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的学习定义,并比较他们的学习观

犀牛历史 307 0

  学习定义——1. 学习就是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指导后来的再学习。(乔炳臣,白应东)

  2. 所谓学习,就是求知获能。所谓学习活动,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以求知获能为其主要目的、特征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们求知获能的基本手段。(谢德民)

  3. 人类的学习是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体意识、行为产生效应的过程。(韩世忠)

  4. 学习活动应包括学习的主体、客体和学习活动的结果三个基本要素,即学习就是个体与环境接触而获得经验的活动。(叶瑞祥)

  5. 学习是个人和社会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获得一切必要的新经验,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对付预期的变化,使个人与社会迈向更完美的生存目标的活动。(钟祖荣)

  6. 学习,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客观世界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发展的过程。(潘自由)1-6见《学习论》一书

  7. 人类的学习是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使客体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意识、行为发生效应的过程。(《大学学习学》,王文博主编)

  8. 学习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做人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并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知行统一”的活动。(《学习学概论》,王泽普主编)

  狭义的学习:

  虽然学习是人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箱想,当人类的学习无论是功能、动力、形式和内容,还是学习的机制,都与动物的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

  (1)人类的学习是个人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过程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提炼、检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系统化的社会历史经验,它比个体的直接经验要广博得多。

  (2)人类的学习语言为中介而实现,语言可以通过文字、手势、语音等形式表现。

  (3)人类的学习是自觉主动的行为

  学生的学习:

  (1)学生的学习以系统的掌握前人的经验为主要任务

  学习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书本和教师的传授,掌握前人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科学知识,既间接经验。学生不可能也不需要亲身实践每一个知识点。

  学生也学要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指节经验。但是,这种实践经验往往是带有验证性和练习性的,是从教学的实际学要出发,使学生得到对 间接经验的一些验证或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这与从事社会实践的劳动者的实践大不相同。

  (2)学生的学习在教育情境中,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指导下进行

  (3)学生的学习在相对集中的期限内进行

  学生的学习定义为:学生的学习是在相对集中期限内,再教育情境中和教师指导下,系统掌握间接知识的过程。

  孟子的学习观——流水之为物,不盈科不行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一曝十寒,未有能生者也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对学习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孟子认为学习要循序渐进,并以流水作比喻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科”是小坑;流水遇到小坑,不注满是不会继续流向前去的.学习也是这样,只能逐渐积累,而不可随便逾越.否则,没有坚实的基础而幻想一步登天,终将会为自己知识的缺陷而后悔的.其次,孟子指出:“心之官则思”,学习还要善于思考。他告诫人们:“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他甚至强调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当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的作用,而是强调读了书不勤思考和运用是没有效果的.至于怎样思考?他提出了“由博返约”的原则:“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意思是通过多学,进行详尽地研究,融会贯通之后,反过来简要地阐明学问的精髓.也就是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深,做到博与精的结合。再次,孟子主张学习要持之以恒。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是学不好的。这就是成语“一曝(曝,同暴)十寒”的来历。正如谚语说: “恒心是达到目的的最近通道。” 最后,孟子认为学习要专心致志,他举例说,从前有个弈秋是当时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听得专心,另一人却思想开小差,在想着拿弓箭射天鹅.结果后者的成绩自然不如前者了.所以孟子指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不要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才能学习得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 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宪问》)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

  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事实上儒家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论语· 卫灵公》)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孔子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仁学思想被发挥到极至,就是孔子提倡的'志士仁人'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那个高尚的'仁',人们可以用性命去换取,能说不到了极至吗?诚然,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亲亲爱爱'或'泛爱众'表现了对人的同情、尊重、关心和爱护,无疑是对当时奴隶获得解放和人的价值得到提高的愿望所进行的合理概括。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乃至凝聚于今天的家庭关系,从而使炎黄子孙不忘骨肉亲情。全面地看,不难发现孔子的仁学是为其'礼'的思想服务的。礼的思想有其秩序性的内核,体现了他对社会稳定的关注。那种将'礼'与后世所谓'礼教'简单等同起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至于后世的'名教'、'名分'乃至'三纲五常',则是后儒片面强调礼,将礼绝对化的产物,与孔子礼的主张已经有所区别。孔子的仁学服务于礼,却代表了人道精神、道德精神、群体精神等等,今天仍然值得大力提倡。

  孔子的学习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不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认为孔子以仁治学,他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有学则贻...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至今仍是我们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学习理论.

标签: 古代思想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