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著名历史事件,就是刘备与诸葛亮在卧龙岗第一次见面时,诸葛亮给出的刘备势力发展方针隆中对。可以说隆中对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可以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与隆中对相对应的,鲁肃也曾经给孙权提出了一个“吴中对”,也叫做“榻上策”。相比于隆中对,吴中对的知名度就低很多了。实际上吴中对比隆中对提出的要早,但吴中对知名度低不仅仅因为诸葛亮名声大的缘故。
吴中对是在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提出来的。这个时候孙权刚刚执掌江东,孙策的顾命大臣周瑜将鲁肃引荐给了孙权。既然是周瑜引荐的人物,孙权肯定是要重视。在一次宴会结束后,孙权单独将鲁肃叫了进来。两个人“合榻对饮”,于是就有了吴中对。从后面的历史来看,我们深知孙权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而在当时孙权就向鲁肃表达了自己想成“桓文之功”的意愿。也就是说孙权想当齐桓公、晋文公。但鲁肃很快就向孙权表示,现在天下的形势与当初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如今的形势更像是楚汉战争,曹操现在就是挟持义帝的项羽。如果孙权想要赢,就应该学习刘邦,稳步发展寻机统一天下。
鲁肃剧照
鲁肃提出的吴中对从当时的现实考虑,认为第一步应该是“鼎足江东”然后“以观天下之衅”。鼎足这个词在这里就已经出现了。在建安五年天下混沌,群雄割据的时候,鲁肃就已经看到了天下是没有这么快能够统一的。对于如何鼎足江东,鲁肃又给出了具体的方案。第一步就是要剿灭黄祖,然后占领荆州。第二步是进军西川,夺取益州。第三步是建号称帝,待天下有变统一南北。鲁肃认为现在“北方多务”,北方各大军阀没有精力顾及南方,是发展江东的最佳时机。
吴中对相比于隆中对的高明之处就是先是提出了“汉室不可复”。意思就是说,汉朝已经不可能再复兴了。汉室气数已尽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出来的。在桓、灵二帝时期,还并不能看出汉室气数已尽。汉室气数已尽是要到董卓进京,挟持汉献帝到长安才逐渐显现出来的。一开始曹操也只不过是想当一个征西大将军而已。汉室气数已尽的好处就是让孙权在执行外交方针的时候更加的灵活。全天下都知道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如果要是以兴复汉室为口号,就相当于直接与掌控朝廷的曹操对立。曹操代表着中央,绝对不会姑息一个打着反叛自己旗号的人。这就是孙权的优势,他既可以与刘备联合共同抗曹,也可以与曹操联合共同反刘。孙权到后期之所以战略方针灵活多变,与自己早就设立汉室不可兴复的大方向有关。而相比之下,刘备的外交回旋余地就要小得多。
而且吴中对相比于隆中对更好实行一些。因为荆州对于东吴来说近在咫尺。只要夺取了黄祖的江夏,就可以直接攻取荆州。而对于刘备来说,荆州就不是那么方便了。根据隆中对的对策,刘备需要占据荆州和益州。但荆州和益州相隔较远。后来关羽兵败的一个原因就是荆州和益州实际上相当于两个独立的系统,益州如果想要派兵到荆州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南方人口稀少,刘备将兵力全部集中到汉中一线之后,东部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救援荆州。而且为了完成隆中对的计划,刘备又不得不出川与孙权作战。这个时候江东的地理优势就发挥出来了。陆逊利用益州到江陵路途遥远的优势,不断消耗刘备的锐气,最终一举将刘备击败。所以,吴中对要比隆中对更好实现。
但之所以吴中对没有隆中对出名就是因为吴中对并没有实现。吴中对的第一步是剿灭黄祖,但剿灭黄祖的时间已经是建安十三年。鲁肃是在建安五年提出的吴中对,时隔八年才完成第一步,实在是太拖拉了。而相比于吴中对,隆中对就相对快速一点。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就实际控制了荆州,没过几年就杀入益州。可以说到建安二十二的汉中大战时,隆中对基本目标已经实现了。此时距离隆中对仅仅过去十年而已。之所以吴中对进展这么缓慢,还是因为江东根基不稳的原因。
江东在东汉末年还没有完全开发,当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全部都在中原地区。孙权作为外来政权,第一个要对付的是分布在江东的山越人。如果不将这些少数民族制服,孙权根本就没有办法脱身西进。直到建安十一年,孙权才将山越平定,这大大延迟了进军江夏的步伐。而在夺取江夏之后,天下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的曹操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开始南下荆州。而吴中对的第二步夺取荆州是在建安二十四年才完成。这个时候距离吴中对已经过去了十九年。而且夺取荆州之后,孙权就已经不能再进一步了。因为此时曹魏在北方的势力非常强大。只有联合蜀汉才能稳住自己江东的基业。此时攻取益州划江而治也变成后来与蜀汉“中分天下”。可以说,吴中对已经失败了。而隆中对基本达成了既定目标。
再有就是《三国演义》的宣传作用。虽然中国有修史的传统,但是普通老百姓并不喜欢看苦涩难懂的二十四史,他们更喜欢看小说、听评书。宋、明两朝都将蜀汉尊为正统,这就让刘备的形象变得高大了起来。而隆中对自然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传。而相比之下,鲁肃的东吴政权不管是从历史上被尊为正统的曹魏,还是民间被尊为正统的蜀汉,都属于一个地方割据势力。而他的吴中对很自然也没有这么出名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孤寂寒光
参考资料:《三国志》、《江表传》、《九州春秋》
标签: 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