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读这首诗的时候,我都会十分激动,特别是这一句“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更是让我感慨万分,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声。
那么这一句是谁发出的呢?对,是陈寅恪。这句话出自他的《忆故居》。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
《忆故居》这首诗是作者创作于一九四五年四月,当时正是八年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此时,陈寅恪满怀着希望应聘去了英国,任教于牛津大学。当然,也正好去医治一下自己的眼疾,但不幸的是,这次手术并没有成功,而是更严重了,医院还给他下了双目可能失明的诊断。
可以想到,看到这样的结果,和盼望祖国胜利的喜税相比,此时身在异国他乡的陈寅恪先生心里,失望,孤凄,悲痛一起涌现出来,但他却以顽强的意识,来面对这些挫折,他表达出来的无疑是毫无畏惧的形象和对祖国的热爱。于是写下了这首《忆故居》。下面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忆故居
陈寅恪
渺渺钟声出远方,
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
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
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
且认他乡作故乡。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听,清脆的钟声遥远而悠扬,树林的影子依依可爱,群鸦入林归巢。自己一生都在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但放眼望去,这四海之内也只有我一人在独自看着夕阳。祖国破碎的山河迎来了胜利,但残留的岁月依旧赶不走世间的悲凉。竹门松菊已然成为梦中的物品,也只好把他乡当作自己的故乡。
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诗中的“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可以说是最能反应诗人性格的一句。
正是这种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负气,就是指陈寅恪,才高而气傲,影响了他的一生。我们就要从这个“负气”来了解理解陈寅的性格,那他一生究竟负的是什么气?
这里的负气,我们知道负的绝不是什么怨气,很气,他所负的是他不屈不挠的与生俱来的傲气,和他独有的超人的才气。
我们常说,只要耐得住寂寞,就能守得住长远。陈寅恪先生创作了这首《忆故居》,决不是偶然的,我们从他“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呐喊中,看到了一个身居知识分子,身居海外,心系祖国的满腔热情,以及身在他乡的那种孤单无助的孤寂的思绪与纠缠情结。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两句诗,就是陈寅恪内心世界的展现。给我们展示了作者那种孤傲而倔强的性格,和发自内心的激情,这也就是他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向往。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