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生教育的历史并不长,目前任职于同志社大学的山田礼子教授是把它引入到日本的先锋,也是日本新生教育学会的发起人之一。
新生教育是对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进行支援的教育,在这点上的理解是共通的。同时,日本的新生教育有向专业教育的导入这样的所谓“导入教育”的特征,这也是它常被称为导入教育的原因。
因为日本的四年制大学中,除了少数大学外,其他大学都是以专业为主的“学部”构成的。新生教育的内容除了专业课学习引导,还涉及整个大学学习技能入门指导。具体来讲,比如论文的写法(日本的大学教育中多采用交小论文的形式而不是考试),报告技能,对于大学学习动机的激发,图书馆的使用方法,信息使用的基本素养,信息收集的方法,等等。
据统计,2006年全日本引入新生教育的大学占全体的71%,在2009年达到全体的84%。
山田礼子教授把日本引入新生教育的原因归纳为3点:
1。入学学生的变化,主要是指随着升学率的上升,入学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在下降;
2。
政策层面的变化,尤其是政策上要求日本的大学向重视教学的方向转变;
3。要求大学提示教育效果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压力。
补习教育
从现在的普遍认识上来讲,补习教育并不能算作新生教育,但是在最开始,很多学者和大学相关人员把补习教育算作新生教育的一部分。
顾名思义,补习教育的重点在于“补”,尤其针对学生不足以应付大学教育的那部分基础学力的补习。前面提到了大学入学学生的变化,具体来讲,日本高考中主要测试学力的为一般入试,笔者在原来的文章中介绍过,因为18岁人口的减少以及大学之间招生竞争的激烈化,现在日本高考形式呈现多样性,比如AO入试和推荐入试形式的出现,这些可以看作非学力选拔类型的考试。
尤其是私立大学,作为学力考试的一般入试已经是“非主流”;据相关数据统计,2011年通过非学力选拔类考试即推荐以及AO而进入大学的学生已经超过50%。这也就意味着一些在学力上没有达到大学学习能力的学生进入了大学,而对于这些学生,一部分大学导入了补习教育,与此同时,日本的补习教育学会于2005年成立。
补习教育的内容包括教授一些本应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科目。
京都大学的袖珍讨论课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新生教育措施,比如一般大学的新生教育中多有大学课堂记笔记的方法、写论文的方法等等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内容。在京都大学当然也有一些关于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等信息素养方面的内容。
但京大的一些教育学者认为,京大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不然他们也无法从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入京大。学生们更容易感到困惑的是学习的动力方面,不懂在大学学习的意义,或者即使明白大学的学习意义,也容易懈怠,等等。所以,更重要的是对于京大学生学业及学问的引导。
为此,京都大学针对新生的教育,有一项举措翻译成汉语叫“袖珍讨论课”,即面向新生的小班讨论课,是从1997年开始实施的。在该课程中,不仅有概论和入门性的内容,还有一些非常凸显任课老师、学者个性的内容。通过这种形式,新生们可以接触到平时没有机会见到的教授,这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观的改变,以及向学术道路的过渡是非常有意义的。
2015学年,京大的“袖珍讨论课”共开了197门课,比如有听起来高深莫测的“使用古代哲学进行思考”,实用性似乎很强的“讨论入门”“风投企业的交涉工作坊”,稍带神秘色彩的“英语之鬼”“树与木的不可思议的世界”,吸引眼球的“ips细胞入门”,还有稍带浪漫气息的“看山看海”,等等。
选拔程序比较简单。第一步,是在京大的选课系统上进行预备登录,就像国内高考报志愿一样,每名新生最多可以填报3个选项。第二步,抽选和选拔。抽选就是抽签性质的,被抽中的学生将会收到邮件通知。选拔就是老师们自己挑选。在结果发布后,被选中的“幸运儿”就可以进行选课登录,去和喜欢的学者们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啦。
他们有可能就此得到激励,人生一下子全改变,踏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学术道路;也有可能受到刺激,放弃大学入学前抱的美好“幻想”,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袖珍讨论课”全都是不超过10个人的小班形式,并且是老师们以志愿者形式提供的,学校并不强制,选课对象也仅仅限定于一年级新生,也就是说即使每名新生都有选择的机会与权利,却并不是所有的新生都有机会接受到该教育,实质上只有不到一半的新生能成为幸运儿。
据悉,清华大学亦有导入相关内容。
除了京大以外,日本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的针对新生的课程,比如东北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也都有类似的针对新生的小班形式的新生教育,多为必修课。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标签: 日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