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犀牛历史 101 0

年少粗疏未可轻,榻边视画最分明。直将诸葛同心事,空被张昭识姓名。

大业竟从身后定,丰碑自向墓前横。指因风义人争说,细故何能概一身。

上面这首诗出自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鲁肃的墓前对联,这位东吴重臣在演义、戏曲、正史中的形象各不相同,在好友借粮时慷慨大气,手一挥将一半家资慷慨相赠;在赤壁之时力促孙刘联合,在两方势力中善舞长袖;在讨要荆州时又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单刀会时被关羽挟持,结果荆州还是没有要回来。这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鲁肃呢?真正的鲁肃又有什么可说可讲之处呢?

别急,我们慢慢来看。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一、一半家产,说给就给

东汉末年天下动乱,先是一场黄巾大起义让天下形势非但没有像起义口号中说的"大吉",反而让本就弱不禁风的东汉政权土崩瓦解。中央朝廷中,十常侍与外戚士人的争斗,董卓入京后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地方上,豪强大族疯狂兼并土地,迫使大量农民流亡,白骨、饿殍、浮尸遍地,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是否还存在着一块净土。

还真有。

在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有一户"非主流"地主,说他"非主流"是因为在其他豪强不断吞并土地累积田产结群自保时,唯独这家地主广散家财,接济穷人,广交贤士,在家乡名声极好。他就是鲁肃。

鲁肃幼时父亲早亡,便一直跟随祖母生活,好在家道殷实,这一老一幼度日倒也无忧。在他广散家财结交贤士之时认识了他的好朋友——周瑜。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当时南方军阀袁术想要任命周瑜为将,但周瑜看出袁术不足以成大事便主动提出担任居巢县长。在任期间听说有人名唤鲁肃,乐善好施,便向试探一番,便带着数百人来到鲁肃所在的东城县,请求借粮来资助自己。当时鲁肃家中有两仓库的米,根据东汉的计量单位,没仓库大概有三十六万斤,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鲁肃便指着其中一个仓库让周瑜尽管拿去,可能是周瑜也吓了一跳,认为鲁肃异于常人,便主动结交,二人从此成为好友。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二人性格相投,见识也十分相似。鲁肃的事迹很快传到了袁术耳中,袁术便想要招鲁肃做东城长,鲁肃在任职期间与周瑜一样,发现袁术目无法纪,便举家迁移,投奔周瑜而去,归于孙策帐下。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二、慕然回首,明主就在灯火阑珊处

时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轻而无备"的孙策遇刺身亡,孙策的突然去世对孙氏产生了不小的打击,同时对于鲁肃而言,也失去了一个继续效力的明主。恰逢养育鲁肃长大的祖母因病去世,刚刚安顿好的鲁肃又赶回东城老家为祖母料理后事,在此期间他接到了日后为曹操献计以霹雳车"轰炸"袁绍大营的也是自己好友的刘晔的一封信,信中建议鲁肃北投郑宝使得他颇为意动。

此时的鲁肃家中也已安顿妥当,决定前往。虽然此时周瑜忙于料理好兄弟死后留下的事业,但对于鲁肃还是十分上心的,他留意鲁肃动向,料定其要另寻他处后,便"徙肃母到吴",目的是要留住鲁肃为孙权效力同时也可以施展鲁肃之志向。但孙权毕竟年少,这个少年能否继承父兄基业还是个未知数。

周瑜知道鲁肃心中所想便劝道:"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鲁肃欣然留下,从此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但是此时的鲁肃并没有如诸葛亮被三顾于茅庐的境遇,作为初领江东的少主,孙权对鲁肃的了解仅限于周瑜的只言片语,鲁肃究竟如何尚未可知,同样的鲁肃对孙权这个少年主公也是两眼一抹黑。双方对彼此都需要一场会面来看清对面坐着的是否是雄主,是否是贤臣。

机会来得很快,孙权听闻鲁肃到来后在周瑜的建议下立刻召见,决心探一探这个被犹如自己兄长的周瑜所称赞的人才究竟如何,鲁肃也心照不宣地想对孙权进行一番考察,毕竟周瑜的推荐只是一块敲门砖,最终拍板的人还是这个年轻人。于是在孙权的精心筹谋下和鲁肃的精心准备中,一场不亚于"三顾茅庐"的会面就此拉开序幕。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三、堪比隆中对的战略构想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作为江东新领袖的孙权在吴郡大宴宾客并派人邀请鲁肃前来。一个血气方刚,一个老成持重,这场双向选择中"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推杯换盏之间,鲁肃很快在这场宴会上脱颖而出,孙权也惊喜于鲁肃在宴会上的言谈,于是待宾客散去后,又将鲁肃单独留下"独引肃还",到后室"合榻对饮"。可见孙权对于鲁肃十分重视,进而引发了对孙氏集团十分重要的"榻上策"。

如果说宴会之上人多口杂,更多的只是场面话,那么在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便可以堪称字字珠玑。

首先发问的是孙权:"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这个发问完全表现出孙权作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所具有的政治野心,汉室形式上仍然存在,但此时的孙权考虑的不是兴复汉室,而是建立如齐桓公、晋文帝一般的功业,这让鲁肃看到了对面的少年年纪不大野心不小,这对于臣子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面对这样敏感的问题,鲁肃尖锐地指出当今乱世,曹操挟持汉天子,犹如当年项羽故事,想要有所作为,必须剿灭曹操,否则霸业难成,江东不保。虽然当时曹操正忙于征战河北,对于江东而言还过于遥远,但鲁肃已经考虑到与曹操势力的关系处理,可见其眼光之长远。

但毕竟如今仅有江东六郡,曹操占据河北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具体该如何剿灭前进路上最大的敌人呢?

鲁肃并未直言,转而指出曹操势大并非一朝一夕可胜,汉室兴复也遥遥无期,那么江东就必须先立于不败之地。

"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即首先趁中原诸侯混战无暇南顾,而江南尚且没有强大的割据势力,趁此机会西进剿灭黄祖,占据荆州,进而可以占据益州,这样将整个长江以南据为己有,凭借长江天堑建立帝王伟业,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熟悉?鲁肃为孙权作出的战略谋划是不是很像"三顾草庐"时诸葛亮对刘皇叔做出的"隆中对"?鲁肃和诸葛亮都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对各自所效力的政治势力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战略构想,可以说两者不相上下。

首先,从战略方向来看。鲁肃的"榻上策"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都对荆州和益州做出了考量,这是出于避实击虚的战略设想。"榻上策"提出之时正值北方的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两大势力相互争夺中原地区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孙氏集团无力北上。"隆中对"提出时曹操已经雄踞北方,其势已成,不可争锋。所以荆州、益州成为两者都想要争夺的对象,从而拥有能够与北方抗衡的资本。

其次,从战略目标上来看,"榻上策"和"隆中对"都对各自所属势力做出了细化的战略安排,两者都设置了相同的三步走战略规划——割据、进取、一统,分别作为短期、中期、长期的战略目标。这种对整体战略的细化,既是对抢占战略资源的考虑也是对占领战略要地的考量。荆州、益州相对于北方所受到的损失较少,资源丰富,人才众多,且荆州有长江,益州有峻岭,一江一山,可攻可守。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四、天才为什么被写成了老实人?

可是这样的一个战略家,在《单刀会》中面对关羽显得怯懦胆小,《三国演义》中又显得迂腐宽仁,京剧川剧中胆小无能。那么能够提出如此宏大且可行的战略构想的鲁肃,为什么之后演变成为与之截然不同形象呢?

首先在元杂剧、近代京剧、川剧等戏剧作品中,鲁肃并非剧中的主要人物,作为绿叶一般的角色自然要衬托红花,尤其是《单刀会》中,更是以鲁肃衬托出关羽的忠义勇武,这既是当时时代背景的作用又是为迎合普罗大众所做出的适应性改变。

鲁肃:智商堪比诸葛亮,出于两个原因,却被罗贯中描绘成老实人

其次,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尊刘反曹的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原因有二:

一是宋元时期对于政权正统性的重视让三国题材的作品中的蜀汉集团往往以王朝正统形象出现,鲁肃虽然不是曹操的人,但毕竟也不拥刘,在这种情况下对其形象做出矮化是合理的。

二是鲁肃这一角色的出现,在书中起到了调和东吴政权文武矛盾的重要作用,在情节上更加合乎逻辑,让孙刘联盟的出现更加具有可看性。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节奏迅猛的时代,新兴媒体的出现让鲁肃形象的还原和传播更加便利,逐渐让我们摆脱了旧的文学、艺术作品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扭曲、异化的认知,这无疑是一次对鲁肃的拨乱反正,如今的鲁肃不再是一个老实人,而是一个眼光长远,富有才学的战略家、政治家。

标签: 鲁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