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故事13:桥玄一句戏言,曹操为何一直铭记在心

犀牛历史 93 0

历史小故事13:桥玄一句戏言,曹操为何一直铭记在心

01、颜回去世,孔子悲伤,却不肯厚葬之

本故事出自《论语·先进篇》。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29岁时,头发就全白了,不幸早逝。颜回死后,孔子痛哭失声道:“唉,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弟子们说:“先生,您太悲伤了。”

孔子说:“是吗?可是不为这样的人悲伤,又为谁悲伤呢?”

颜回家里很穷,他的父亲就请求孔子把车子卖了,来给颜回做个外椁(古代棺材有的有两层,内层叫棺,外层叫椁)。

孔子却说:“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说来也都是各自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棺,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给颜回置办外椁。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是不可以徒步出行的。“

弟子们准备集资厚葬颜回,孔子也不同意,因为厚葬对于颜回也没什么帮助了,并且根据颜回的行为品德和生活作风,他也不会希望被厚葬的。

可是弟子们还是坚持做了。孔子又伤心地说:“颜回生前视我如父亲,可是他死了,我却不能像对待儿子那样对待他,依照他平日生活简朴节约的本性去办。这样的厚葬,可不是我的意思呀!”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是一个非常率真坦诚的人,而且对礼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礼先于情,凡事要与礼合才可以与情合。孔子与颜回虽为师生却情同父子,他不同意把自己车子卖掉来为颜回买外椁,不是舍不得车,而是因为礼制规定,大夫出门必须用车,而且礼以俭为宜。故孔子虽然对颜回之早逝很悲恸,却始终不忘礼,不肯丧失原则性。

历史小故事13:桥玄一句戏言,曹操为何一直铭记在心

02、桥玄一句戏言,曹操却一直铭记在心

曹操未发迹时,拜见桥玄,桥玄慧眼独具,颇感曹操与众不同,他说:“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现在天下将乱,能够安抚天下的恐怕就是曹君了!”

曹操听此一语,即把桥玄视为知己。桥玄还给曹操介绍另外一个高人许劭。桥玄对曹操说:“你现在还没出名,可以让许子将帮助你。”曹操听了桥玄的话去拜访许劭,得到接纳与教诲,从此曹操有了名声。

桥玄还曾与曹操戏言说:“我死以后,你若是经过我墓地而不用祭酒与鸡的话那么老天会有报应,你走不远三步之外必定会股痛难熬。”

这是说笑的话,但在曹操看来,这话确实是只有面对最亲近最知交的人才肯如此说的。因此铭记在怀。到献帝建安七年(202)时,业已威震天下的曹操领兵进军官渡,途中经过桥玄的墓地时,感念前言,不禁潸然泪下,特地以最隆重的礼仪拜祭,还亲自撰写祭文,称桥玄人品“懿德高尚”,为人“泛爱博容”。

曹操再次提到“(幼年)特以顽质,见纳君子,增荣益观,皆由奖助”,深深不忘当年桥玄对他的知遇之恩。

历史小故事13:桥玄一句戏言,曹操为何一直铭记在心

03、老年王戎再过黄公酒店,视之虽近,邈若山河

晋代的王戎,字濬冲,出身琅玡王氏,是曹魏凉州刺史王浑的儿子,自少神采秀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年龄最小。

后来,他出仕做官,任尚书令的时候,有一天,身着官服,乘坐由一匹马驾驶的轻便辂车,从黄公酒店旁经过,感怀旧游诸友,无限伤感,就回头对坐在车后面的人说:“我过去和嵇叔夜(嵇康)、阮嗣宗(阮籍)一起在这个酒店里开怀畅饮;竹林之游,我也参与,位于末座。自从嵇康、阮籍去世以来,我做了官就被时势所拘束。今天看到这家酒店虽然很近,却又像隔着山河那样遥远。"

历史小故事13:桥玄一句戏言,曹操为何一直铭记在心

04、王徽之悲悼弟弟王献之,同年而亡

王徽之,字子猷;王献之,字子敬,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两个儿子。

公元386这一年,他们两人都病得很厉害,当时有一术士说:“人寿命应终结时,如有活着的人乐意代他而死,那么将死的人将重获新生。”

王徽之与弟弟献之感情非常融洽,愿意将余生献给弟弟。他对术士说:“我的才能不如弟弟,请将我的余年加在他身上吧。”

可是不久,王献之却先去世了,年仅43岁。王徽之问身边的人说:“为什么竟没有听到关于子敬的消息,看来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好像一点也不悲伤。

他叫人备好车去奔丧吊唁,到了王献之家,一滴眼泪也没有掉,直接进去坐在王献之的灵床上。

王献之平素喜欢弹琴,王徽之就取过王献之用过的琴来弹奏,可琴音也已调不准。他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和琴都死了!”不禁悲痛欲绝,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月之后,王徽之也死了,年49岁。

标签: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