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是凉州集团的重要人物,早年活跃于董卓麾下,深刻影响并改变了汉末的历史走势。
董卓遇刺之际,正是靠着贾诩的奇谋,李傕、郭汜才兵行险招,出奇制胜。
在裴松之等学者眼中,东汉的衰亡实是由于贾诩毒计所致,其人可谓罪孽深重。
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余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裴松之
虽然《魏书》对贾诩多有美言,但未必不是事后附会。贾诩在魏位列三司,其后裔又显于西晋,因此陈寿修史时,也不得不考虑当朝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贾诩的相关记载,探究其早年事迹,论述其行为动机。
本文共 4900 字,阅读需 10 分钟
贾诩与汉廷的关系问题初平三年(192)董卓遇害,贾诩时在陕县。他鼓动关中诸将袭击长安,导致东汉朝廷彻底崩溃。此事人所共知,无需赘述。
(李傕)闻长安中欲尽诛凉州人,忧恐不知所为。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魏书 董卓传》
李傕发迹之后,贾诩迁尚书,正式染指中枢权力。
虽然《魏书》称贾诩在长安时(192-195)对汉廷“多所匡济”;但汉帝出奔关东时(195)贾诩却并未跟随;汉帝迁都许县后(196),贾诩也并未前往投奔,反而相继依附于凉州乡党段煨、张绣等人。
照此论之,贾诩与汉廷的真实关系,便不得不加以探究。
《贾诩传》对传主的早年记载是一片空白,只提到他得到汉阳人阎忠的青睐。
(贾诩)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魏书 贾诩传》
汉阳即凉州天水,可知阎忠是贾诩的“州里人”。因此阎忠提携贾诩,属于乡党之间互戴高帽,故无足论。
贾诩的首次出仕记载,是在董卓上洛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
董卓之入洛阳,(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魏书 贾诩传》
董卓入洛,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
此处的太尉即指董卓。按记载,董卓上洛同年(189)便自领太尉。
策免司空刘弘而(董)卓代之,俄迁太尉。--《魏书 董卓传》
太尉掾即太尉府的幕僚。按汉制,三公可以开府,自辟僚属。掾即副官、佐官,被视作三公的喉舌。
三公乃天子之股肱,掾属则三公之喉舌。--崔寔《政论》
可见早在董卓上洛之前,贾诩便已追随董氏,是其腹心之臣。照此论之,董氏秉政初期的许多明智举动,比如“示好洛阳士大夫”等行为,很可能有贾诩在幕后出谋划策。
(董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后汉书 董卓传》
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许)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蜀书 许靖传》
董卓西迁长安之后(191),贾诩奉命出屯弘农陕县,辅佐董卓的女婿牛辅。
(董)卓婿中郎将牛辅屯陕,(贾)诩在辅军。--《魏书 董卓传》
董卓之子不见记载(有一孙女董白,史书未详其父),或许早死;董卓执政时,主要倚重其弟董旻、其侄董璜、乃至联宗董承等人。因此牛辅可以视作董卓的潜在继承人。
(董卓)内有王公以为内主,外有董旻、(董)承、(董)璜以为鲠毒。--《献帝起居注》
作为牛辅军师的贾诩,在凉州集团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董卓遇害后(192),牛辅也很快死于兵变。恰逢李傕、郭汜劫掠关东归来,贾诩遂与合谋,并亲自布署了袭击长安的军事计划。
需要注意,长安沦陷之后,贾诩的相关记载十分矛盾,漏洞百出。
贾诩一方面“谦退恭谨”,不肯受封;另一方面,贾诩又领左冯翊(即冯翊太守),还担任吏部尚书,典选举。
(贾)诩为左冯翊,(李)傕等欲以功侯之……固辞不受。又以(贾诩)为尚书仆射……乃更拜(贾)诩尚书,典选举。--《魏书 贾诩传》
从记载来看,贾诩辞让“有名无实”的尚书仆射,却担任掌握实权的吏部尚书,实际是一种“不贪虚名”的现实行为,谈不上恭谨谦退。
另外按照王沈《魏书》记载,贾诩在吏部尚书任上,“多选旧名以为令、仆”。
(贾)诩典选举,多选旧名以为令仆,论者以此多诩。--王沈《魏书》
此处的令、仆,指的是“令”与“仆射”,即尚书台的主官与副官。可见贾诩虽然没有担任尚书仆射,却掌管着尚书仆射的出仕人选,实权更重。
贾诩典选举,多选旧名以为令、仆
这种务实原则,与凉州集团的执政方针相一致。比如董卓在世时,其心腹便“不处显职,但为将校而已”。
(董)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后汉书 董卓传》
同时,凉州集团也狠抓人事权力。董卓时代的吏部尚书是汉阳周毖,凉州人;李傕时代的吏部尚书是武威贾诩,也是凉州人。
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蜀书 许靖传》
虽然《魏书》极力美化贾诩的形象,称他“匡救天子,护佑大臣”,实际从《献帝记》的记载看,汉帝出奔时(195),贾诩是处在李傕阵营的。
天子既东,而李傕来追,王师败绩……(贾)诩谓(李)傕曰:“此皆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献帝记》
《献帝记》的作者是汉廷侍中刘艾,他是该事件的亲历者,因此其记载的可信度很高。
贾诩的主张,是不要对汉廷君臣赶尽杀绝,即“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至于所谓的“多所匡济”,更近乎事后的附会之语。
(贾诩)典选举,多所匡济,(李)傕等亲而惮之。--《魏书 贾诩传》
汉帝还都洛邑(195)、东迁许县(196)之后,并未见到贾诩前往投奔的记载。实际彼时的贾诩正依附于同郡段煨;之后又赴南阳,投同郡张绣。
(贾诩)遂去(李)傕讬(段)煨……张绣在南阳,(贾)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魏书 贾诩传》
如果贾诩真的对汉廷“多所匡济”,绝不可能长期旅居南阳(196-199),辅佐张绣对抗朝廷。可见贾诩与东汉君臣的关系,绝非史书所言般和谐友善。
贾诩为什么先后两次劝说张绣降曹张绣在贾诩的影响下,曾先后两次投降曹操。第一次在建安二年(197),第二次在建安四年(199)。
由于首次归降时,双方发生了严重的不愉快(宛城兵变),导致张绣与曹操长期维持敌对态势,有如水火。
贾诩是“宛城兵变”的主要参与者,对两家交恶的情况了然于胸,但他却依然力劝张绣再次降曹。这一点十分反常,不能不引起注意。
贾诩首次劝说张绣降曹(197),是出于地缘环境的考虑。彼时张绣驻扎在荆州之北,充当刘表集团的雇佣兵。
(荀)攸言于太祖曰:“(张)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魏书 荀攸传》
张绣驻扎南阳,仰食于刘表
刘表的北边是张绣,张绣的北边是曹操,曹操的北边是袁绍。而袁绍正在“舍近交远”,与刘表结盟。因此张绣实际是充当刘表、袁绍联盟的马前卒。
(袁)绍与(公孙)瓒不和而南连刘表。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魏书 袁术传》
在此背景下,张绣所在的南阳,无疑处在进退维谷的局面。一旦曹操覆灭,袁绍南下便再无阻碍,下一个被吞并的必是张绣自己。
连吕布这种莽夫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见《魏书 吕布传》),张绣与贾诩自然也懂。
(吕)布曰:“不然。(袁)术若破(刘)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魏书 吕布传》
在此背景下,张绣首次降曹(197)的动机便不难理解,无非是求一条生路而已。
关键问题在于第二次降曹(199)。
从可见史料推测,贾诩力主张绣再次降曹,实际是为了家人的安全。这一线索隐藏得比较深,但依然可以挖掘钩沉。
这要从长安崩溃开始说起。
汉帝出奔之后(195),李傕、郭汜等人破罐破摔,大失人心,贾诩因此逃出长安,投奔屯驻弘农郡华阴县的将军段煨。
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与(贾)诩同郡,遂去(李)傕讬(段)煨。--《魏书 贾诩传》
然而由于双方相互猜忌,因此贾诩又离开段煨,投奔驻扎在荆州南阳的张绣。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贾诩出走时,是孤身离开的。他的亲戚家小全留在段煨营中为质。
贾诩出走前,曾表示“段煨希望我结援于张绣,因此一定会厚待我的家人”。可见贾诩的妻儿老小,全握在段煨手心里。
(贾)诩曰:“(段)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指张绣与刘表)于外,必厚吾妻子。”--《魏书 贾诩传》
建安三年(198)曹操遣裴茂,督率关中诸将讨伐李傕。段煨当时也参与了联军,并因此受封镇远将军,后来入朝为大鸿胪(九卿)。
(建安)三年,(汉廷)使谒者仆射裴茂,诏关中诸将段煨等讨李傕,夷三族。--《后汉书 董卓传》
后以(段)煨为大鸿胪、光禄大夫,建安十四年,以寿终。--《献帝记》
照此记载,自建安三年(198)之后,贾诩的家小便随着段煨降曹,沦为人质。
这便可以充分解释,为什么建安二年(197)贾诩坚决抗曹;但建安四年(199),贾诩却拼命鼓动张绣降曹,甚至主动得罪袁绍使者,断绝张绣的后路。
(贾)诩显于(张)绣坐上谓(袁)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魏书 贾诩传》
这实在是因为此一时、彼一时的缘故。
官渡之战爆发时(199),袁曹双方同时招诱张绣,并“与贾诩结援”。考虑到贾诩家属被曹操挟持的历史背景,这既是招揽,也是威胁。
太祖拒袁绍于官渡,(袁)绍遣人招绣,并与(贾)诩书结援。--《魏书 贾诩传》
按事后曹操与贾诩的对话来看,二人似乎早已达成私下协定。其幕后的交易条件,无疑便是贾诩家属的人身安危。
太祖见之(张绣),喜,执(贾)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魏书 贾诩传》
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官渡之战爆发于建安四年(199)八月,张绣投降于同年(199)年底(具体月份记载不详)。毫无疑问,曹操的恐吓确实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虽然《贾诩传》出于为传主避讳的需要,列举了诸多降曹的理由,并对此事进行了大量粉饰,但这些所谓的“建议”全出于事后附会,根本不具备分析价值。
比如贾诩信誓旦旦表示,张绣虽杀曹操子侄,但曹操必不计旧怨。实际情况,却是张绣在袁尚覆灭同年(207)即死去,落得个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
(贾)诩曰:“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指曹昂之死),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指张绣)无疑。”--《魏书 贾诩传》
按《魏略》记载,张绣是遭到曹丕逼杀,这当然离不开曹操的授意。可见贾诩所谓的“不计旧怨”,完全是信口雌黄、子虚乌有。
五官将(指曹丕)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张)绣心不自安,乃自杀。--《魏略》
反过来看,降曹的行为虽然害死了张绣,但对贾诩还是很有益处的。其家属因此得到保全,没有遭到进一步迫害。
不过鉴于张绣见诛,贾诩也不得不从此低调过活,夹起尾巴做人。
(贾诩)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魏书 贾诩传》
在贾诩看来,这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是捡回来的,能够低调平安过完一生,便属不易。
小结贾诩低调自守,得以善终,因此得到“天下智计者”的交口称赞。
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魏书 贾诩传》
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贾诩并非谦退之人,他在董卓、李傕麾下效力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与“匡济汉室”的记载完全相悖。其政治立场是显而易见的。
这侧面佐证了《魏书》、《魏志》对贾诩的褒赞之辞,多是事后附会。毕竟贾诩的后人在西晋朝廷“多至大官”,陈寿修史,不能不考虑当朝的影响。
(贾诩)子(贾)穆嗣,历位郡守。穆薨,子(贾)模嗣。--《魏书 贾诩传》
(贾)模,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模子(贾)胤,胤弟(贾)龛,从弟(贾)疋,皆至大官,并显于晋也。--《魏晋世语》
至于贾诩两次劝说张绣降曹,表面上看是“算无遗策”,实际上却是“时势所迫”。毕竟全家老小都跟着段煨降了曹操,如果贾诩继续辅佐张绣和曹操做对,那其家属的下场也便可想而知。
贾诩在三国时代的真实风评,从孙权的相关记载中可以窥见一斑。
曹丕践祚后(220)封贾诩为太尉,孙权闻讯,嘲笑此举荒悖。因为三公是天下德操之士的代表,像贾诩这样“大节有亏”的污点人物出任三公,无异于政治车祸。
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于(荀)勖。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荀勖别传》
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不过无论如何,贾诩毕竟依靠其才华智术,全其宗族,保其身命,乃至名留史册。只可惜被劫掠的长安百姓以及被愚弄的故主张绣,沦为其发迹之路上的牺牲品。
陈寿在《魏书 卷十》的赞语部分,将荀攸比作张良,将贾诩比作陈平,侧面反映出他对两位传主的不同态度。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张)良、(陈)平之亚欤?--《魏书 卷十》赞语
理由显而易见。张良与陈平虽然都以智计著称,张良的德行操守却高于陈平,借此隐喻荀攸之德操高于贾诩。
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且(荀)攸、(贾)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裴松之
在南朝学者裴松之看来,贾诩之德宛若“蒸烛”,荀攸之德宛若“夜光”。蒸烛不足与夜光并论,正如萤火不得与皓月争辉。裴氏之言,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标签: 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