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韩非子的“无为”虽然是“道法同然”,但是两者在思想和政治上都有所不同。《道德经》同时成就了儒家和法家的伦理道德,儒家和道家的“无为”都是得到老子的真谛而完善创新。
道家之“无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处世智慧,老子的“无为”是任何事物以及为人处世不要强求,只能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地作为,让自己始终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人和事。道家反对强作妄为,横加干涉。老子处在乱世的时代,他提出独特的救世学说,最重要的就是“无为”的思想。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生之可恶,以柔克刚,无坚不摧。
老子在政治上不提倡严格的礼制,他认为君主的“无为”,天下自然太平。民心所向,国家安定发展,君主自然得到的更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万物之源,养育万物。“道”什么都可以做,没有什么做不成的。君主的大行其道,由“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这就是国泰民安的和平盛世。
韩非子是第一个注述《老子》,师从于荀子,他本是儒家弟子,由于受荀子性恶论的影响,也由于当时社会的动乱的原因,他的思想倾向于法家,并成为法家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和著名的人物。
韩非子之所以伟大,是他的法家理论,构建了大一统中央政权的法制框架。韩非子之“无为”是“恩威并施”的用人之术,是“刑罚武力”的治人之术。他的“无为”思想既有道家的一面,更多的是法家的“以法治国”
韩非子的“无为”没有道家自然的概念,有些方面脱离了老子的本意。韩非子“无为”的思想是“君道无为,臣道有为”。君主统筹全局,做的是选拔人才,用好人才,不必每一行亲力亲为。让群臣发挥才智,各司其职,而达到国强民富。君主的“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无为而治”。
“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意思是:接照规章制度管理用人,让下者各负其责,上者就不用做多余的事,所以是无为的。韩非子将“无为”具体化,他认为人性的私欲功利导致他们的为非作歹,就必需以刑罚让歹徒改邪归正。
韩非子把“无为”与“有为”相结合,把德治与法治溶为一体,主张以“利民”为主,顺应民众之意,同时推行严格的社会制度秩序,以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有序地发展。
标签: 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