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关羽
在刘备211年入川,帮助刘璋,抵挡汉中张鲁的侵犯,公元214年,庞统攻打雒城时战死,刘备让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支援。这时,刘备集团的骨干们大都入川作战,荆州就交给了关羽一个人。从此以后十几年,关羽一直坐镇荆州,和东吴鲁肃、曹魏曹仁等人周旋。
当时,刘备及诸葛亮等人两次入川,带走了大部分精兵,留给关羽的部队已经很少了。关羽又重新招兵买马,训练新兵,在短短的几年内,他又有了一支能够征战沙场的精兵。公元219年,在汉中之战告一段落之后,关羽北伐,一路高歌猛进,包围曹仁于樊城。他还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以避锋芒。
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三国志》)
荆州和益州相隔千里,交通不便,而关羽全权负责荆州,已经是事实上的“独立王国”了。如果刘备取得天下,他最担忧的就是怕有人反叛,而具备反叛资格的也就是地方实力派,其中关羽是掌握兵权最多的。关羽在荆州经营多年,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很可能尾大不掉,被手下人“黄袍加身”,彻底独立,甚至反叛。
如果刘备在世,他还可以压制关羽,可是他的儿子刘禅很难压制这位傲气的“叔叔”。因此,刘备对关羽是怀有戒心的,如他安排和关羽关系不太融洽的糜芳为南郡太守,坐镇着荆州最重要的一个郡,很可能就是为了牵制关羽。如果刘备夺取天下,为了自己的儿子刘禅,也可能第一个除掉关羽。因此,关羽危险系数排在第一位。
第二个:法正
法正,字孝直,是叛变刘璋,迎奉刘备入川的三个“叛徒”之一,其余两位分别为张松和孟达。他出身名门望族,是名士法真之孙。法正在辅佐刘备占据益州后,算是益州方面的领袖人物了,代表着益州本土士族的利益。法正还是一个善出奇计的谋士,为刘备夺取汉中,黄忠斩杀夏侯渊,立下了汗马功劳。
法正是一个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的人,他在掌握大权后,“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向军师诸葛亮告发法正,希望诸葛亮和刘备为他们做主,处罚一下法正。而诸葛亮不但没有向刘备禀告,还劝说那些人,忍忍吧,别去招惹法正。
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三国志》)
因此,如果刘备夺取天下,他第二个想要除掉的就是法正。因为法正是益州本土势力的代表,还是一个不次于诸葛亮、庞统的谋士。还有一点,法正曾出卖自己的主公刘璋,迎奉刘备进入益州。万一哪一天法正再迎奉其他人进入益州,也是很有可能的。法正叛变一次,就可能叛变第二次。因此,法正危险系数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关羽。
第三位:诸葛亮
诸葛亮,是刘备于公元201年,经过三顾茅庐才请出的军师。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人生,那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出山后,为刘备的事业竭尽所能,即使刘备遭到长坂坡惨败,他也是不离不弃。尤其是赤壁之战,诸葛亮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前往江东,面见孙权,达成联盟,共同抗曹。在庞统死后,诸葛亮带领张飞、赵云,前往益州,支援刘备。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说明了诸葛亮是一个大忠臣,即使刘备再穷,遭受失败,他也不会背叛的。事实也证明如此,刘备白帝城托孤,将17岁的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的托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五次北伐,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前线。
出于帝王本能,刘备只是感觉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权势太大了,具有反叛的可能性,有那么一丝威胁自己统治的可能性。因此,在刘备心中,诸葛亮还是比较忠心的,危险系数并不是太高,在关羽、法正两人之后,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