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犀牛历史 208 0

中国古代的君子们,最担心的就是发生政变之类的夺权事件。一旦发生政变,对于皇帝而言,不仅是失去权力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是性命堪忧!怎么才能避免呢?早在大一统王朝出现之前,有人已经准备一本帝王教科书,它就是《韩非子》。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早在先秦的时候,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名叫韩非子,一般都把归于法家。他曾经有一篇文章,名叫《八奸》,就是告诉帝王,你们一定要小心八种人。他称之为“八奸”:一曰同床,也就是睡在身边的人,也就是老婆孩子。二曰在旁,也就是国君的近侍。三曰父兄,也就是国君的兄弟叔伯之类的。一般看来,这些人都是最亲近的人,而在韩非看来这些人都是国君最危险的人。可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对于君主而言最危险的人也的确是这些人。原因很简单,权力已经将人性扭曲。在赤裸裸的权力面前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靠不住的。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四曰养殃:为君主服务的人,宫女、宦官等人。宦官专权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原因很简单,在皇帝的眼里,宦官是最可爱的人。一般的官员为什么会贪污呢?无非是要包养女人,包养女人以后自然会有孩子,为了养孩子就需要更多的钱。而宦官没有性的需求,也就不会有子女,他们要更多的钱没用,只需要吃饱就行了,多么大公无私啊!于是就对宦官充分信任,于是就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宦官是寄生在专制皇权上的一个毒瘤。而且,只要是有专制权力的存在,就会有君主身边弄权的现象发生,不管这样的人是否被阉割。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五曰:民萌。也就是获得了民心的人。从专制君主的立场出发,并不是很喜欢清官的。因为这样的人受到百姓的拥护,而专制君主看来,百姓应该只拥护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

六曰:流行。也就是一群鼓吹无用学说的人。在专制君主看起来,学者是一群很危险的人。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专制的时代里只需要一种学问,也就是论证该如何效忠皇帝,皇帝是多么的伟大,皇帝拯救了天下的黎民。任何异端的学说都在被消灭之列,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其实焚书肯儒只是牛刀小试而已,后来的文字狱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明史案,比如大义觉迷案,比如名教罪人案。

七曰:威强。也就是私人武装。专制的皇帝明白政权与武装之间的关系。所以,任何人拥有武装都是一件危险的事。中华民族本来也是有尚武之风的,但在专制者看起来整天舞刀弄枪是非常危险的。后来别说拥有私人武装了,私人拥有武器都是不允许的。专制统治者的武装首先是用来镇压人民的,其次才是保卫他们的专制国家。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八曰:四方。也就是里通外国的人。在专制统治者的眼里,没有任何人值得信任。他们是真正怀疑一切的人。这样的人生也真是毫无价值的。

那么该如何避免这八种人发挥其不利的作用呢?韩非子在《十过》篇里提出了十条措施。

第一,明说以诱避过。也就是反复地训导臣下,使他们明白效忠君主的好处和不忠的下场。

第二对于大臣要“以三节持之”。也就是对大臣的三种具体手段:1、以其妻子孩子作为人质。2、提供高官厚禄。3、严格考核和严格惩罚。要牢牢地掌握臣下的命运,使他们除了效忠君主没有任何可以富贵的来源。使大臣不愿也不敢背叛君主。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第三,不使大臣结党营私。在专制君主看起来臣下最好是一盘散沙,任何组织起来的力量都是可怕的。而且在专制君主的眼里,结党,必然营私。在专制的时代里,人民不可能有结社的自由。比如东汉的党锢事件,对正义力量的打击借口就是结党。当时汉灵帝也不明白什么是结党,宦官就告诉他说,结党就是谋反,于是汉灵帝大怒,立即展开了疯狂镇压。

第四,疑诏诡使。也就是挑拨臣下的关系,使他们互相怀疑。同时利用各种权谋对臣下进行监督。也就是搞一些阴谋。历代帝王都是深谙此道的。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雍正皇帝画像

第五,心藏而不露。作为皇帝一定要保密,否则臣下是不敢对你有真话的。雍正就知道这个道理,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按照规定当时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直接给皇帝上密折。而且皇帝也可以直接批准某些低级的官员有上密折的权力。这样的密折不经过正常的公文渠道传送,而是由上奏者本人密封后由专人直接送达皇帝。皇帝在阅读并批示以后,会将皇帝的批示直接送达上奏者本人,皇帝的批示用红笔,称朱批。之后收回,由大内专门保管。

第六,故弄玄虚刺探真情。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第七,要求臣子以效忠皇帝为唯一标准,一定要做到不以是非为标准,而以皇帝的意志为标准。你只要顺着皇帝,纵然是贪点,皇帝也是容忍的。

第八,怀疑一切。皇帝的性格都是多疑的。其典型代表就朱元璋。在他的眼里,没有任何人是值得信任的。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第九,易视以改其泽。也就是尽量做到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所以,在专制的时代里,特务政治总是大行其道。洪武年间特务政治空前猖獗。朱元璋要求臣僚对自己绝对忠诚,时常采用特务手段来对臣下进行侦察。洪武初年就有检校之职,其主要任务就是到京城的大街小巷、各个衙门中进行特务侦察。朱元璋曾经说过:“有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不过检校并不是专门的机构,后来朱元璋又设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锦衣卫。这一机构就是专门负责侍卫、缉捕、侦察、刑狱之事。它的权力凌驾于刑部和大理寺之上,是一个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握。锦衣卫所设的监狱叫诏狱,也就是由皇帝批准逮捕入狱。洪武后期的许多大狱都是由锦衣卫来负责审理的。蓝玉案就是由锦衣卫首先告发的。朱元璋还经常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称为廷杖,重的往往就直接打死了。而廷杖就是由锦衣卫来执行的。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第十,杀。皇帝从来不慈善家,不要指望皇帝会心慈手软。汉武帝时淮南、衡山大狱株连了几万人,当时全国也不过几千万而已。朱元璋更是大开杀戒。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和郭桓案。究竟杀了多少人,恐怕是一个永远也搞不清楚的谜了。而且皇帝杀人的理由是不用问的。不要以为自己无罪就不会被杀。韩非说:“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也就是皇帝认为不能控制的人必杀不可。而且在杀人的时候,一定不能手软。韩非说:“忍不制则下上,下不除则大诛。”所以,不要指望皇帝会怜悯。到后来杀人都已经成了一门艺术。古代的专制统治就是这样靠恐怖和暴力来维系的。

后世的帝王,嘴巴上都说自己是孔夫子的信徒,其实他们都是韩非子的学生。他们也都在尽力加强权力,避免政变的出现。虽说具体的措施可能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大体上还是韩非子所讲过的这些内容。

标签: 韩非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