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粉丝朋友,从2020年4月23日起,《医药导报》推出《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敬请持续关注!
马嘎尔尼来华拥有64门火炮的战舰“狮子”号,东印度公司的容积为1200登记吨的三桅船“印度斯坦”号和一艘小型护卫舰“豺狼”号在早潮时起锚了。朴次茅斯港很快就被抛在后面。船队朝西航行。为了利用风向,马嗄尔尼勋爵放弃了在韦默思停留。当时英王陛下合家都在韦默斯,事先曾约他在那里稍停。在“狮子”号的艉楼上,马嗄尔尼深深地呼吸着海上的空气。他为这次冒险所陶醉:英国国君从未派过如此庞大的使团;欧洲国家也从未委派过同样规模的使团到中国,这将是一次伟大的出使。但是马嘎尔尼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将是另一番情景。
通使的背景
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此中的原故是很复杂的。第一,中西相隔很远,交通也不方便。西洋到中国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没有苏伊士运河,中西的交通须绕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从伦敦到广州最快需三个月,因此贸易量也不大。西洋人从中国买的货物不外丝茶及别的奢侈品。中国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用不着任何西洋的出品。所以那时中国的国际贸易总有很大的出超。在这种情形之下,邦交原本可以不必有的。
还有一个原故,那就是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这个体统问题、仪式问题就成为邦交的大阻碍,“天朝”是绝不肯通融的。中国那时不感觉有联络外邦的必要,并且外夷岂不是蛮貊之邦,不知礼仪廉耻,与他们往来有什么好处呢?他们贪利而来,天朝施恩给他们,许他们作买卖,藉以羁縻与抚绥而已。假若他们不安分守己,天朝就要“剿夷”。那时中国不知道有外交,只知道“剿夷与抚夷”。政治家分派别,不过是因为有些主张剿,有些主张抚。
那时的通商制度也特别,西洋的商人都限于广州一口。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西洋人曾到过漳州、泉州、福州、厦门、宁波、定海各处。后来一则因为事实的不方便,二则因为清廷法令的禁止,就成立了所谓一口通商制度。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十三行是中国政府指定的十三家可以与外国人作买卖的。十三行的行总是十三行的领袖,也是政府的交涉员。所有广州官吏的命令都由行总传给外商;外商上给官吏的呈文也由行总转递。外商到广州照法令不能坐轿,事实上官吏很通融。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逢八(那就是初八,十八,二十八)可以由通事领导到河南的“花地”去游一次。他们不能带军器进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挺奇怪的禁令是外人不得买中国书,不得学中文。第一个耶稣教传教士马礼逊博士的中文教师,每次去授课的时候,身旁必须随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去买鞋子的,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
那时中国的海关是自主的,朝廷所定的海关税则原来很轻,平均不过4%,满清政府并不看重那笔海关收入。但是官更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大概连正税要收货价20%。中国法令规定税则应该公开;事实上,官吏绝守秘密,以便随意上下其手。外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因此很不耐烦。
外人最初对于中国的通商制度虽不满意,然而觉得既是中国的定章,只好容忍。到了18世纪末年(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外人的态度就慢慢的变了。这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大部分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手里。在广州的外人之中,英国已占领了领袖地位。英国此时的工业革命已经起始,昔日的手工业都慢慢地变为机械制造。海外市场在英国的国计民生中一天比一天紧要,中国对通商的限制,英国认为最不利于英国的商业发展。同时英国在印度已战胜了法国,印度半岛全人了英国的掌握。以后再往东亚发展也就更容易了,因为有了印度作发展的根据地。
当时欧洲人把乾隆皇帝作为一个模范的开明君主看。英国人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吏作出来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1793年(乾隆五十七年)正是乾隆帝满83岁的一年,如果英国趁机派使来贺寿,那就能得着一个交涉和促进中、英友谊的机会。广州官吏知道乾隆的虚荣心,竭力怂恿英国派使祝寿。于是英国乃派马嗄尔尼为全权特使来华。
马嘎尔尼的遭遇
马嗄尔尼并非初出茅庐,他先后曾任驻俄国沙皇陛下处的公使、加勒比总督和马德拉斯总督。国王乔治三世派遭到中国的都是些杰出的官员。使团人员多达近百人,包括外交官,英国青年贵族、学者、医师、画家、乐师、技师、士兵和仆役。算上水手则有近700人。光是上船登记就花了几天的时间。
当时英法战争正在临近,但使团仍然出发去中国。这充分说明对于这次使命的重视。英国内阁知道自己将需要这些船只,也知道这三条船一旦出发就无法再召回来了。一位信使可以骑马赶上一支军队,但无法赶上一支舰队,船队一旦出发就只能听凭上帝的安排了。马嗄尔尼还受命同远东各国的君主接触:日本天皇、安南皇帝、朝鲜国王,马尼拉、马鲁古群岛等。他还有权访问任何有助于他完成主要使命为英国商业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大英帝国已是全球性的强国,它并不把全部赌注都押在一块大陆上。这是一个有长远规划的国家,它为未来而投资。
同一天,在世界的另一端,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4月份从伦敦出发,于9月20日抵达广州,他们要求广州安排他们与两广总督会面。他们要把公司董事长弗兰西斯.培林爵土的一封信交给总督。信中特别写到:英王陛下为了增进两个朝廷间的友好往来,为了发展于两国都有利的贸易关系,决定派遣马嗄尔尼勋爵为全权特使赴北京访问,在平等的原则下进行交往。正值使团出发时,他们已把遣使的目的告诉了中国方面。
马嗄尔尼使节的预备是很费苦心的。送乾隆的礼物都是英国上等的出品。用意不外要中国知道英国是个富强而且文明的国家。英政府给马嗄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交涉的目的有好几个:第一,英国愿派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愿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廷必以最优之礼款待之。第二,英国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第三,英国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税则。第四,英国希望中国给她一个小岛,可以供英国商人居住及贮货,如同葡萄牙人在澳门一样。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兴迎接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嗄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他的目的不外要表示中英的平等。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马嗄尔尼所提出的要求,中国都拒绝了。那次英国和平的交涉要算完全失败了。中国也因此错失了一次在近代世界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融入世界的机会。
阿美士德的再次尝试
在战胜了拿破仑后,英国内阁向北京宣告法兰西帝国的崩溃。他们得到的回答表明对方毫不在意:“尔国远隔重洋.....但尔国王能知大义,恭顺天朝,深堪嘉尚。”为了打破把马嗄尔尼拒之门外的那种傲慢的孤立状态,英国决定再派一个新使团,由贵族院议员、蒙得利尔战役胜利者的侄子和继承人威廉.皮德.阿美士德率领。
1816年2月8日,阿美士德勋爵登上了一艘名叫“阿尔赛斯特”的战舰,他的旅程只有马嗄尔尼的一半,于6月底到达中国海,在那里同斯当东及使团里的其他“广州人”会合。几天之后,向北直隶湾启航。
7月28日他们到达北直隶。马上就出现了叩头的问题。阿美士德勋爵并无成见,他的顾问却意见分歧。使团的第三把手埃利斯认为叩头只是无关大局的形式。副手斯当东则持相反的意见。英国的内阁则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派人去北京是为了设法获得某种东西;叩不叩头则要看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东印度公司的领导则建议到广州后再定:既然要让人更尊重英国的荣誉,那就不应该一开始就玷污它。阿美士德最后决定拒绝叩头,是因为他很快发觉他的使命是一场力量的较量。陪随使团的中国官员8月4日一上“阿尔赛斯特”号战舰就冷若冰霜。阿美士德紧抓住马嗄尔尼的先例不放。而中国官员发誓说他们亲眼见到马嗄尔尼行了叩头礼。嘉庆的一道诏书上也这样说:“尔使臣行礼,悉跪叩如仪。”
在天津,一张供桌上铺着黄绸,点着香。中国人在前面跪下。阿美士德仍然站着,慢慢地脱帽鞠躬。这奇怪的礼节后举行宴请,英国人也得盘腿而坐。中国官员不加掩饰地表示蛮族不会这样坐:不能让他们带着野蛮的样子去见皇上。阿美士德和他的随从答应下跪。中国官员请他马上表演一番。他拒绝了。斯当东建议让当扈从的阿美士德勋爵的侄子来表演。
过了天津,又从另一方面来施加压力:使臣的随从人员太多了。于是又提出了叩头的问题。中国官员说:皇上不容许任何违拒礼仪的行为。阿美士德又采取了马嗄尔尼的办法,提出由一位同他级别一样的中国官员在英国摄政王的像前叩头,同时他也向嘉庆叩头;或者让未来准备派到英国的中国使节向摄政王陛下叩头,中国人怒不可遏。阿美士德勋爵最后回答他可以下跪三次,拒绝作进步的让步。
在使团行进的路上,中国人又纠缠不休。有一次下起倾盆大雨,他们竟不让英国人坐轿子,说是“京城近在咫尺,坐轿子会损害皇上的尊严”。皇上最后把自己的皇舅国公和世泰派来伴同阿美士德。和世泰接见英使臣时态度冷淡,不请他坐下,并且气冲冲地说:三跪九叩礼定要行全,否则使团将被赶出去。“嘉庆乃天下之君, 世人皆应敬之。”
队伍在8月28-29日的夜里到达北京:一切都未事先商定。英国人又脏又累,困惑不解。中国官员让他们直接去紫禁城,几乎已是午夜了。英使要求把他们先带回住处。在这不适当的时间,高级官员和亲王身穿朝服
都来了。戏剧性的情节:“接见提前了;它将马上进行:只有使臣、两位专员和翻译马礼逊可进去。”那时发生了一场令人目瞪口呆的争吵,一群中国官员扑向来者强把他们拉去见皇上。有人推他们;有人硬拽着他们的胳膊往前拉:到处喊成一片。阿美士德抵挡着,借口疲劳、衣冠不整、时间太晚,抗议对使节动武;他说他拒绝叩头,最后要求大家走开。他的抵抗被汇报上去,龙颜大怒,要他立刻离京。就在当夜,使团就不得不走上归途。
影响
在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凭借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天朝上国的权威,第一次遭到重大打击,中国的发展,从此烙上了世界的印记。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未完待续)
编排:戴卫 秀太
晓玲医生“温心”提醒您:关注5·12国际护士节
百年大疫后,向奋不顾身的白衣战士首个节日致敬
太极山泉水,天然弱碱性水(PH值:7.8-8.3),中和尿酸
标签: 中国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