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书是一本传记,是关于“春秋五霸”的合传。既然是写“春秋五霸”的,就要对春秋五霸有个说法。春秋五霸的说法由来已久,而且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百度百科中列举了八种说法,这八种说法如下:
1.“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史记》
2.“齐桓、晋文、楚庄、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晋文、秦穆、楚庄、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勾践”——《四子讲德论》
5.“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6.“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鲒崎亭集外编》
7.“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辞通》
8.“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部分中学课本
这八种说法应该说各有各的道理,但出现这么多不同说法主要是因为对五霸的取舍标准不同造成的。
其实五霸的说法在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之前就已经有了,从这个角度讲,《史记》的说法最可靠。
从称霸的标志来看,任何一人或一国称霸都来经过“会盟”,只有成功会盟诸侯国的个人或国家才能被称为霸主。从这个角度看,荀子和部分中学课本的看法最合理,因为它们所列举的六个人都会盟过。
最怪异的说法应该是《鲒崎亭集外编》的说法,五霸中晋国就占了四个。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晋国称霸时间最长,前后持续了上百年,晋文公之后又有三位“晋公”称霸,他们正是晋襄公、晋景公和晋悼公。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人没有包括在内,他们是郑庄公、宋襄公和秦穆公,正好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和三种不同的标准
郑庄公曾经强盛一时,与多个诸侯国结盟,但除齐国之外都是小国,也从来没有“会盟”过。其实郑国作为一个小国,也不可能会盟。但也有人称其为“小霸主”,可勉强算是“第三世界”的小霸主吧。
秦穆公有称霸的实力和意愿,但是没有成功称霸的事实。这主要是因为秦穆公先后和齐桓公、晋文公同时,虽然称霸西戎却一直没能称霸中原。
最名实不符的要算宋襄公了。宋襄公有称霸的迫切意愿却没有称霸的实力。宋国与秦国不同。秦国是名符其实的大国,而宋国只是夹在大国之间艰难生存的小国,所以当宋襄公自不量力而称霸时,遭到的只能是失败和嘲讽。
以上是笔者对这八种说法的简单分析,其中难免挂一漏万和不当之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由于对霸主标准的取舍不同才导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得到一致认可的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楚庄王也得到大多数的认可。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五霸是虚指而不是实指。也就是说,春秋五霸并不局限在五个霸主,有可能是指春秋时期的一群霸主。笔者甚至怀疑“五霸”可能不仅是“五个人”还可能是“五个诸侯国”。应该说以上提到的13个人和涉及到的8个诸侯国都在春秋历史的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大剧。
在此,笔者将采取妥协的办法并走折中路线,从这13个人中选取7个人作为本书的主角,分别代表7个诸侯国。这七个人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并且在晋文公的传记中会增添晋献公和公子申生的荒唐故事,在吴王阖闾的传记中增添吴王夫差的悲剧命运。所以春秋五霸便成了“春秋七霸”,但书名仍叫《春秋五霸传》,望读者谅解。
本书所参考的史书主要是《史记》、《左传》和《国语》。由于笔者不从事考据考证工作,所以对三本史书的记载权当信史,除非有明显的谬误错愕之处。虽然有三本史书作为参考,但仍然感到史料不足。由于很多记载一笔带过,很多时间段干脆没有记载,造成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中出现大段空白,这就需要笔者做出合理的推测甚至是大胆的猜测。这既给本书的写作带来了困难,也给笔者提供了一个发挥合理想象的机会,只是这些想象或猜想不会脱离历史的真实也不会超出逻辑的推理。所以笔者在对待记载不详的历史事件或没有记载的时间段时,就采取“推理-推测-猜测”的态度——能进行逻辑推理的就进行逻辑推理,不能进行逻辑推理的就进行合理的推测,而不能进行合理推测的就只好进行大胆的猜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根据已有的史实进行这种“推理-推测-猜测”哪怕是猜想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可以调动笔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使两者“完美”的结合,使本书的写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本书的写作希望采取“亦庄亦谐”的方式,“庄”是指内容方面要扎实可靠,“谐”是指语言方面要诙谐幽默。这算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和大胆的尝试,要求较高是希望能够雅俗共赏,尝试大胆是因为风险很大。笔者读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该书本应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典范,可惜当年明月诙谐太过,遮盖了内容的严肃认真,以至于有人认为当年明月是哗众取宠或戏说历史。当然,把《明朝那些事儿》当作一本床头读物还是不错的选择,一般读者都会为作者的诙谐幽默而忍俊不禁。这其实只是个人的选择,无所谓好坏,只要不是歪曲史实或内容低俗,这些选择都是可取的并应该得到鼓励的。
笔者赞成易中天先生的说法,历史不仅要“趣说”,最好还能“妙说”,即既有历史感又有文学感。或者说,既把史实说清说透,有一种历史“进行时”的感觉,但在内容安排、情节铺陈和语言表述等方面要有文学性和可读性,如果能够做到隽永耐读、回味无穷则是最高的境界。其实这样就把历史和文学融为一体了。虽说文史不分家,但是要用文学的手法来写历史是明显不可取的,但是用文学感或人文精神来体验历史解读历史和品味历史则是完全可取的。用易中天先生的说法是:因为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笔者也希望本书能够做到既有历史感又有文学感,虽然难度很大,但定会尽力而为,也希望能为广大读者呈献一本既真实可靠又可读耐读的历史读本。
是为序。
标签: 春秋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