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由来:概念与思想的回顾

犀牛历史 114 0

憧憬美好的未来生活,追求没有压迫、剥削的理想社会,这是人类的天性。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西方的“理想国”设计,都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社会主义”的提法却不是自古就有的。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及其矛盾的暴露,它作为一种概念和思想才逐步发展起来。

“社会主义”的由来:概念与思想的回顾

“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并非马克思恩格斯首创,它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称谓,最早见之于19世纪20年代的欧洲报刊。

1827年,“社会主义者”一词被英国《合作》杂志首次提出,用来指那些主张资本应归公有的人。

“社会主义”的由来:概念与思想的回顾

1832年,“社会主义”一词被法国人勒鲁使用,以表示圣西门学说的特征,并在他以后参编的法国《新百科全书》的一个辞条中出现,专指个人主义的观念上的对立物,来表达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社会主义”进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学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名音译西方“社会主义”一词,西周于1871年在《百学连环》中意译为“会社之说”,福地源一郎于1878年在《东京每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由来:概念与思想的回顾

随后,《万国公报》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

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梁启超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中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

“社会主义”的由来:概念与思想的回顾

社会主义思想的起点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是以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标志的。《乌托邦》这本书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于1516年出版,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批判当时的英国社会,畅想未来的理想社会。

所以说,社会主义思想从16世纪初就开始产生和发展了,至今已经有5百年的历史。

“社会主义”的由来:概念与思想的回顾

社会主义思想从16世纪初开始,又衍生出不同的阶段:16和17世纪对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空想描写,18世纪的平均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些思想,从理论上反映了当时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要求消除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和建立美好社会的愿望。

但是,此时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社会经济关系中,所以,空想社会主义者只能从其主观臆想和美好愿望中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

直到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发表,才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社会主义”的由来:概念与思想的回顾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虽然还不具备科学和实践的品格,但也“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包含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未来社会新制度的描绘,闪烁天才的火花,体现了思考者的时代智慧,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尊敬。

标签: 社会主义社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