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历史悠久,十分悠久,悠久得不要太悠久!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即已成为人类的定居之所。到雅利安人入侵时,已有许多民族定居于印度,这些居民的成分复杂;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关于这些古代居民,只有吠陀文献和早期的泰米尔文献保留了一些模糊的记载,其它情况完全依赖于考古学。
20世纪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改变了这种情况。过去对于印度的历史即为雅利安人之历史的误解,随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现已被完全否定;雅利安人的到来,已不再被认为是印度文明的开端。
1、哈拉帕文明
印度次大陆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化,1921年第一次在旁遮普邦(Punjab)的哈拉帕(Harappan)发现,1922年又在信德邦(Sindh)境内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发现(现在两地均属巴基斯坦)。
后来,在喀拉蚩(Karachi)以西480公里,靠近阿拉伯海岸的苏特克根多尔(Sutkagen Dor)),在喀拉蚩东北1,600公里西姆拉山麓的鲁伯尔(Rupar),在距喀拉蚩东南800公里西海岸南部的坎贝湾(Gulf of Cambay),以及在离德里北边50公里的亚穆纳河盆地(Yamuna Basin),都发现这一文明的遗迹。
该文明的中心时期约在西元前2500~前1700年,但在前2千纪出现的南部地区文化可能延续到更晚的时候。
这种文明有文字,字符约有250~500个,部分已被试作解读,此种语言已暂被归入达罗毗荼(Dravidian)语族。
它比稍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布更广。
2、雅利安人和吠陀时代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明,这一文明或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
吠陀(Veda)一词的本意是知识,指的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个词译为“明”。
(梨俱吠陀写本,但在印度古代,吠陀是口耳相传的)
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无从考查;《梨俱吠陀》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著居民(一般认为主要就是哈拉帕文明的主体人群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
雅利安人的入侵应该就是相当成熟的哈拉帕文明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的原因。
在后期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产生的时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从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恒河流域地区。
后来在印度传承数千年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的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的婆罗门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灵的早期吠陀信仰,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罗(天神,雷神,中文译为帝释天)、阿耆尼(火神)诸神地位相比较三大神下降。
(乘坐大象的因陀罗神)
这一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抬高祭司阶层(婆罗门)的地位,因而也被称为婆罗门教。往世书和印度大史诗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团,而且人民中已经有被称为“罗阇”(Raja,王,原为雅利安人的军事领袖,逐渐演化为国王)的领导者出现,也出现了王国。
3、佛陀时期前600年前后,印度有不少于20个这样的王国,吠陀时代到这时通常认为已经结束。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
这些列国比较知名的是所谓印度十六雄国(Mahajanapadas),这是十六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围涵盖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其实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
迦尸、憍萨罗(拘萨罗、居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婆磋)、俱卢、般阇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盘提、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在上述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的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开始于频毗娑罗(瓶沙王)统治摩揭陀的时期。往世书和各教派的典籍证明了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积极的政治活动导致摩揭陀的实力大大增强。频毗娑罗之子阿阇世王(未生怨王)执行扩张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确立了某种盟主地位;他支持佛教的发展,赞助和护持佛教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
说到佛教,我们回到这一时期印度的精神世界,这一时期印度的精神领域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印度电视剧《佛陀》剧照,佛陀,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鹿野苑,在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佛陀在此初转法轮和成立僧伽团体,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耆那教四祖像)
(耆那教神庙)
通常称这次思想爆发为“沙门思潮”,新涌现的许多思想潮流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反对雅利安人祭司阶层也是第一种姓的婆罗门在印度社会中的特权地位。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区。这是有记载的印度雅利安人社会与其它发达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触。大流士一世将他的印度属地建为一个省,这个省极大可能是波斯帝国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个省。
4、希腊化时期
在大流士之后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征服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攻灭了波斯帝国,一路向东,所向披靡,其兵锋所及最远之处就是印度。
史家一般认为:亚历山大大帝对印度西北部地区的侵略在印度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但是可能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谈古论金:其实,文献中并非完全没有记载,佛经《那先比丘经》中向那先比丘请教佛法的小国国王弥兰达王就是一个希腊裔的国王,其统辖的国度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在印度建立的希腊化国家之一。
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8)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旃陀罗笈多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在位后期击退了(由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出的)塞琉古帝国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地区的统治权。
印度之后的历史还有很多可说的,但介绍到这里,已经足以说明印度历史的悠久了。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