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北宋末年被遗忘的名将,壮志满酬却难以施展

犀牛历史 21 0

说起“杨家将”,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但说起同一历史时期的“种(Chóng)家军”,听过的人却很少,其实种家军不论是对北宋做出的贡献,还是家族渊源都胜于杨家军,只不是杨家将走上了舞台,而种家军被封存于史书中。种家军英雄辈出,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种师道就是其中一位。

种师道出生于北宋皇祐三年的洛阳,他的从曾祖父是官至工部侍郎的名臣种放,祖父种世衡得到范仲淹器重,在西北边疆屡立战功,是种家军的创始人。种师道虽然生于武将世家,但他从小除了学武外,还师从当时著名的文学大儒张载,凭祖上恩荫入仕,补三班奉职,转为文官后担任熙州推官、主管同谷县,掌推勾狱讼之事。后升官去了原州担任通判,靠着家世与才学,种师道本该官运亨通,但无奈小人当道。他因为议论役法忤了蔡京旨意,导致贬官,随即又被蔡京同党诬告他“诋毁先烈”,将他罢官并列入“党籍”,此后足足十年远离官场。

种师道被屏废十年后,被再度起用,这次改任武职,被派到了祖辈世代经营的西北边疆。在边疆,种师道的聪慧机智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葫芦河、臧底城战中抗击西夏,立下诸多战功。在与童贯一同出征辽国时,劝说童贯放弃联金谋辽的计划,谁知童贯不仅不听他的意见,还将他秘密弹劾,种师道被责令以右卫将军身份致仕退休。代替他的人打了败仗后,宋徽宗又想起了他,启用他为宪州刺史,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又归任保静军节度使。

宋靖康元年,金兵挥师南下,宋徽宗急忙召种师道进京,加封他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有权自行征兵征粮。此时种师道已经七十多岁,被尊称为“老种”,得到朝廷的征召,他立即赶往京师。他带领的士兵人数不多,但一路毫不畏惧地进兵,并派人四处张榜。金军知道种师道的威名,不知虚实,果然不敢与之交锋,下令向被迁徙,种师道趁机率领部将顺利入京。

种师道率军进入汴梁时,宋徽宗已经将皇位提前交给了儿子宋钦宗。种师道提出阻断金兵归途,将之一举歼灭的计划,但朝中大臣仍然坚持议和。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宋钦宗以割地为代价换得金人退兵,此时种师道再次请求趁金人撤退之际突袭,但没被宋钦宗接受。后来种师道看出宋朝最后残存的军事实力也被消耗殆尽,形势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他推测金兵即将大举南下,上书请求宋钦宗迁往长安暂避锋芒,又没有被采纳。一腔报国志却屡次碰壁的种师道忧愤成疾,于十月病逝,终年七十六岁。

种师道去世第二年,金兵攻破开封城,徽、钦二帝沦为俘虏,北宋宣告灭亡。直到这时,钦宗才痛心疾首,后悔自己没有听种师道的建议。另外,金军进入汴梁城后,纷纷表示想拜见种师道,得知他已经去世后十分惋惜。后来种师道的侄子种洌护他的灵柩西归,途中遇到强盗,强盗听说是种师道的灵柩,纷纷下拜致奠,并且反赠金钱以表示敬意,其得人心如此。

种家军作为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武将世家,为北宋国防做出积极贡献,可惜在北宋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提出的种种策略难以得到实施。拥有如此良将却依然无力回天,也可见北宋的灭亡确实是命中注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