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王莽是个挺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与此同时,关于王莽的事迹,在史籍中留下的并不是很多。
王莽像
一手资料有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最为详尽,其他还有《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了王莽改制的相关内容。其实后人对王莽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这些一手资料而来的。后来《资治通鉴》对王莽的评价,其实也是一家之言。
《汉书》书影
班固对王莽的评价是相对比较客观的,分为正反两个方面。
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汉书·王莽传》)在王莽没有登上皇位前,他作为大司马,辅政安国,这些都还做的挺好。
及其窃位南面,处非所据,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毒流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怒,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汉书·王莽传》)然而在王莽“窃位南面”,当上皇帝后,一切都变了,变得穷凶极恶,乱政虐民。
其实从班固这里开始,对王莽的分析就走歪了路子,因为班固并没有分析出王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而是将之简单归结为道德因素,无视道德的背的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秩序。因此可以说,在道德上批评王莽的人,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而司马光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资治通鉴》书影
《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就是根据年代重新把之前的历史叙述一遍,叙述的依据就是根据之前的史书,所以《资治通鉴》只能算是二手资料。当然了,叙述的同时,就难免加上一些作者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资治通鉴》中对于王莽的记述近似于尖酸的原因。
《资治通鉴》对王莽的记述,是只记载其不好的一面,无视其好的一面。甚至为了贬低王莽,不惜歪曲历史真相。
时帝(汉平帝刘衎)春秋益壮,以卫后故,怨不悦。(元始五年,即公元6年)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于未央宫。大赦天下。(《资治通鉴》)平帝的死,本来和王莽无关,然而就这样在司马光的笔下,成了王莽毒死平帝,王莽九泉之下找谁说理去。
出现这种记载的原因,无外乎三个。一是史书记载的特点,成王败寇。本来王莽以外戚得天下,就不可谓正途,又搞得民怨沸腾,就难免被史官狠狠记一笔了。
二是《资治通鉴》的成书目的和性质,是为后世资政之鉴。因此会通过主管之褒贬,以达到教谕之目的。
三是司马光个人的恩怨。司马光在哪里写《资治通鉴》的呢?正是被政敌王安石排挤到洛阳之时。而众所周知,司马光是保守派,王安石是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的激进派。因此司马光翻开史书中的王莽,脑子里怎么可能不想着身处庙堂之高忙着改革的王安石,这就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可能对王莽的改革客观看待?
参考文献:
班固:《汉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罗振宇:《一位民选皇帝的烟花绽放》
更多文史类知识,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标签: 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