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很精明,对于权力,是紧紧抓住,毫不放松,从没失手过。就在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亲生儿子同治帝去世之后,慈禧开始琢磨,要谁来继位呢,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有利于自己掌权,继续垂帘听政才好。她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寻找合适人选。短暂悲伤过后,她立即找到了合适人选。这个人就是我们熟悉的光绪皇帝,这一年他年仅4岁,非常有利于慈禧垂帘听政。
那么,慈禧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孩子呢?
一是这个孩子的父亲听话。他的父亲就是慈禧的小叔子,醇亲王奕譞。在慈禧眼里,奕譞最听话了。主要是这个人小心谨慎,做事从不张扬。举个例子,慈禧赏给了他一顶杏黄色轿子要他坐,其实是在试探他,看他有没有这个胆量。奕譞没坐,他把这顶轿子供了起来,慈禧这才放心了。再比如,光绪继位后,慈禧担心奕譞作为光绪的父亲,会不会以太上皇的身份把持朝政啊。奕譞怎么办呢?他马上写了个折子,叫《预杜妄论》,文中奕譞向慈禧做了保证,谁敢蛊惑他或者皇帝,要他干预朝政,那就是乱臣贼子,自己绝对不接受。为了让慈禧放心,奕譞宣布自己提前退休了,不再上班。这样的人,慈禧能不放心吗?
二是这个孩子的母亲是自己的妹妹。慈禧姐妹两个,妹妹嫁给了醇亲王奕譞。自从姐姐的儿子继承了皇位,姐姐成了当今炙手可热的皇太后,慈禧的妹妹在王府中的地位就很高了。谁敢小瞧这个福晋呢?很自然,慈禧妹妹成了王府中的嫡福晋。虽然奕譞有很多女人,但是慈禧的妹妹是最有地位的。所以,这个女人生育也最多,她居然生了5个孩子,但是很可惜,这些孩子大多都夭折了,只有一个活了下来,那就是光绪。
尽管如此,慈禧还是遇到了麻烦,居然有人敢上书,反对慈禧让光绪继位。谁这么大胆子,敢于对抗慈禧呢?这个人就是吏部主事,叫吴可读。吴可读饱读诗书,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有什么问题吗?当然有,光绪不能够继位,因为辈分不对。光绪和死去的同治帝是平辈,同治帝叫载淳,光绪帝叫载湉,都是“载”字辈。而大清家法不是兄终弟及而是子承父业。慈禧这么做无非就是保持自己皇太后的地位,继续垂帘听政罢了。但是谁也不敢说啊。实际上吴可读也不敢说,他怕慈禧一发怒杀了他。于是吴可读趁着同治帝大葬、入土为安的日子,写了一封绝笔书,也就是遗书,准备上书慈禧,为同治帝争名分。吴可读是在蓟县的一个破庙里面完成这件事的,完成之后,他服药自尽。遗书被发现后,报到慈禧那里,慈禧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而且吴可读已经自杀了。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慈禧很庆幸,觉得强权就是真理,自己做得不对,谁也不敢反对,反正掌权就是实惠,管其他做什么!可慈禧没想到,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做的这件事,居然存在一个天大的隐患。什么事呢?那就是光绪帝本身有问题。
光绪帝性格有问题。大家想一想,男孩子遗传谁的基因多一些呢?一定是母亲。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会遗传母亲多一些。相反,女儿会遗传父亲的基因多一些。那么,光绪帝真的遗传了母亲的基因。他的长相,非常帅气,随了母亲。但这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光绪帝的性格怎么样,他会如慈禧所愿吗?虽然慈禧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小就培养光绪帝,要他叫自己“亲爸爸”,以便将来控制他。可光绪帝的性格随他母亲。光绪母亲的性格怎样呢?她和姐姐慈禧很接近,专横得很。在王府她说一不二,而且很固执,谁的话也不听。所以,光绪帝的性格也是如此。这可就糟了,尤其是光绪帝长大之后,不甘心于慈禧的控制,不想做傀儡帝王,于是,想通过变法,废掉慈禧自立,结果他谋略不足,酿成了悲剧。不过,这件事对慈禧打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她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会看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