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犀牛历史 192 0

克什米尔问题可不是印巴分治后产生的,在印巴分治前的印度殖民地时期它就已经产生。

克什米尔地区分为“克什米尔河谷”、“查谟”、“巴尔蒂斯坦”、“拉达克”、“吉尔吉特”、“罕撒”、“蓬奇”等7块城邦地域,其中“拉达克”属于藏文化,“查谟”是印度文化,“吉尔吉特”是佛教文化中心,“克什米尔河谷”则主要是穆斯林文化,也是海拔最低,人口最多,资源水土最富饶的地方。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这里怕讲的太含糊,所以略微简述一下各个地方:

巴控区:分为“自由查谟-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两个自治邦。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巴尔蒂斯坦”即唐代高仙芝征服的“大勃律”,人称“小西藏”、“被遗忘之地”。地处喀喇昆仑西南,位于拉达克山西部,是印度河的上游河谷。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大本营即在此;“巴尔蒂斯坦”分为为斯卡杜县和冈切县两地,属于古代吐蕃王朝曾经的领地。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吉尔吉特”是古代有名的宗教中心,今天的克什米尔经济中心,它位于克什米尔西北部,有一条印度河的支流“吉尔吉特河”从这里流过,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要道,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在这里轮番演绎着自己的传播史。

“吉尔吉特”比较大,有7个县,吉尔吉特县、狄阿莫县、罕萨-纳加尔县、吉泽尔县、阿斯多县。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我国与巴基斯坦的“中巴国际公路”即从吉尔吉特过关,穿过4693米的红其拉甫口岸即可到达喀什。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罕撒”即“坎巨提”地区,是古代高仙芝任安西副都护时与吐蕃人的战场之一。史载大清乾隆二十六年,有坎巨提酋长黑斯娄派儿子做使节进叶尔羌请贡,定下了三年贡沙金一两五钱的贡格,自此“坎巨提”成为大清的属国。但因为光绪年间英国人的欺占,“坎巨提”在中英两国的协议中成了可笑的“两属之地”,中国实质放弃了这个属国,英国人则将其纳入殖民地范畴,填充了大量的移民,最后变成了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

印控区:主要为“查谟-克什米尔邦”,其中“拉达克”地区占了克什米尔一半的范围。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克什米尔河谷”是克什米尔最大的一个盆地,也是自然环境最优越、人口最多、农业最发达的地方。它与喜马拉雅山脉相连,长135公里,宽约40公里,底部海拔仅1600米,与“查谟”地区相连,主要城市“斯利那加”是印控“查谟-克什米尔邦”的首府。

“蓬奇”目前是属于“查谟-克什米尔邦”的一个地区,属于印巴战火经常烧到的地方。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拉达克”是个古国,位于喀喇昆仑东麓,印度河从附近流过,居民大部分是信仰噶举派喇嘛教的藏民;这块4万5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曾经是历史上吐蕃王朝的部分,今天是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很复杂的争议地带。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早期的“拉达克”是贵霜帝国的组成,后来被吐蕃和唐朝瓜分,有个叫尼玛·攻(Nyima-Gon)的吐蕃贵族脱离了吐蕃,占据了拉达克建立了“拉达克王朝”,形成了该地区的藏化。之后随着伊斯兰的崛起,拉达克王朝在抵抗两个世纪后衰败。直到一个被称为“巴干王”的藏人重建并兴旺了它,几番风雨后,“拉达克”成为中国的属国。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如今“拉达克”地区被印度划分为“列城”(Leh)和“卡吉尔”(Kargil)两个区域;列城处在与“巴控克什米尔”的分界线上,而“卡吉尔”则与中国和田县南的阿克赛钦地区接壤,印度一直到今天都担心中国收回此地,而中国也一直没承认“拉达克”是别人的,属于争议地区。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但印度境内崛起了另一股势力——锡克帝国,首任君主兰奇达(Ranjit Singh)1801年加冕称帝,1819年占领了水土富足的“河谷”地区,继而占领了“查谟”等地区,于1834年侵略了“拉达克”国。“拉达克”跑去找英国人撑腰,英国人为了交好锡克帝国硬是装作没看见,于是他们又跑到拉萨向清王朝求助,不愿生事的驻藏大臣亦选择了缩头不理。就这样,锡克帝国在1840年吞并了“拉达克”国,很快又吃掉了“巴尔蒂斯坦”。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再往后,锡克帝国在1845年被英国人胖揍一顿,打成了极为老实的看门阿三。英国人这时候拉拢了锡克帝国的卖国首相辛格,签订了一个《阿姆利泽条约》,用750万卢比将夺取的克什米尔土地“卖还”给了他,并以此册封辛格为“查谟与克什米尔的大君”。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经过这番册封,锡克帝国的历史结束,摇身一变成为“查谟与克什米尔的大君”的“查谟-克什米尔王侯领”(土邦)。这种土邦拥有一定的封建自治权,但大事必须听从英国驻扎官的命令,是英国通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手段控制剥削殖民地的一种方式。

锡克教的阿三们还挺猛,他们在1960年又干掉了“吉尔吉特”,完全将整个克什米尔吞进了自己的肚子,再往后即成了英国人统领的“印度”地区的一份子。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知道,实际上过去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古代“印度国”,现代印度是英国通过殖民地统治聚集、整合出来的。锡克帝国被整合进英国殖民地后,克什米尔地区也就成为了印度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南亚的统治日渐崩坏,当“英属印度殖民地”解体的时候,印度教群体和穆斯林群体因为双方的诉求不同,最终导致印度分裂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当时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原印度殖民地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印巴分治,许多“王侯领”(土邦)的归属被交由他们自己抉择,这就形成了“原英国属地”与“被统治王侯领”的矛盾。印度、巴基斯坦都希望能拿到更多的领地,而土邦自己也需要根据信仰和习俗或自身意欲进行抉择。

如此,“查谟-克什米尔王侯领”这个最大的土邦,曾经的锡克帝国领地就成为了直接的争夺对象。可以说,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矛盾,有历史的积淀因素在内,更有《蒙巴顿方案》留下的套路。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英国人关于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实际上制作的极为粗糙,他们通过教派人群数量,从旁遮普地区直接一条线划过来,就此分割了印度。而划线工作是由一个根本不熟悉印度的律师西里尔·德雷克里夫进行的。而且就像宣布巴勒斯坦“脱管”一样,这个臭名昭著的“德雷克里夫线”也是在独立日当天才由英国人宣布,摆明了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所以,印巴之间的纷乱就像阿拉伯与以色列的矛盾一样飙涨而出,仿佛霎时间打开了兽笼,两边的民众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员迁徙和冲突,继而演变成土地的争夺、暴乱、仇杀和教派冲突。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后世印度统计,印巴这次划界冲突造成了至少1千万人无家可归,50万人(一说100万)在冲突中丧生。而正处于划界地段的旁遮普邦最为混乱。与旁遮普相邻的“查谟-克什米尔王侯领”这个土邦自然也讨不到好;历史决定了这个区域存在各种矛盾,只要稍微一激发,就会酿成大祸。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蒙巴顿方案》这个祸根造成了双方的民族大仇杀,克什米尔地区最后成了双方暴乱的最前线,仿佛历史上的王朝攻杀再起。因为“查谟-克什米尔王侯领”的统治者是印度教徒,所以他们自然更偏向印度,这造成了当地穆斯林的所谓“起义”,坚决要求克什米尔并入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结果这些乱哄哄的暴乱引发了印度教徒的攻击,有20万穆斯林让愤怒的印度教徒砍杀,这无疑更加触动了穆斯林的神经,克什米尔逐渐聚集了大量的穆斯林部族武装,他们很快将克什米尔几个战略要地打得一团稀烂。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查谟-克什米尔王侯领”的大君哈利·辛格此时已经HOLD不住局面,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收不了场的暴乱,他大可以“土邦”的身份维持自治甚至独立,但面对被摧枯拉朽的统治基础,身为印度教徒的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向印度求援。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印度马上来劲了,他们要的就是这种“统一”的理由,当即两个精锐步兵营直接从新德里空运斯利那加,迅速将“辛格大君”给“请走”,接着与兵临城下的穆斯林武装开始了血战。这就是“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开始,整场战争基本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争夺和分界线展开。

标签: 印巴分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