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政坛相当热闹,皇帝退居幕后,前台的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此消彼长,一方唱罢一方登场,要多荒唐就有多荒唐。
天启年间,有个太监叫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他是个坏人,但不可否认,他的出现,打破了东林党一家独大,双方形成了党争,尤其是魏忠贤这个人能力非常强,压制的东林党没有一点脾气。
朱由检自认为自己会比哥哥高明些,能够驾驭“东林党”这匹野马。所以刚刚登基的他就迅速扳倒了魏忠贤,朝廷内外一片欢呼,东林党的君子们又掌了权,看来大明王朝中兴有望了。
然而,崇祯陷入了东林党的包围之中,让他苦不堪言。所以从崇祯二年开始,崇祯又开始走老路了,既然东林党信不过,那么还是得靠太监。
所以他前前后后任命了诸多太监在关键岗位上,除了一些监视之外,他还任命太监吕直提督九门。随后他又恢复了太监监军制度,将太监派往全国各地的军营监军,并赋予了他们极大的权力。
可是,纵观整个崇祯朝,他还是完全受到了东林党的牵制。那么,魏忠贤之后,崇祯继续信任太监,为什么没有压制东林党?
天启登基时,东林党人鞍前马后,立了大功,所以天启皇帝在早期还是比较信任东林党的。
但久而久之,他发现一个问题,东林党的真面目暴露了,他们这些人只有满嘴的仁义道德,每天争争争,办不了一点实事。
别看天启皇帝只知道做木匠活,但能力确实不弱。他很快便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代言人,那就是太监。而他的眼光还是可以的,魏忠贤不负所望,他手段残忍歹毒,让东林党人无比郁闷。所以虽然双方还是争来争去,但东林党受到了诸多牵制,甚至长时间里阉党把东林党压制的比较厉害。
这肯定不是什么好办法,要知道天启这是用一个恶去压制另一种恶,短时间达到了平衡,但长久以往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其实崇祯能力虽然不强,但他对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这才除掉了魏忠贤。可是没多久,他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启用阉党。
可是崇祯朝并没有出现一个魏忠贤这样的人物,可以打压东林党。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崇祯扶持起来的几个太监,忠诚度还是一如既往,但能力有大小,并不能抗衡东林党,但要论有多坏,却都不亚于曾经的魏忠贤。崇祯派出去的监军大多数贪贿、贪功,啥也不懂,在军队中起到的都是反作用。
到了这个时候,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削弱,崇祯自己在东林党那说了都不算了,太监管用吗?
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崇祯太忙了,如果是天启或者更早之前,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内忧外患,至少都没有对明朝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崇祯或许能够静下心来解决朝堂上的问题。
但崇祯面临的局势实在是不容乐观,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他本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根本没有什么办法和时间。
所以,直到崇祯在煤山自尽前还说道:文臣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