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军阀纷争,政治混乱,由于皇权的衰弱,导致地方政府权力过大,造成了群雄纷起的局面。但是很少听到东汉时期关于外敌入侵的事情,像是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对朝廷的威胁十分大。唐朝时期的突厥,宋朝时期的金人。每当国家混乱的时候,就是外敌入侵的最好时期。但东汉末年是一个神奇的时期,内乱的战火弥散全国,但是在历史上却没有特大外敌入侵的记载,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东汉末年国内乱,外方也乱,不过事情没有那么的严重。东汉朝廷的衰弱与国内军阀的混战,给了外方少数民族机会,想要入侵中原。但是华夏民族是很团结的,虽然为了国内的权势一直打个不停,但是外敌入侵的时候,也绝不会放过他们,这时候就是一致对外的时候。就拿三方大的势力来说,曹操主要对战匈奴与乌恒,刘备守住了西方,而孙权则镇压了南方的小国家,甚至发现了如今的台湾。其中做出主要贡献的还要属曹操。当时曹操首要攻打的就是匈奴,公元192年爆发了内黄之战,曹操将侵犯北方的于夫罗打败了,于夫罗抵抗不住曹操的进攻,在第二年的时候就投降了。
之后曹操彻底的拆分匈奴将其拆成了五个部分。之后曹操针对的就是乌恒这波势力,乌恒可以说是最能够威胁到中原政治权利的一波势力。再加之袁绍的两个儿子在官渡之战失败之后,投奔了乌恒,他们二人更加的了解中原的势力与情形。所以乌恒在他们的指引之下,疯狂的像中原发动攻击。这时候,刚收拾完匈奴的曹操,决定征讨乌恒。其实曹操在中原其实也是备受夹击,提出讨伐乌恒这个建议的时候,还受到了底下谋士与将领们的反对,只有少数人支持他。但他还是决定先去征讨乌恒,转过头来在进行内战。
公元207年,曹操决定征讨乌恒,这次出去的人马可谓是曹操所有的精锐,并且曹操亲自带队出发,可以说是规模庞大的征讨行动。起初的行动并不顺利,又遭遇了恶劣的天气,又面对虎视眈眈的对手,很多谋士都劝曹操撤兵。但是曹操坚持了下去,从侧方直接攻打乌恒的老窝,一场白狼山之战,将乌恒的首领全部杀死,乌恒二十万人马死的死,伤的伤。少数存活的还当了俘虏。之后边界数十年,都没有听到过乌恒的声音。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就是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所写,震撼了后世的英豪。
说起抗击外敌,不得不说的就是西凉马家了,单说这个名字大家会觉得陌生,但是这个家族是十分了不起的,比如马超就是出身于这个家族。马超是一位连曹操都惧怕的武将,他的父亲马腾也是西凉十分出名的武士。但是他们的名声就足以震慑住外敌了,而且西凉马家以骑射出名,入侵中原的鲜卑族和匈奴人也是游牧民族,擅长马术,但是他们的能力与马家人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的,一旦产生对抗,是没有胜算的可能的。
所以东汉末年,虽然三国割据,谁都不服谁,都想要消灭对方一统中原。但是在面对外敌上还是很统一的,而且势力范围划分的也很均匀。曹操向北抗击匈奴,刘备向西攻打羌戎,孙权守住南海。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范围管理好,也就给世人一种东汉时期没有外敌入侵的假象了。可见东汉时期的军阀,即使内部争得多么的惨烈,都憋着消灭对方的想法,但在民族大义上,外敌入侵之时,还是一致对外的。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团结一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