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体生命的易学全息性
易润苍生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本典籍,它包含了深奥的哲理与数理在宇宙万物之中,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易”几乎无所不在,就是在现代科学中,它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
《易经》这部书,用古人的话说:“是托天道,来讲人事”的,天道有数理概念,是以象明之。人事有得失祸福,是以义理而言。在古代有不少易学家都提到这样的话:“上经明天道,下经明人事。”在《易经》中分为上下二经,上经讲的是天道;像乾、坤、屯、蒙等,下经讲的是人事;如家人大过归妹既济等。为甚麽要这样说,因为从人体的结构和人的一生来看,易学中有很多言辞理论都是在阐述天人关系。在古代先哲们早就提出过“天人合一”的理论。这一点与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德谟克理特斯的“原子”理论一样,认为宇宙是由众多原子组成的,同样,事物也是众多原子形成的。我们知道人是宇宙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生的变化就如天地宇宙的变化一样,都有其规律可循。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易经》就是根据宇宙间一切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一部书,它本身又与人体的生命规律暗合,所以何以说:“人体是一小太极,宇宙是一大太极,即同为太极,则必有它的共同规律。下面我们就从中医和预测学的角度,探讨一下《易经》于人体、人生的关系。
在中医和古代的养生学之中,存在着很多数,它们不是简单的数,而是其中含有很多易学的数理。在过去就有人提出:“医易同源”,这是很有道理的,在很多中医的典籍里,都是以易为根据,来阐述人体复杂的关系。如《黄帝内经》《灵枢经》《周易参同契》《医道还原》《伤寒论》等等。
这里我们先看易学中的数,无极代表0,太极代表1,在后又有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气、七星、八卦、九宫、十干十二支二十八宿等数字,用医学的观点来看,在父母没有交和之前,无阴无阳,没有胎胞,可以称作是无极状态,一旦交合,则为太极。《易·系词》中讲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又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者,太极也。”从男女交合以后,人体即以形成,人体是太极,它本身具有阴的一面,又有阳的一面,有了阴与阳,既可以称作道。关于“道”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五章上说:“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为天地母,乾坤为万物母。”太极以后则分为两仪,也就是从道以后的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又都各自具备本身的属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易·系辞》上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在人体之中,男性偏重于精气,女性偏重于血气。古代圣贤讲这样的话:“父精母血,方始成胎。”人体本身也具有阴阳的双重性;前为阴,背为阳。任脉为阴,督脉为阳。头为六阳之首,腹为诸阴所聚。气为阳,血为阴。在中医诊断中,经常有“气血不调”“气血两亏”的说法,《频湖脉诀》上讲:“气为血之帅,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滞。”所有这些,都是用气血来说明阴阳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中医学就是利用阴阳这朴素的,相对的而又统一的观点,来阐明人体和疾病的属性,从而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阴阳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体的阴阳也是如此,平衡是暂时的,不是绝对的,它是在不断地消长,不断地变化。例如在人体内各种机能的活动,是阳长的过程,既然有机能的活动,就必须要消耗体内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这称作阴消,所以说,机能活动为阳,营养物质为阴。
天地人,又称为三才,这三才可是宇宙至宝,人身之宝,修练气功的人都知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而且人身三宝则是生命的根本。“炼精化气,练气化神。”这是修炼者的至理名言,前两者是宇宙天地之宝,后者方是人体至宝。中医学中的三,不但代表着精气神,代表人体的上中下三部,又代表经络学中三焦和三阴经三阳经。《易·系辞》讲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是那为四象,在天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在地为东南西北,在时为春夏秋冬。在人为四肢。在四象中,阴阳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不是简单的两仪中的阴阳,而是体现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概念。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四象的理念。“托天道,在天分四时,讲人事,人体有四肢。”四时的概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这个道理。
五;在数术上占有很大分量,它与三结合成为“三五之道”,既对道家最古老的称呼,与二结合,既是我们所知道的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的作用则与阴阳同样重要,在中医中,主要就是根据阴阳的变化,和五行的生克制化远理,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五行分类;金主肺、鼻、皮毛。木主肝、目、筋。水主肾、耳、骨。火主心、舌、脉。土主脾、口、肌肉。六;为太阴之数,在自然界可分六气,即风、湿、火、热、燥、寒。这六气又称作六因,六因是外界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它能直接作用于五脏六腑,六腑即;胆,胃,膀胱,心包,大肠,小肠。
七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七种情绪,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胃、惊恐伤肾、悲伤肺。既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内在的思想活动,统称为七情。在人体上则表示为七窍,耳二、、鼻二、目二、口一。而七窍又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肝开窍于木,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系辞》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大业。”从易理来讲,八卦的产生,是万物的根本。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不是代表三才的三,而是与八卦一样,有了三,有了八,万物由此而产生。在宇宙自然界里,八卦这简单的八个符号,则包括了自然界万物的一切。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巽为风,震为雷,艮为山,兑为泽。在人体上八卦则代表八个部位,乾为首,坤为腹,坎为耳,离为目,巽为股,震为足,兑为口,艮为手。其它的还有经络中的奇经八脉,也是有八卦来确定的。乾带脉,坤阳蹻,震阴蹻,巽阳维,坎阴维,艮督脉,离任脉,兑冲脉。在诊疗中,古人还结合八卦发明了灵龟八法,眼轮八法,肚腹八针等一些治疗手段。
九为太阳之数,纯阳之象。在人身上称为九窍,也就是在前七窍的基础上加上阴阳二窍(大小便)。十;天干,一共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象征着人体的手指与脚趾。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与人体的十二经络相符,又代表人体的十二个大骨节,分别为跨、膝、踝、肩、肘、腕。上述的数字,皆是《易经》数字与人体数字的暗合,但是在易学里,中医所采用的数字还不仅如此,《黄帝内经》中就用六十甲子表示阴阳,同时又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观察人的气血、虚实,根据一年四时季节的变化来确定病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就是利用天干地支的时间概念,来配合脏腑和经络的治疗。十天干分别代表;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十二只分别代表;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易分阴阳,天有日月,人有眼目,体有气血。”这就是古代圣贤们提出的“天人合一论”。
易有三百六,在天一年三百六十日,在人有三百六十穴。数有二十八,天有二十八宿,人的周期则离不开二十八。据古人研究,人的气血在循环时,运行一周的时间是现在的二十八分多一点,尤其是女性,则更为明显,因为月经的周期是二十八天。
在易数中,七与八和人体的机能生长还有生理变化,则有着莫大的关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就很明确地阐述了这一点,“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竭。男子二八天癸至,八八天癸竭。”“阳之数极于九而为太阳,次于七则为少阳。阴之数极于十而次于八为少阴,少阳为阴中之阳,女子又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偶之。少阴为阳中之阴,男子为少阳之气,故以少阴偶之。所以男子用八,女子用七。”不但如此,而且在七八之间,所产生的倍数,人体都有明显的变化。《内经》上讲:“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故有子。三七肾气均,故真牙(后生之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同,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实,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合,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均,筋骨强壮,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八八齿发去。”这些都是易数中的七八,在中医学里应用的具体表现。
中医的原理,是与《易经》分不开的,还有许多与《易经》有关系的理论,像八卦与脏腑相配合,乾大肠、坎膀胱、艮心包、震命门、巽胆、离小肠、兑三焦、坤胃。还有以八卦爻象配脏腑,张介宾的《类注图翼·医易义》中讲:“以周庄象言之,则自初六至上六,为阴为脏,初六次命门,六二次肾,六三次肝,六四次脾,六五次心,上六次肺。初九至上九为阳为俯,初九宣膀胱,九二当大肠,九三当小肠,九四当胆,九五当胃,上九当三焦。”
中医诊病的方法很多,却都与易经的数字有关,如中医学里的四诊;望诊(望五官、五气、五色),切诊(切三部九侯)问诊(问饮食、问六因、问七情、问二便)其它的还有手诊、脚诊(手与脚的八卦位置和各脏腑的联系),耳诊舍诊等。都是说明了人与大自然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且他们之间都存在着共同规律。象《易经中》的十二壁卦,就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十二壁卦是根据自然界中的阴消阳长规律的总结。它结合人体气血盛衰变化的情况,来阐述古人“天人合一”理论的重要性。修炼的人都知道,道家著名丹经,号称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更是在整个篇幅中讲的都是易,古代养生术里,有很多术语,这些术语全是《易经》的术语。如抽坎添离,水火既济,青龙白虎等等。而用的最多的是后天返先天和十二壁卦。后天返先天,用的是抽坎添离的方法,按先天的卦位,乾卦居上而为天,纯阳。坤卦居下而为地,纯阴。后天八卦则是,离卦位于上,坎卦位于下,坎离二卦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要想返回先天的纯阳纯阴,就必须从坎卦的中爻,抽取阳爻,放入离卦的中爻,同时再把离卦中爻里的阴爻拿出,放入坎卦中爻里,这就变成了上卦乾,下卦坤的纯阳纯阴卦,这就达到了水火既济。十二壁卦在古代养生家来看,就是根据一年四季,每月每日阴消阳长的变化,来达到升阳火退阴符的效果,使体内气机畅通无阻,阴阳平衡的母的。
“迷信”多么奇怪的一个名词,如果你相信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这叫信仰,但是你如果相信占卜术或占星术,再或者你认为那一天不吉利,这就是迷信。早在苏格拉底之前,古代的希腊人就可以通过著名的戴尔菲神庙,来知道自己的命运。宿命论的思想就是相信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命中注定,这种思想遍布全世界,自有人类以来,这种思想就存在人类的认识之中,这不仅是古人的想法现代人也是一样,无论是雅典或是中国印度,或世界其他地方,人们都相信通过神灵或其它方式,来得知自己的前程和命运,这是人类思想固有的。
《易经》的流传,最早是以占卜的形式,明间是它生存的土壤,非常顽强的生命力。自古以来,没有那一个学派,哪一种思想能够与此相比。之所以《易经》能够完全地保存至今,占卜术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易经》既然是:“托天道,讲人事。”那么“天人合一”论,宇宙全息的说法,在人生也必然有它的共性。而且《易经》本来就是古人卜筮之书,其产生也是为占卜而产生,应用也是为卜筮而应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况且《易经》本身就具有预测未来和驾驭宏观的意义,所以它也具备人体生命的全息性。
古人信命,今人也信命,中国人信命,外国人也信命,信命是人类思想深处的潜在意识。卜筮是否迷信,现在不应该过早地下结论,因为世上有很多事情,用目前的科学观点是无法得到检测,象中医的经络,至今都是悬而未决,但是你总不能说他不存在,所以《易经》占卜,也只能等待以后的科学发展到一定高度再来解释吧。
在这里我们先听一下古代先哲们的解释,汉代王充,他是一个唯物论者也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并不相信迷信,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信命,《论衡》中就这样写道:“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作为比喻,来证实人是由命运来安排的,他说;人好比一棵大树上的树叶,经过春萌夏长,不分前后地长出来,到了秋冬,肃杀之气一到,逐渐发黄,被寒风一吹,则四方飘荡。有的落在粪坑里,被造成了肥料,有的落在小姐的绣楼里,被珍贵地收藏,还有一些一直漂流到第二年的春天,也无定所。孔夫子也信命,在《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西楚霸王项羽,百战百胜,他从来也没有想过会战败,在乌江自刎时,不得仰天长叹:“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中国的卜筮之书种类众多,方法也不少,但是不管是哪一部书,或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易》。“易”是讲变化之理的,他又“托天道,明人事”,所以《易经》是卜筮的根源。
《麻衣神相》它是集面向手相身相为一体的一本相书,它一开始就讲:“相面之法,先看八卦,次查五行,坎三停五岳之丰隆,查九州之丰厚,”“相掌之法,先看八卦,次查五行,指有长短,掌有丰厚,看三才之要义耳。”面部三才即三停,额头至山根,山根至鼻凖,人中至地阁。五行额属火,颏属水,鼻居中宫而属土,左耳木,右耳金。又为五官,耳为採听官,眉为保寿官,眼为监察官,鼻为审判官,口为出纳官。八卦;额离、颏坎、左颧震、右颧兑、左额巽、右额坤、艮乾二卦在两腮。上述所论,不管哪一部位,都暗含人体声命的全息性。以额头为例:额宽而又丰隆,大都聪明,额窄而低陷,则多愚纯乖滞。因为在相学上讲:“额头属火,天庭、天中、司空之位(古官名)俱在于额,贵贱之府也。”在一些小说上,经常用:“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来代表正派人物,而獐头鼠目,尖嘴猴腮之人,多为低贱不良之人,这并不是小说家信口胡说,他们也是经过一番观察才有结果的。
相手;三才是指掌中的三道主纹,称为天地人三才,天纹主财又主父,地纹主母又主寿,人纹则代表人的一生。八卦;乾位在小鱼际,主父母,坎位在掌根,主祖业根基,艮位在大鱼际,主兄弟,震位在大指与食指中间掌中纹之际,主妻,巽位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主财,离位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主功名,坤位在四指与小指之间,主子息,兑位在小指与小鱼际之间,主家道。八卦宜满,掌纹宜秀,掌指宜柔,明堂宜深。如乾位低陷,必主父母不全。艮位低陷,兄弟肯定有伤。这是手相的全息性。
命理学,书籍众多,种类也不少,结果四柱的有《易掌经》,《演禽三世相》《三命通会》《子平真诠》等,这些都是以年、月、日、时来推算命运的,《易掌经》是年上起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结合贵、厄、权、破、奸、文、福、驿、孤、刃、艺、寿十二宫,配合一些神煞来进行演算。《演禽三世相法》是在十二宫的基础上,配有二十八宿星来观察人生之命运。《三命通会》《渊海子平》则是以年、月、日、时配合天干地支,形成八个字,配有十神,即正官、偏官(七杀)正印、偏印(枭神)正财、偏财、比肩、劫财、食神、伤官。化成五行,排成大小运限来判断人的一生。古人认为,一个人自受胎起,命运就加临你的身上,从而就决定了你的一生。
占卜术,也是名目众多,其中有《梅花易数》《火珠琳》《卜筮正宗》《断易大全》《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在《易经》里就记载着卜筮的方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分而为二,以象两,卦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润,五岁再润,故用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是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这是古人用蓍草卜筮的方法,后来其它方法莫不遵循于此。
《梅花易数》是北宋邵康节所著,可以用任何方法起卦,如;年月日时,数字,方位,人物,动物,静物······然后判断出事物的吉凶与否。六爻为汉代京房氏所创通过八八六十四卦,加以纳甲,结合六亲(父母,兄弟,子孙,妻财,官鬼)六兽(青龙,朱雀,勾陈,腾蛇,白虎,玄武)来得到吉凶祸福的答案。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强的大自然信息在里面。
从上述来看,人做为宇宙大自然的一份子,对于产生的天人感应,是和自然界有密切的联系,《易经》主要的就是阐述自然界一切变化之理的,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当然脱离不了自然界的一切影响,也脱离不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易经》预测就是根据天时(时间)地理(空间)人和的立体角度,来分析事物的成与否。
现在西方国家,科学比我们进步,技术也比我们发达,但是他们对未来世界,对于神秘文化,不是反对,而是研究。他们对宇宙的变化作用于人体做了大量的工作,证实了天体的运行,对人体,对人生,甚至对人的情绪都可以产生影响。人生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以周围环境而改变的,这就是客观的影响,客观的规律。现代科学对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都能预测,对社会的发展都能预测,为什麽对人生就不能预测呢。有人说气象的预测,社会的预测,市场经济的预测,都是按照科学的逻辑推理得来的,《易经》的预测则是唯心的,说这样话的人,本身就是背祖忘宗的屁话,要麽就是无知愚蠢的混蛋。《易经》本身作为一部卜筮之书,它里面就包含着很强的哲理性,数理性,逻辑性。美国易学会会长钟启录先生就讲过:“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一种体系,比《易经》更具有逻辑性。”
作为预测学,用《易经》的观点来看,宇宙是一大太极,人体是一小太极,即同为太极,其间必有其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易经》中的时空概念,全方位概念,可以证实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论的观点是正确的。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为什麽西方国家对预测学如此重视,对中国古老的《易经》如此重视,而我们自己,一个炎黄的子孙,针对这一门古老的学问,能不能冷静下来,认真地考虑一下。
占卜算命是历史的产物,之所以能流转几千年经久不衰,正因为有他的准确性,当然占卜术作为古人留下的东西,它本身就有科学的一方面,同样也有其糟粕的存在,我们对这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今天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玄而又玄的事物,同样作为一种启示,我们有能力对现在的,未知的一些生命密码,不应该轻易地否认,或以轻蔑虚无的态度对待它们了。
人们不理解,并不等于不科学,人们的理解是有过程的。
二中国大预言探秘(1)——姜子牙《乾坤万年歌》
大探秘(1)——姜子牙《乾坤万年歌》
易润苍生
悠悠万古尽如戏,谁知造物有深意?
赠君一册预言集,茶余饭后作谈资。
序
预言,就是预先说出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小的预言是预言某个人某件事,或者预言某个人一生的命运;大的预言是预言某个国家以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兴衰治乱,甚至包括更大天体范围的变化存亡。
预言现象是人类社会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人类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预言,现在和今后也还会不断的产生新的预言。在历史上出现的无论是小的预言还是大的预言,都有许多一直留存到今天,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在和今后所出现的预言同样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如何对待这个文化遗产,如何对待预言现象,就成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人们对于预言有这么几种态度:有的人觉得很神秘而敬而远之;有的人觉得是迷信而不屑一顾;有的人觉得很特别而非常好奇;有的人觉得很高深而潜心研究;也有的人觉得与自己无关而漠然置之……总之,预言虽然一直作为一个课题被研究,但人们还是觉得预言很神秘,对于预言,人们还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那么就让我们慢慢地走近预言,一起推敲,看看我们能不能破解预言之谜。我们特意把与预言现象有关的内容整理出来供读者分享,这里主要是关注那些大预言。在历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著名的大预言流传了千百年,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些大预言的大部分都已经被破解,发现讲得是非常准确的,但也有一部份未被破解,这一部分对人类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去思考。
本系列特意选取了中国的几个最著名的预言,供大家探讨。并附带讲述有关的历史故事,为的是使读者朋友们在读过本书之后除了了解预言,还对整个历史发展脉落有个清晰的了解,从而能深入的认识预言现象。
在阅读本系列文章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疑问:这些预言是不是后人杜撰的?这些预言真的准确吗?如果这些预言都是准确的,那么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些预言家又怎么具有这么大的能力?他们又为什么要给人留下这些预言呢?
为了解答读者的疑问,在这些预言的后面,我们还将把对预言现象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出来,欢迎读者提供宝贵意见并指正。
第一编 姜子牙《万年歌》
诗云:
当年磨剑在昆仑,天钩直钓渭水滨。
成就帝师千古业,覆殷兴周更封神。
“百家宗师”姜子牙
姜子牙就是姜太公,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道、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同时他还是一个大预言家,《乾坤万年歌》就是他留给后世的。
姜太公生平
姜太公姓姜或吕氏,名望、尚,字子牙,号飞熊,炎帝神农皇帝51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据史书记载,姜太公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八月初三日出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周康王六年(戊辰年),卒于周首都镐京,一共活了139 岁。姜太公死后,返周而葬,陵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距离文王陵1公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姜太公祠内设有衣冠冢。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静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兴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姜太公的故事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在道教和民间的地位也较高。他出身贵族家庭,祖先的封地叫“吕”,所以他又被称为“吕尚”。姜子牙生于山东省的沿海地区,自幼聪慧。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太公被人当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
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关于姜太公的故事,有一个故事叫作“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故事是这样说的:
传说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钓鱼,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钓。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挂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象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把那名士兵比作是虾)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把那位官员比作是小鱼)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源于此。
民间传说,当年文王遇见太公,知道太公的道德很高,请太公上车推着他回去,但那里正好是沙地,文王推了八百步就推不动了,于是太公对文王说:你将享有八百年的江山。
另有这样的民间传说,当时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皇帝纣是一个残暴的人,他统治期间战争不断,为了躲避战乱,姜子牙到中国北方的辽宁隐居了40年,后来又来到西北陕西省的终南山。在那里,他经常到渭河去钓鱼,可是3年中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而且他的鱼钩还是直的。人们都嘲笑他,他却无动于衷,所以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神奇的是,后来他果然钓到一条鱼,在鱼的肚子里有一本兵法书。更巧合的是,当天晚上,周王朝(公元前11世纪-8世纪)的皇帝文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高人。第二天,他就遇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向周文王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文王当时正为了打败敌人建立王朝而搜罗人才,所以就对他说:“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了。”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太公望”,在民间一般称他为“姜太公”。文王给他以极高的地位,并在他的帮助下,消灭了商朝。 在以后的中国各朝代都为他建立了神庙,而道家也传说他升天成仙了。
关于姜太公的另一个故事叫作“姜太公在此”。故事说:周文王一统天下以后,分封诸侯,封太公为灌坛令,掌管泰山地区各路神仙的纲纪整饬和本地区的兴云播雨之事。经年以后,泰山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民欢庆,文王十分高兴。
忽一夜,文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在他出巡的路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妇人当道而哭。文王问其缘故,那夫人答道:“我是东岳泰山神的女儿,如今到了婚嫁的年龄,父王嫁我为东海妇,我欲去东海,可是灌坛令恪尽职守把握时度,不兴狂风暴雨,德高望众,深得万民的爱戴,这自然是好事。可是,我去东海必须兴风作雨,没有大风大雨,我将无法到达东海。如作大风疾雨,毁坏百姓的庄稼房屋,姜太公的名声威望不就毁于一旦了吗?我因此而哭。”
文王一觉醒来,想起这个梦,急召太公来问。就在太公前来面见文王的当天,泰山地区便有大风疾雨出现,泰山神之女乘太公不在,兴风作雨去了东海。文王认为太公治理封地有方,政绩突出,晋升他为大司马。
所以,民间便从这个故事得出结论,太公威镇诸神鬼怪,只要他在此,鬼神就不会兴风作浪了。
因此,唐代以来,泰城大街小巷的要冲位置,都有刻着“姜太公在此诸神归位”的砖砌于墙壁,用来降服鬼妖,据说颇为灵验。
从以上可以看到,竟有那么多的典故与姜太公有关,看来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姜太公的确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留下的预言也很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探讨。
《乾坤万年歌》
简介:
在中国的预言中,也许商末周初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没有别的预言那么著名,也少为人所知。但它却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预言社会兴衰的大预言,而且至今仍有很多部份没被破解,因此在这里把它列在首位,并進行试解。《乾坤万年歌》的试解把三国时代以前的部份作为重点,因为在三国之后,又有了诸葛亮的《马前课》了。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也来试试破解一下其中的奥秘。
乾坤万年歌
太极未判昏已过 风后女娲石上坐
三皇五帝已相承 宗派源流应不错
而今天下一统周 礼乐文章八百秋
串去中直传天下 却是春禾换日头
天下由来不固久 二十年间不能守
卯坐金头带直刀 削尽天下木羊首
一土临朝更不祥 改年换国篡平床
泉中涌出光华主 兴复江山又久长
四百年来更世界 日上一曲怀毒害
一枝流落去西川 三分社稷传两代
四十年来又一变 相传马上同无半
两头点火上长安 委鬼山河通一占
山河既属普无头 离乱中分数十秋
子中一朱不能保 江东复立作皇州
相传一百五十载 钊到兔儿平四海
天命当头六十年 肃头盖草生好歹
都无真主管江山 一百年前扰几番
耳东入国人离乱 南隔长安北隔关
水龙木易承天命 方得江山归一定
五六年来又不祥 此时天下又纷争
木下男儿火年起 一扫烟尘木易已
高祖世界百余年 虽见干戈不伤体 [高祖有作太祖]
子继孙承三百春 又遭离乱似瓜分
五十年来二三往 不真不假乱为君
金猪此木为皇帝 未经十载遭更易
肖郎走出在金猴 稳稳清平传几世
一汴二杭事不巧 却被胡人通占了
三百年来棉木终 三闾海内去潜踪
一兀为君八十载 淮南忽见红光起
八只牛来力量大 日月同行照天下
土猴一兀自消除 四海衣冠新彩画
三百年来事不顺 虎头带土何须问
十八孩儿跳出来 苍生方得苏危困
相继春秋二百余 五湖云扰又风颠
人丁口取江南地 京国重新又一迁 [人丁口者何/石也 ]
两分疆界各保守 更得相安一百九
那时走出草田来 手执金龙步玉阶
清平海内中华定 南北同归一统排 [田有作面][排有作非]
谁知不许乾坤久 一百年来天上口 [天上口者吴也]
木边一兔走将来 自在为君不动手
又为棉木定山河 四海无波二百九
王上有人鸡上火 一番更变不须说
此时建国又一兀 君正臣贤垂黼黻 [有作君顺臣顺垂黻黻]
平定四海息干戈 二百年来为社稷 [兀有作人]
二百五十年中好 江南走出钊头卯
一兀山河又二分 幸不全亡莫嫌小 [一兀有作大好]
两人相和百忙中 治世能人一ㄙ弓 [人有作主][能人有作天子]
江南江北各平定 一统山河四海同
二百年来为正主 一渡颠危猴上水
别枝开花果儿红 复取江山如旧许
二百年来衰气运 任君保重成何济
水边田上米郎来 直入长安为皇帝 [为皇帝有作加整顿]
行仁行义立乾坤 子子孙孙三十世
我今只算万年终 再复循环理无穷
知音君子详此数 今古存亡一贯通 [贯有作变]
-乾坤万年歌-(注释)汉严光--
◆→注释→(...)
太极未判昏已过
◆[夫有形者 生于无形 无形为无极 有形为太极]
风后女娲石上坐 三皇五帝已相承
宗派源流应不错 而今天下一统周
礼乐文章八百秋
◆(太公[姜子牙]商末周初之人 先从上古说起 渐引至周朝
周列三十六主 共八百七十四年此言八百秋举大数言之也)
串去中直传天下 却是春禾换日头
◆(继周者秦也 秦始皇本姓吕 乃吕不韦之子[史记 列传
吕不韦] 所谓串无中直者 串字去了中间一竖 是个吕字
所谓春禾换日头者 将春字下边日字去了 换一个禾字 是
个秦字 此二句言其继周而有天其者是吕秦也)
天下由来不固久 二十年间不能守
◆(秦始皇灭周 在帝位十二年 秦二世在位三年 子婴在位四
十六日 秦共三王 合十五年四十六日 言二十年间不能守者
举大数言之也)
卯坐金头带直刀 削尽天下木羊首
◆(继秦而有天下者 汉高祖刘邦也 金字加一卯字 右还加一直
刀 合成刘字 高祖於乙未年立为汉王 木羊首言自乙未[木羊]年
立为汉王 则王基已立 削平天下从此为首)
一土临朝更不祥 改年换国篡平床
◆(篡汉者王莽也 一土合成个王字 篡平床者 王莽以毒酒药死
平王於床也 改年换国者 王莽改汉之国号而自立国号曰新 自
称曰新皇帝)
泉中涌出光华主 兴复江山又久长
◆(灭王莽而兴汉室者 光武帝刘秀也 刘秀家在南阳白水乡 泉
字分开为白水二字 所谓泉中涌出光华主者 言刘秀自白水乡出
灭王莽兴复汉室也)
四百年来更世界 日上一曲怀毒害
◆(西汉二百四十年 东汉一百九十六年 两汉共四百一十年 言
四百年者 亦举成数言之也 日上加一曲合成个曹字 指曹操
说怀毒害者 谓曹氏篡汉也)
一枝流落去西川 三分社稷传两代
◆(刘备为汉家一枝後代 称帝於西蜀 得天下三分之一 昭烈帝
与後主只两代)
四十年来又一变 相传马上同无半
两头点火上长安 委鬼山河通一占
◆(四十年者 昭烈帝与後主共坐四十三年也 篡汉者魏也 篡
魏者晋司马炎也 同无半者 将左边去了一竖合成个司字 马上
加一司字是司马氏也 两头点火者 上下两火是一炎字 此指司
马炎也 委鬼山河通一占者 委鬼合成一个魏字 谓代之山河通
被晋占也)
山河既属普无头 离乱中分数十秋
◆(普字无上头是一晋字 言山河既属晋也 离乱中分者 谓两晋
之间 前後僭乱者十八国也)
子中一朱不能保 江东复立作皇州 (朱应年为牛——吴注)
◆(谓晋武帝有二子 太子为惠帝 中子为怀帝 为刘聪虏去 被
杀 武帝之孙 为愍帝 为汉将所杀 而西晋遂亡 所谓子中一朱
不能保者 言子孙之中无一人能保其性命 以理天下 是晋绝其
後代 而无人矣 将朱字去了人成一牛字 东晋元帝名睿 其母
夏侯氏通於小吏牛金生帝 初为安东将军 及闻愍帝被害 乃即
位於建康 建康属江东地 所谓江东复立作皇州者 即指建康[东
晋]也)
相传一百五十载 钊到兔儿平四海
◆(西晋五十二年 东晋一百又三 年共一百五十五年 故曰二百
五十载 继东晋者 南宋武帝也 武帝姓刘名裕 卯属兔 钊字
头上加一卯字是刘字)
天命当头六十年 肃头盖草生好歹
◆(刘宋为前五代 头一代 故曰天命当头 刘宋八主共六十年
继刘宋者 南齐高帝也 高帝姓萧 名道成 肃头盖草是个萧字)
都无真主管江山 一百年来扰几番
耳东入国人离乱 南隔长安北隔关
◆(继南齐者 梁姓萧名衍 继南梁者 南陈姓陈名霸先 南齐五
主共二十三年 南梁四主共五十五年 南陈五主共三十三年 合
齐梁陈共一百十一年 故曰一百年来扰几番 耳字旁加东字是个
陈字 指陈霸先也)
水龙木易承天命 方得江山归一定
五六年来又不祥 此时天下又纷争
◆(水龙疑是壬辰二字或谓壬辰年壬辰月壬辰日盖不可考[水龙年]
继陈有天下者 隋帝杨坚也 木易合为杨字 所谓江山归一者
杨坚灭陈天下一统也 所谓五六年又不祥者 五六乘为三十 隋
三主共二十九年而为唐所灭也)
木下男儿火年起 一扫烟尘木易已
◆(灭隋者李渊也 木下男儿是一李字 李渊起兵在丁丑年 故
曰火年起 木易已谓李氏一起而杨氏逐致覆灭也)
高祖世界百余年 虽见干戈不伤体
子继孙承三百春 又遭离乱似瓜分
[唐初百年间有:东突厥攻唐 唐攻谷浑]
[自子太宗左哀帝共280年]
◆(唐历二十一主共[二]百八十八年 似瓜分者唐朝後分为五代)
五十年来二三往 不真不假乱为君
◆(二三合成五数 谓梁唐晋汉周五代也 五代共五十六年 所
谓二三往者 过也 言五十年间五代已过也 所谓不真不假乱
为君者 五代之君有传位於子者 有传位於养子者 有传位於
妻侄者)
金猪此木为皇帝 未经十载遭更易
◆(後周主郭威是辛亥得天下者 故曰金猪 郭威无子 以妻侄
柴荣为子 传以位 此木二字合成柴字 郭威在位六年 柴荣
与子三年半 共三主只九年半而禅位於宋 故曰未经十载遭更
易 谓改易後周而为宋也)
肖郎走出在金猴 稳稳清平传几世
◆(继後周者宋太子赵匡胤也 肖字加一走字合成赵字 太祖庚
申年[金猴年]得天下故曰金猴)
一汴二杭事不巧 却被胡人通占了
三百年来棉木终 三闾海内去潜踪
(北宋都汴南宋都临安即今浙江杭州府 故曰一汴二杭 胡人指
元朝 北宋九主共一百六十七年 南宋九主共一百五十三年
二宋合共三百二十年 棉木之棉宜用[家‘去豕][家‘去豕]字下加
木字乃宋字 此曰棉木者以棉与[家‘去豕]同音 乃借棉以替
[家‘去豕]也 棉木终言宋朝将尽也 宋末帝 为元兵所逼 入
海内溺死 故曰三闾海内去潜踪 而宋逐亡也)
一兀为君八十载 淮南忽见红光起
八只牛来力量大 日月同行照天下
(继宋者元也 一兀合成元字 元朝十主共八十九年 继元者明
太祖朱洪武[年号]也 淮南红光起者 朱洪武是江南凤阳府[钟离
之太平乡]人也 洪武初生时有红光烛天 异香经宿不散 八只牛
来力量大者 八只牛合成朱字 力量大者洪武也 日月同行是一
明字 谓明朝也)
土猴一兀自消除 四海衣冠新彩画
◆(土猴者洪武元年戊申[土猴年]也言 至戊申年元朝消灭 而明
之天下焕然一新也)
三百年来事不顺 虎头带土何须问
◆(明朝十七主共二百七十年 虎头[带]土者 是戊寅[土虎年]二
字 按祟祯十一年是戊寅 是年两畿 山东 河南大旱 蝗 九
月清兵分三路南下 自此以後天下荒乱日甚而天下不堪问也)
十八孩儿跳出来 苍生方得苏危困
◆(十八孩儿是个李 字指李自成也 跳读逃 乃逃走也 祟祯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陷京师 祟祯缢死煤山 五月清兵定京师
李自成败 遂焚九门城楼 挟明太子二王西走 清遂定鼎 可
谓前遭危困者 今则无事矣 故曰苍生方得苏危困也)[明末天灾
人祸濒生 李自成为盗将 流寇山西河南等处 淫掠极惨]
相继春秋二百余 五湖云扰又风颠
◆(二百余年指清说 自此以後事尚未来 尚侍明解)
[汉严光是清朝人]
[清朝200年即公元1844年後 五湖‘中国‘风起云涌之国势]
标签: 乾坤万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