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的孔子,为何年龄很大时才研读易经?

犀牛历史 215 0

按照孔子自己的说法,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周礼,直至五十岁才有时间去学易经,正因为学了易经,才懂得了天命。可见,他迟迟不学易经,主要是因为忙于确立自己的学说。又由于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特别看重古贤先圣的说教,所以他特别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圣贤之道。而他的学生曾子则把夫子之道归结为忠恕二字。这也就是孔子心目中的圣贤之道。

“我爱历史”老师:

《中国文化史字典》对【塾】的释义是:西周设置于地方的初级学校。《礼记·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郑玄注:“古云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孔颖达疏:“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就教于塾。”那么,你所说的平民无受教育的权利,又出自何处?还是你这位史学家自己考证的结论?请不吝赐教。

年轻的时候,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对这种书,是读了也白读。必须要等到年长成熟以后,读这种书才会有进益。

所谓哲学和思想家都是西方概念,中国古代并不按西方概念行事。

对于易经的认识与人生的阅历有一定的关系,阅历越丰富理解的越透彻。

标签: 古代思想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