,他的军队跟是被称为“辫子军”。
其实,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只要机会到了,一定会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当黎元洪对张勋招手后,他就觉得幸运之门似乎被打开了,因为,他可以正大光明地带兵进京了。
作为军人,张勋知道,没有武力护航的政权就是纸糊的。所以,张勋要借此机会,表达对清王朝的忠心。也许,在黎元洪、段祺瑞二人看来,张勋就是位“武夫”。但谁知,张勋的算盘早已打了好几遍,知道仅靠一己之力难以成就此事,所以,一定要找到同盟。
然而,张勋对黎元洪、段祺瑞二人的态度都很模糊,他们二位的目的都是想驱逐对方,可张勋却是想着复辟。甚至于,张勋将段祺瑞“撵走”黎元洪的意思理解成了:不反对他复辟。想来,事情的发展也是超出了大家的理解范围。因为,在张勋看来,似乎自己的“辫子军”就应该拥护清朝的统治。
接下来,张勋要做的就是解散国会,变更国体。
于是,直到张勋的5000人抵达天津,准备去北京时,黎元洪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任谁都能看出张勋的“复辟”目的。
但是,大家却始终都在观望。
其实,这时的段祺瑞就在天津,要掐了张勋复辟的“苗头”并非难事。可是,段祺瑞的目的却是想先看黎元洪下台再另作打算。有人分析,为何张勋只带了区区5000人就敢做这么大的事?因为,他事前特意跑到天津问了段祺瑞的想法,得知段祺瑞“不反对”后他才敢放心大胆地进京。
当时,张勋并非没有做准备,他特意拿了一个小本本让同意的人签字,其中,就有段祺瑞。只是,在那个靠“武力”说了算的动荡年代,有谁会将自己的签字真正当回事?到了7月2日,彻夜难眠的黎元洪秘密签署了一份总统令,将段祺瑞特任为国务总理,讨伐复辟。
自此,段祺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对手被驱逐了,自己还能高举讨伐的大旗着手攫取政治利益。其实,后人常用“闹剧”二字来总结这一事件,说:张勋不过是各方利益争斗中的牺牲品。但是,如果仔细研究溥仪当时签发的“上谕”,应该可以看出一些真实原因。
当时,参加复辟的重要分子,均被溥仪授以尚书、阁丞、侍郎等要职,康有为任弼德院副院长,张勋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被封为忠勇亲王。除此,张勋还通电各省,宣布已“奏请皇上复辟”,要求各省应即“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史称“丁巳复辟”。
可见,张勋的“帽子”很多。
那么,其他人呢?
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各地军阀,也不过是个巡抚、提督,就连冯国璋只是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再看复辟失败后的各军阀争斗,说到底,一切围绕的都只是“利益”。如果,当时的上谕能“破格”提拔一些人,那局面是不是会大不一样呢?
因为,在各军阀的眼中,国体并不重要,只要自己的利益份额越大越好。由此也可以解释,大家为何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件事情发生,可是,到后来他们却发现,还是推翻了更好些。
只是,这其中饱受痛苦的永远是底层民众。
谁为总统,谁为皇帝,只要日子平顺,意义似乎没有多大。当然,这出戏的收场注定是非常的“仓促”。不过,张勋也算得到了善终,最后带着那根辫子走了。
可见,漠视历史发展规律的人,注定只能成为“失败者”,但最可悲的莫过于成为他人的“垫脚石”,在幻想破灭后,他人欢喜摘果子,自己却只能落得惹人笑的“小丑”角色......
参考资料:
【《清史稿·本纪二十五·宣统皇帝本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段祺瑞及北洋皖系研究评述》】
标签: 段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