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的才能如何?

犀牛历史 137 0

鲁肃的战略眼光是很高的,他的榻上策也无疑是极有见地的一个战略蓝图,这一点也是得到了孙权和诸葛亮的肯定的。

孙权论鲁肃:

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

诸葛亮痛悼鲁肃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

陈寿给鲁肃的高度评价:

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鲁肃的能力到底怎么样,以上就是答案了。

至于并未给东吴带来足够利益这件事,细述起来很有天意弄人的味道。

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和鲁肃同为当时极富战略眼光的战略家,各自提出的《隆中对》和《榻上策》都是很有前瞻性,颇具指导性的。但二者战略高明是一方面,二者的战略由于事实的变化太快均告破产最终无法实现也是另一方面,这无法反推出二者水平不行,但其中的变故是值得探讨的。

《隆中对》强调刘备集团必须要能做到“跨有荆、益”并且同时还要重视与孙权的关系要“以为援而不可图”以及“外结好孙权”

而鲁肃的《榻上策》则目光如炬的提出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的观点,并为孙权明确指明了趁“北方多务”的时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可以说鲁肃的谋划也是极具创造性的。

而后一切都进展的太快,曹操顺利接收荆州使得诸葛亮和鲁肃的谋划都处在破灭的边缘,于是此时的鲁肃进一步对此做出了修正和补充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再之后因为鲁肃劝孙权的坚持抗曹、诸葛亮的高超游说水平以及周瑜作为军方实权派的鼎力支持,孙权下定决心抗曹,并最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之后如何进一步图取荆州的问题也在此时摆上了台面。

而此时的孙权想要进取荆州,除了曹操,同时也要考虑刘备在荆州的存在,由于在南郡之战中周瑜作为主力鏖战一年终于迫退曹仁取得南郡,战后论功行赏,周瑜将长江南岸的公安分给了刘备,而刘备在周瑜主力围攻南郡期间南下以刘琦的名义捡漏收服了荆南四郡的太守,此时的格局是孙权占据着江夏和南郡大部以及荆南的部分区域,刘备占据着荆南四郡的部分区域和南郡的公安县,后刘备以地少为由向孙权求都督荆州,孙权在周瑜的“扣押刘备驱使其众”和鲁肃的“借地与备多树操敌”之间最终敲定了后者,选择了将南郡和部分荆南地区借给了刘备,使刘备初具实力,期望刘备能与自己竭诚对抗曹操。

周瑜所献之策: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鲁肃所献之策:

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可以说鲁肃和诸葛亮在孙刘两家需要携手精诚合作对抗曹操的意见上是高度一致的,诸葛亮认为需要维护好和孙权的关系使之为刘备的助力,鲁肃也认为曹操的实力过于强大,而刘备在荆州也颇有人望,可以考虑将荆州暂借于刘备适当增强其力量使得曹操难以应付多出来的这个强劲对手,同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分担东吴可能受到的独自面对曹操的压力。

可以说二人的考虑都是很有见地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变故总是比理想中的状态来的快的。

在建安十九年诸葛亮离开荆州入蜀之前,两家关系虽有趋向不和的迹象,但总体上还是合作为主的,这其中跟同处荆州的诸葛亮和鲁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然而建安十九年之后,两家却是不断的恶化,持续走向破裂的。

诸葛亮入蜀以后,关羽留驻荆州,也是关羽开始主事荆州的时候,双方摩擦开始显著增多,争议不断,但鲁肃出于大局考虑,仍旧是以欢好安抚为主。

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建安十九年刘备业已取蜀以后,孙权派遣诸葛瑾入蜀提醒刘备履约还地,却得到了刘备企图以空话搪塞敷衍的回复,一直以来默默忍受的孙权终于爆发,直接派遣南三郡长吏赴任,借此强硬宣称自己的主权,在三郡长吏尽为关羽所驱逐后,孙权一怒之下派遣吕蒙武力自取,却没想到刘备竟然忘恩负义为了拒绝还地亲率五万大军南下公安与孙权展开对峙摆出维护土地的强硬态度,刘备的如此作为无疑令孙权和鲁肃大失所望,也将鲁肃和诸葛亮苦心构筑 并维系起来的孙刘联盟无情打破,而这起事件则直接导致了鲁肃立场的悄然转向,终于由对刘友好的鸽派转变为了对刘强硬的鹰派。而诸葛亮在这些事件中的态度和作为全无记载,猜测或许是对两家关系破裂的情况深感痛心,有苦难言。

起初对刘备抱有极为正面看法的鲁肃目睹刘备有意激化矛盾的行为之后亦最终不得不亲自为自己的立场表态,于湘水之盟前的单刀会上直斥刘备【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贪而弃义,必为祸阶】,表达了自己对刘备作为的极其不满和失望的情绪,最终刘备在曹操夺取汉中,形势所迫不得不割地脱身的情况下选择交割两郡与东吴,两家罢兵休战,荆州问题暂时告一段落。

平心而论,按照孙刘双方各自理想化的设想

在刘备看来,北方皆为曹操所据,凭力量弱小的自己断然无法与曹操单独对抗,因而目光只能朝向余下的荆、益二州,而刘备颠沛半生,好不容易有了一方基业,无论是否是手段光彩得来的,原则上为了自己的霸业也不会轻易割舍任意一块土地,但在荆州这个问题上,往好了想,刘备或许是真的迫切需要东吴通融通融行个方便等其获得了凉州再行交割荆州,然而刘备表现出来的作为却与这种意愿反差极大,无论最后是否决定做出割地的选择,刘备首要应该考虑的无疑是根据诸葛亮所着重强调的那样“结好东吴”,对东吴的诉求做出积极回应寻求以别的可以接受的利益换取东吴对三郡的急切索取,亦或是对东吴做出某种足够体现诚意的政治保证来消除东吴方面可能产生的不信任感,对关羽的不当行为也应及时关切并令其保持克制予以约束,同时派出马良这样的良介紧急修复关系顺便了解东吴意见予以灵活的应对,而非丢下一句拖延时间的敷衍之语后便对东吴的意见不闻不问,还在东吴武力取地之后直接起兵五万要与其大打出手,无论如何刘备在这件事上的表现严重失误,其自私之罪是万不能辞的。

在东吴看来,当初东吴对于刘备无疑是有莫大的救助和扶持之恩的,也确实有过将刘备收为己用,企图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工具利用其为自己争夺天下,鲁肃主张借地刘备也带有这层考虑。而后等到刘备取蜀获得另一块立足之地后孙权认为自己也该收回自己本就应得的利益,要求刘备履约还地,在得到刘备毫无诚意且抱有敌意的回复后孙权顿有农夫救蛇之感,先前对刘备较为正面的认知形象于此时早已被消磨殆尽,而刘备在其心中取而代之的是与曹操同等奸诈和厌恶的一世枭雄的形象,孙权开始反思往日对刘备做出的诸多让步和帮持,并在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了刘备对自己的轻视和欺骗之后激起了强烈的报复和逆反心理。并在此后由于关羽对东吴变本加厉的交恶和敌视亦变得愈发强烈最终刺激了背刺袭取荆州的决策的产生。

于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隆中对》的角度而言,保有荆州与结好孙权实际上并不矛盾,如果在任的关羽能切实履行好结好孙权的职责,荆州局势断不至于恶化到我们看到的无可救药的境地,而也正是因为刘备、关羽的操作使得跨有荆州和结好孙权成为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而理论上论重要性无疑首位度更高的“结好孙权”的战略方针也因为并没有被贯彻落实,最终导致了关羽和荆州军团的万劫不复,蜀汉遭受重创,而在襄樊、夷陵两战后元气大伤的蜀汉在诸葛亮的领导下毅然选择了彻底放弃荆州以换取对孙刘联盟的关系的挽救和良性互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的谋划是没有问题的,但《隆中对》是因为执行上出现了偏差最终破产的。

于鲁肃当初劝孙权借地的设想,以一个可以合理治理荆州的与自己交好的刘备掌握荆州,对于孙权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然而当初孙权听取鲁肃的建议借地资助刘备以后,虽则曹操听闻消息一时间惊诧到落笔于地,但随后曹操也做出了应对方针,即在孙刘之间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重点针对的目标,尝试以孙、刘之间难以达成共识的荆州问题束缚孙权,并最终导致孙权做出与刘备决裂的行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无疑老奸巨猾的曹操是得逞了的。在曹操四次南征孙权重点打击孙权的过程中,刘备却并未尽到丝毫孙权当初设想过的分担压力的义务和责任,因而当孙权积郁已久的不满和憋屈等到刘备终于取得蜀地之后开始正式向刘备索还所借土地的时候,孙权认为自己对刘备已经是仁至义尽,刘备应该是再无理由不顾及到自己的合理诉求了。当然,刘备的举动是令孙权大失所望的。

由此,按照正常的逻辑推断我们可以得出双方存在的失误点。

孙权的失误点在于对荆州的执念太过深刻,又太过于被情绪所调动使得自己无法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获取到更合理的方案,这一切虽说都是情有可原、无可厚非的,但终究还是做的不够好,最终的背刺之举虽是利益驱动加上长久积攒的情绪爆发之后的无奈选择,但终究还是开了一个坏头,是要受到一定程度的诟病的。

而刘备的失误点在于始终无法认清自己在联盟中的地位,刘备理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当初是借助于孙权方才有发展壮大进而崛起的资本的,而后来因为自私而产生的忘恩负义之举无疑是对联盟关系的一个极大的破坏,这一点上看刘备是无法推责,理屈在刘备一方的。刘备本来也应该知道东吴有条件的借地势必是有自己的考量的,那么刘备就得摆正观念,若刘备此时还需要借重于这个联盟,就应该知道自己过去在联盟中并没有尽到东吴想让自己尽到的自己本该忠实履行的义务和承诺,此前东吴的若干让步以及自己诓骗东吴的黑历史都应该有一个自知之明,那么在合适的时候理应由自己做出适度的妥协和让步来安抚盟友、维系关系的时候,就应该果断而灵活的决断,而非在形势所迫的情况下不情不愿的不得已割地还自以为扯平,反而认为是东吴趁人之危,自己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不止如此,又要对东吴继续暴露敌意,不得不说刘备在荆州问题上连续不断的失策才是导致激怒东吴从而衍生出的两家内耗的根源。而刘备最终也为自己的失策所买单,三争荆州皆败,最后落得益州疲弊,大好局势付之东流的悲剧结局。

鲁肃无法为东吴谋得更多的利益的原因也在此,他无法预测后来刘备的作为与自己的构想的情形之间的巨大差距,况且鲁肃当初在劝孙权联合刘备的时候也同样强调了【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说明鲁肃的立场始终是为孙权着想的,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他无法料到刘备蜕变为枭雄后的行径是如此令人厌弃,所作所为皆以无视东吴利益,是后鲁肃发生的转变也是亡羊补牢的无奈之举,而能将本来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助益的鲁肃彻底推向对立面的刘备的那些作为,实在是因小失大,愚不可及。

而鲁肃产生的转变亦有史料明确映证: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卿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而且鲁肃死后,将自己的部伍、官位和奉邑尽皆交托于对刘十足强硬的吕蒙亦可见一斑了。

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余尽以属蒙。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

湘水之盟后关羽不但从未收敛自己的恶劣态度,对东吴的敌意反而与日俱增,甚至于【有并兼心】和“意欲东向”的野心表露无遗还为鲁肃、吕蒙所获知,而获得情报的鲁肃和吕蒙精诚合作、秘密筹划的细节也正可表明从前主张扶持刘备的鲁肃已经彻底背离了自己当初的主张,并在捕捉到关羽对东吴切实的恶意后终于彻底倒向和吕蒙的同一阵营,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将重任托付于吕蒙,以生命献祭于东吴上下夺取荆州的决心。

标签: 鲁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