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自信》(内含推翻日本天皇历史之发现)

犀牛历史 290 0

  《文化的自信》

  作者:伍思源

  (一)何为文化?

  在我看来,对“文化”一词下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几乎可以和任何事物都沾边:汉语文化、汉字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琴棋书画文化、诗酒花茶文化、多元信仰文化;教口育文化、校园文化、医疗文化、医院文化、养老文化、殡葬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家居文化、家具文化、旅游文化;环保文化、安全文化、公共文化、卫生文化;科口学文化、体育文化、文学文化、音乐文化、艺术文化、阅读文化;影视文化、动漫文化、网络文化…

  我们先来看看百科资料对“文化”一词的定义: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口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注:这个定义的问题比较大。第一,文化不是独立于政治和经济的,因此使用“相对于”一词并不恰当,政治和经济也可以形成其自有的文化;第二,“人口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样的表述过于空泛和笼统(比如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形成条件以及过程,所谓“人口类全部”指的又是什么人?什么时间?或什么地方的全部?);第三,“产品”一词应该用“产物”代替,产品具有商业性质(相对来说也比较狭隘),但是文化不一定有。

  再来看看《新华字典》、《汉语大辞典》对“文化”一词的定义:

  一、人口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口学、教口育、文学、艺术等。

  注:这个定义也未能差强人意。第一,历史或者文化都是可以倒退的,所以使用“发展”一词并不恰当;第二,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对其分个好坏,赋予感情色彩,那么仅使用“财富”这一正面词语也是不够恰当、不够全面的(像赌博文化、色情文化、毒品文化、同性恋文化、裹脚文化、贿赂文化等文化就不能称之为财富);第三,如果本条目不使用“财富”一词,而是使用“产物”一词,可以吗?我认为也是不可以的,因为文化是同时具有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两种性质的,故而不应只指其一(同时我认为,单指精神产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的覆盖范围过于广泛,甚至可以说是空泛)

  二、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作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等。

  注:在定义“文化”一词的时候,没有必要把文化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的状态再表述一番(比如存在什么什么遗址、遗迹或遗物,又或者是通过分析得知其时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用具、技术或工艺),然后告诉大家:这也是“文化”——这显得有点多余,因为本质是没变的,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定义“面包”一词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它馊了(又或者是干瘪、发霉、被人啃了几口)之后的状态再表述一番,然后告诉大家:这也是“面包”。

  三、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水平 | 学~。

  注:如果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很高,那么他掌握的可能就不会是“一般知识”,所以本条目还需要修改、扩充一下;“学文化”这种说法是不够严谨的,不应该被列举(我们可以说“学知识”、“学技能”,但是不可以直接说“学文化”,文化是一个比知识、技能更为高层次、更为广泛和更有内涵的概念)

  综合前面既有文化的分类以及原有各方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再加上本人的理解,我认为“文化”一词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

  一、既定范围内,人口类在群体活动过程中所形成或创造出来的各种精神及其相关的物质产物之和;特指有利于人口类文明稳定或进步,对个体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出需求较强和要求较高的部分文化,如政治文化、科口学文化、教口育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等。

  二、系统的知识或技能,与道德修养、理想信念、人生感悟等元素的相结合;泛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水平 | 有~的人 | 学点~。

  下面是本人对文化特征进行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文化既是物质的产物,也是精神的产物。

  物质的产物(下简称物质产物)在我看来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物质产物(比如阳光、空气、山石、河流、土壤、动植物等),一种是人造的物质产物(比如塑料、房子、家具、衣服、汽车、计算机等)

  精神的产物(下简称精神产物)在我看来也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精神产物(一加一等于多少?脑海里的答案“二”就是直接的精神产物),一种是间接的精神产物(脑海里的答案“二”,可以通过人的精神去支配其肉体,然后以手写、口述或打手势等方式表达出来,这个表达的过程以及结果,就是间接的精神产物)

  下面我们把两种物质产物和两种精神产物的关系分析一下。

  关系一:“自然的物质产物”是“直接的精神产物”产生的基础条件以及载体——自然的物质产物孕育和滋养了人口类,而人口类的肉体(主要指脑部和各种感觉器官)又使得精神及其活动的产生成为了可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物质产生了精神。

  关系二:“间接的精神产物”的产生需要依赖“自然的物质产物”(比如人的肉体、树木、石油、矿石、水、空气、泥土等)

  思考:如果动动脑子写出来的书籍算是“间接的精神产物”,那么,动动脑子做出来的工艺品、劳作物又算不算“间接的精神产物”呢?应该是算的,否则就是双重标准了。

  关系三:“人造的物质产物”的产生需要“直接的精神产物”去驱动——仅仅是驱动,并不能直接实现(有些植物人是有精神活动的,但是并不能说话、行事或活动,此外,要造出某件物品,还需要其它的自然或人造的物质产物作为原材料)

  思考:想象一下,电脑不安装驱动程序会是什么样子?连系统也进不了。人的肉体,如果没有精神(或精神无法、无意)去刺激、驱动,那么也是无法活动的。

  关系四:“间接的精神产物”包含“人造的物质产物”,所谓“人造”,其实就是人口类在精神活动的驱使下,身体力行地去制造或创造出各种产物的过程。

  思考:有没有什么驱动人口类肉体的精神活动是不会产生“人造的物质产物”的?很多,比如:握手、排队、弹琴、驾驶、管理、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间接的精神产物”。

  四方关系如下:自然的物质产物(自然环境及资源)——》自然的物质产物(脑部和各种感觉器官)——》精神(知觉、记忆、意识和思维的有机结合)——》直接的精神产物——》自然的物质产物(可运动器官及各种原材料)——》间接的精神产物(具体的行动、行为及其相关的产物,如握手、舞蹈、教口育、书籍、工艺品、劳作物等)

  注: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分类以及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描述,都是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粗暴)的,因为不同的环节都会有所迭代和互相影响(像信仰、道德、理想、知识等深存于心的高级精神产物,其形成的过程就复杂得多了)

  综述:文化的形成、产生,离不开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作用。

  【二】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的实例可以有好坏之分。

  所谓“中性的概念”,严格来说,所有的“概念”(包括“文化”)其实都是中性的,它不过是人口类为认知各种事物而对其所作的抽象和概括——这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其结果(即某个具体的概念)自然也就不会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了。

  所谓“实例”,即某种具体的文化,比如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筑文化。

  注:实例化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确定其讨论范围的过程。

  确定文化讨论范围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根据时间或时间段去确定(如历史文化、三国文化、唐朝文化、当代文化),根据地域或空间去确定(如中国文化、黄河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根据人口类行为或其相关的产物去确定(如商业文化、饮食文化、汉字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根据人群或人种、族群去确定(如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苗族文化、陈氏文化)等等。

  所谓“可以有”,即“可以无”——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被分个好坏。

  在讨论一个文化的好与坏之前,你得先有一个或一套衡量的标准(否则将会陷入虚无主义),然后把这个或这套衡量标准成功地施加到该文化上面(这又要视乎该文化的讨论范围了),二者不可缺其一。

  注一:衡量标准的制定,一般可以从道德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利害的角度出发(我倾向于后者,因为道德是主观相对而不可量化的,而利害则是客观绝对而可以量化的)

  注二:有些文化是无法被施加衡量标准的,比如历史文化、传统文化、黄河文化、当代文化、民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的讨论范围(历史、传统、黄河、当代、民族),即使不光看字面意思,往深一层想,也是谈不上有无道德或者是有无利害的(又或者即使有,也是两种都有,轻重不明,以至于我们无法只取其一)

  文化的好与坏,其衡量标准又是如何制定的?

  思路:文化的主体是人(严格来说是人群,大多数人,乃至全人口类),如果从利害的角度出发,那么,有利于人的文化,就是好的文化,反之,则是坏的文化。

  具体的标准,我认为是这样的:如果一个文化的存在或发展,有利于人口类文明的稳定或进步,那么,它就是一个好的文化,反之,则是一个坏的文化。

  思考:好的文化有哪些?比如汉语文化、汉字文化、诸子百家文化;科口学文化、环保文化、卫生文化;教口育文化、医疗文化、养老文化;农业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体育文化、音乐文化、艺术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等等。

  思考:坏的文化又有哪些?比如强奸文化(印度)、毒品文化、赌博文化、暴力文化、色情文化、同性恋文化(反人口类)、裹脚文化(中国古代)、贿赂文化等等。

  思考:好的文化,越发达就越好吗?我认为这是一个“时机”和“度”的问题。

  比如环保文化,过早或过分地强调环保文化,那么可能会影响到经济(事实上,经济越是落后的地方,环境污染往往会越严重——治污能力不足是肯定的,更糟糕的是还要收纳各种外来垃圾以求生存和发展)

  又比如教口育文化,教口育越普及,人群的受教口育程度越高,人口的出生率就越低。

  再比如科口学文化,虽然说落后(主要指科技)就要挨打、就要遭人欺压或掠夺,但是它的发达往往又会带来各种环境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资源枯竭、温室效应、超级细菌或病毒爆发等【这些问题随着科口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最后如法治文化,过于文明或宽松的司法、执法,又会有损法律的威严,甚至使其沦为助纣为虐的工具。

  【三】文化没有类比性,只有同比性。

  没有类比性:比如饮食文化、体育文化、校园文化,它们之间能够进行互相比较吗?显然是不能的,这些文化实例的讨论范围根本不一样。

  只有同比性:有无,强弱,长短,进退——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比较而得出的。以饮食文化为例,同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就要比西方国家的发达和强大得多,比如进食时所使用的餐具,筷子就比刀叉更有优势和更有内涵:

  1、更能锻炼人的手部肌肉。

  2、更能锻炼人的大脑协调能力。

  3、更能锻炼人的视觉系统(需要专注的视力)

  4、更容易可得的制作原材料。

  5、更低的制作成本。

  6、更慢的热传递速度(不易烫嘴)

  7、更安全。

  8、更灵活和更强的适应性(像豆类、鱼肉、面条、青菜等食物,用刀叉就不好处理)

  9、更多的功能(食材的预处理,有时也用作支架,亦可用于按摩、刮痧等)

  10、更容易清洗。

  11、更易于存放和摆放(几乎不占地方)

  12、更方便(一只手足矣)

  可以说,除了红肉的切割功能(中餐是在后厨处理),刀叉是全面落后于筷子的。

  注一:饮食文化包含食材、工具、做法、菜式、时节、功效、调料、餐桌、餐具、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而筷子的内涵,则可由其名字、外形、材质等因素延伸而出,比如:早生贵子(名字的谐音)、感情长久恩爱(双木成林,成双成对)、天圆地方(一端方形,一端圆形)、天地人和(执拿筷子的姿势)、七情六欲(长度为七寸六分)、阴阳合一等等。

  注二:“长短”和“好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坏是对人而言的(对人群有益,或者是有害),而长短则是对同类文化而言的。

  【四】文化与文化之间,可以存在着包含或者交集的关系。

  包含关系:比如历史文化包含三国文化、汉唐文化(按时间),中国文化包含黄河文化、岭南文化(按地域),饮食文化包含餐桌文化、筷箸文化(按内容)——这纯粹是由文化的讨论范围决定的。

  交集关系:比如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通过调节饮食也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在校园范围内也会有体育活动)、汉字文化和日本文化(部分汉字已经融入到了日本的文化)——事实上,文化与文化之间往往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文化是动态的。可以存在,也可以消亡;可以发展,也可以倒退;可以传承予子孙,也可以转移或输出至他方——这一切都是取决于文化的主体:人群。

  注:人口类是具有学习和模仿能力的,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当一个事物有益或有利于人群的时候,它就会被学习和模仿,继而形成相关的文化,反之,则会被抛弃(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

标签: 产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