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秦王的子楚兑现了他的承诺,封吕不韦为相国

犀牛历史 92 0

当了秦王的子楚兑现了他的承诺,封吕不韦为相国

当了秦王的子楚兑现了他的承诺,封吕不韦为相国

现如今,随着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不少商人富而优则仕,从商界转入政界,结果,大多口碑不佳,转型多不成功。然而,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却很低,要想富而优则仕,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却出现了一个不但富而优则仕,而且还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最牛的风险投资商人。正是由于他的出现,使中国历史从延续了三千多年的诸侯国相对自治的封建制,变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统治的郡县制,而且这种高度集权的皇权统治又向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他的出现,中国历史的走向很可能是另一种形式。这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人,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由商而仕成功转型的最牛的风险投资商人-吕不韦。

吕不韦,韩国阳翟(属颍川,今河南禹州,《战国策》记为濮阳人)大商人。他来往各地经营生意,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家财巨万。这一天,在赵国邯郸经商的吕不韦,遇到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昭王的孙子、秦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身为商人,吕不韦却对政局一向关心,他非常清楚什么样的资源利润最丰厚,什么样的风险投资升值空间最大,他一眼就看中了潦倒的人质异人,他认为这个人“奇货可居。”

异人既是秦昭王无数孙子中的一个,也是秦太子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的一个。他的生母夏姬,因为不是太子的宠妃,故而继承君位的事怎么也轮不到异人,倒是做人质这样危险的事有他的份,恐怕此时安国君连这个做人质的儿子也快忘掉了。所以,赵国对这个人质异人也没有什么礼遇,以至使异人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

回到家中,吕不韦问父亲:“种田能获几倍的利?”吕父答:“十倍的利。”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能赢几倍的利?”吕父答:“百倍的利。”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主,能赢几倍的利?”吕父答:“无数的利。”吕不韦说:“如今既便努力耕作,仍不能衣食无忧,而拥君立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了。”

既然有这么大的利益可图,史上第一风险投资人吕不韦,便决心放手一搏了。由是,他专程去拜访异人。见面后,吕不韦说:“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虽然此时很潦倒,却照样瞧不起商人,他讥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并不生气,说:“您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您的门庭光大后才能光大。”这一下,异人心知遇到了真人了。“乃引与坐,深语。”(见《史记.吕不韦列传》)一场有史以来看似不可能,却是最大双赢的交易就此在两人之间展开:吕不韦承诺帮助异人成为秦国国君,异人则承诺事成后与吕不韦分享秦国的土地。

怎样才能让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人质异人成为秦国合法的继承人呢?吕不韦把筹码押在了一个女人身上,这个女人就是年轻貌美正受着异人的父亲-太子安国君宠爱的华阳夫人。此时的华阳夫人己被立为正夫人,一旦太子登基,她就是秦国王后。然而,夫人无子,这也是她对未来担忧的最大心病。

聪明的商人和好医生一样,擅长对症下药。吕不韦除了拿出五百金(相当于五百斤黄金,一斤为十六两约为253克)送给异人,让他日常用度和广结宾客外,还拿出五百金,搜罗珍奇玩物,亲自带到咸阳,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以异人的名义进献珠宝,并大肆称赞异人的贤孝和对太子与夫人的思念。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华阳夫人的姐姐便劝说妹妹,道:“我听说,凡以美色侍奉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减少了。如今你侍奉太子,受到宠爱却没有儿子,不如趁受宠的时候,在太子的儿子中找一个有才能又孝顺的人,立为你的子嗣,作为君位的继承人。这样,当丈夫在世时,你会受到尊重,丈夫百年之后,所立之子为王,你始终也不会失势。否则,一旦你容貌衰老,再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都会很难了。”见华阳夫人点头,她姐姐继续说:“公子异人排行居中,按顺序他是不可能被立为秦国继承人的,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所以他才会主动依附于你,况且他又很贤孝,你若认他为子嗣,立他为继承人,异人则由不可能成为国君变成了未来的国君,夫人则由无子变成了有子,你就可以一生一世安享荣华富贵了。”一席话打动了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在太子安阳君面前大赞仍在赵国的异人非常贤孝,往来者无不称誉,且边诉边泣,要立异人为自己的子嗣。安国君刻玉符为约,同意了华阳夫人的请求,远在邯郸的人质异人被立为华阳夫人的子嗣、秦国的继承人。太子和夫人给异人送去了很多贵重的礼物,并请吕不韦做异人的师傅,在利用金钱广交宾客的作用下,异人的名声传遍了诸侯各国。一场看似难以成功的交易,在吕不韦的精心策划下终于取了初步胜利。

吕不韦在邯郸曾娶了一个能歌善舞的赵国美姬同居,并且有了身孕。在一次吕不韦设的家宴上,异人看中了赵姬,便起身敬酒,请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他。吕不韦十分生气,但他转念一想,为了帮助异人,自己己花费了大量家财,现在正是等待盈利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同意,前期投资岂不付之东流,况且这也正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绝佳时机,于是,将带着身孕的赵姬献给了异人。有意思的是,据说这个孩子整整怀胎十二个月才出生。

谁也说不清,送给异人一个现成的儿子,是不是吕不韦事先设计好的一个局、亦或就是吕不韦最重大的一笔风险投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说得很清楚:“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请之。不韦佯怒(请注意‘佯怒’,即假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异人遂以为夫人。”不管是设局还是投资,也不管嬴政是吕不韦的亲生儿子,还是疑似儿子,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一笔投资,决定了吕不韦的终局,因为这个儿子不是别人,正是未来的秦始皇嬴政。

嬴政出生仅两年,即周赦王五十八年或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发兵攻赵,史称“邯郸之围”。赵国大怒,打算杀掉人质异人,吕不韦又拿出六百金,买通了邯郸城的守军,并把异人送到秦军大营中。而无法逃出邯郸城的赵姬和小嬴政,也被吕不韦设法藏匿了起来。回到秦国的异人,按照吕不韦的安排,身着楚国服装去见华阳夫人,夫人见状大喜,道:“我就是楚国人啊!你就是我的儿子。”异人遂更名为楚。从此,异人便称为子楚。

又过了六年,即秦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即位。可是儿子熬不过在位五十六年父亲,太子安国君即位才三天就一命呜呼了。由是,子楚(异人)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当了秦王的子楚,兑现了他的承诺,封吕不韦为相国、文信侯,并将丰饶的河南、洛阳等地及十万户封为吕不韦的食邑。同时,尊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为夏太后。此时,赵国也把子楚夫人赵姬和儿子嬴政送到了秦国。

至此,吕不韦的风险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也从一个地位低下的商人,成功地转型为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治家,他终于可以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了。吕不韦由商场成功转入政坛后的表现,说明他不仅是史上最牛的风险投资商人,同时也说明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东周君打算联合各国诸侯伐秦。庄襄王闻知后,任命吕不韦为帅,率军攻灭东周,使其土地尽皆入秦,“周既不祀,周比亡”。这次攻伐,不仅使秦国获得了河南等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更重要的是结束了延续八百年的周朝为天下共主的最后统治,为秦统一天下作好了最重要的准备。

接着,吕不韦又一鼓作气积极进攻,派蒙骜伐韩,攻取了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荥阳,设置了三川郡(黄河、洛水、伊水之间)。秦的边界逼近了魏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中原的心脏地区从此被秦占有。从庄襄王元年至三年(公元前249-247年)期间,秦占有了大部韩地,攻取了赵国的榆次等三十七城,又攻取上党诸郡(今山西东南部),设置太原郡。至此,秦占有了太行山以西地区,进出太行山的要道被控制在秦的手中。

但庄襄王的命运只比他的父亲好一点,公元前247年,庄襄王在位三年便去世了。十二岁的嬴政登上了王位,吕不韦的风险投资进入了全面收益期。年幼的秦王尊他为“仲父”,国事皆取决于仲父相国吕不韦。

相国吕不韦代理朝政后,并不满足于己经取得的胜利。秦王嬴政三年(公元前244年),派蒙骜再攻韩,取十二城。次年派蒙骜攻魏,取二城。第三年蒙骜伐魏,取酸枣等三十城,并设置东郡。魏都大梁己处在秦的三面包围之中。嬴政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从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见《资治通鉴.秦纪一》)秦国又一次打败了五国合纵攻秦,楚国被迫迁都寿春(改称郢,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秦接着攻取了魏的朝歌(今河南省北部鹤壁的淇县),卫的濮阳(今河南濮阳)。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秦又攻取了魏的垣、蒲,扩大了东郡,使东郡从三川郡以东,沿黄河南岸向东伸展,横插在赵、魏、齐之间。同时,使秦的领土与齐相接,并截断了赵与韩、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秦可以对六国进行各个击破的有利局面,为最后攻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兼并战争的节节胜利,并没有让吕不韦得意忘形。当时,最著名的是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春申君(楚)、平原君(赵)、孟尝君(齐,秦昭王二十五年己死)。他们都是以礼贤下士,宾客盈门为荣的人,而作为即将完成统一大业的秦相国吕不韦来说,却自愧弗如。为了研究如何完成统一全国的军政策略,如何治理统一的国家,吕不韦以优厚的待遇,广招天下士人,并集中三千宾客,为其著书立说。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问世。吕不韦将书张挂于咸阳城门,并将千金悬挂于书旁,公告说:有各方游士宾客能在《吕氏春秋》中增减一字者,赏千金。吕不韦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向天下昭示该书文字的精练,来为自己的新书做广告。这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的最早范例。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以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而《吕氏春秋》被人称为杂家。但它庞而不杂,融会贯通儒、道、墨、法、兵、农、名等诸子各家学说,有取有舍,兼容并包,形成了吕氏独特的思想体系,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学说。

吕不韦主张博采众长,“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承继儒家“德政”和“重民”的思想,而摒弃儒家一些不切实际的空谈;赞同墨家“尊师”、“节葬”的主张,却批判墨家的“非攻”、“救守”;吸收法家的“变化”、“耕战”,但反对法家一味的“严刑峻法”。由此看来,《吕氏春秋》对各家学派的舍取,是以如何有利于建立统一的王朝为标准的。虽然如此,但这种建立思想体系的科学方法,却给后人以极大的启示。

吕不韦在政治上主张结束分裂,谋求建立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王朝。《吕氏春秋》认为,战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乱世”,是由于“诈术并行,攻战不休”的分裂割据局面而造成的。因此提出“一则治,两则乱”的观点,这一观点把国家是统一,还是分裂,与社会的治和乱,安和危联系在了一起。《吕氏春秋》还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最要紧的是拥立“新天子”,重建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王权,以结束分裂割据的状况。为了政令的统一,《吕氏春秋》主张,“王者执一而万物正”,即实行中央集权制。为了实行中央集权制,吕不韦认为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统一的等级制度,即“正名分”。

在国家的施政方针上,吕不韦主张以“德治”为主,辅以“法治”。他把行德义放在首位,否定法家的单纯强调刑罚。当然,后来秦朝施政方针的发展,走向了他主张的反面,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庄襄王(子楚)去世,嬴政即位后,吕不韦在太后赵姬的要求下,旧情复燃,又恢复了早期的关系。但随着嬴政的渐渐长大,私通太后显然是危险的。为了自己能脱身,吕不韦找了一个性能力极强叫嫪毐的人做门客,并诈以宫刑,冒充宦官献给太后。太后得到嫪毐如鱼得水,后来还躲在雍城别宫生下两个儿子。因为太后的宠爱,嫪毐被封为长信侯,以太原为其封地叫毐国。吕不韦下的这招棋,虽然使自己从私通太后的事情上脱了身,但却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这是吕不韦所有的风险投资中下得最臭的一招棋。

九年后,即公元前238年,太后和嫪毐东窗事发,嬴政诛杀了嫪毐家的三族人,并杀了太后和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即嬴政的同母异父弟);车裂了嫪毐的党羽和他们的宗族;没收家产被迁徙到蜀地的嫪毐的门客有四千余家;太后也被迁到雍地居住。嬴政本想借机杀掉吕不韦,但游说者甚众,嬴政没有下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十月,吕不韦被罢相,迁回河南的封地。

从公元前249年庄襄王继位,到公元前237年被嬴政罢相,吕不韦作为相国把持秦国朝政十二年之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颇有建树。吕不韦入秦之初的四年间,秦国连丧三王,加之天灾不断,叛乱迭起,局面十分混乱,外部还有强敌趁机进攻,可谓内忧外患。面对这种危险的局面,吕不韦充分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渡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平定了各地的叛乱,稳定了国内的政局;并有效地调动军队,击退了外敌的进攻。在吕不韦居位相国期间,秦国新取得的土地至少有十五个郡以上,占统一后全国总郡数的一半,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迁居洛阳后,吕不韦也未赋闲。一年多以来,凡有事,大臣们就过来请教,门庭若市的吕不韦让嬴政很不放心。此外,嬴政更担心的是自己身世的秘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吕不韦的亲生儿子。很难说赢政到底是担心吕不韦功高盖主,还是为了撇清自己与吕不韦没有血缘关系;亦或是两方面的原因都存在,嬴政向吕不韦发了一纸书信:“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终于明白,嬴政要否定自己的一切了,风险投资终于要结束了。嬴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吕不韦饮下疑似儿子派人送来的毒酒自尽了。

吕不韦的最后结局,无论如何也不会在他的计算之内。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风险投资商人,最后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精心设计的风险投资布局中,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但是,无论吕不韦最后的结局怎样不堪,他却确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人。

(全文完)

标签: 吕不韦属什么生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