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河考古新发现——为您揭晓深藏三千年的秘密!

犀牛历史 165 0

原标题:纵贯76年,汇聚五代考古人!琉璃河考古新发现——为您揭晓深藏三千年的秘密! 

  2019年—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8家单位,对琉璃河遗址的城址区和墓葬区开展了考古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1年12月19日上午9:00,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对房山区琉璃河考古现场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网络直播《2021琉璃河考古新发现》,以习总书记9·28讲话为引领,以五代考古人76年的历程为线索,以遗址发掘、博物馆、考古实验室等五大场景为架构,深度阐释了2021年琉璃河主动性发掘的考古成果、展现了琉璃河遗址近百年考古发掘和保护的过程、燕国始封地对“两园三带”文化挖掘研究的意义以及对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推动。

  本次直播聚焦76年琉璃河考古历程,邀请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雷兴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北京史研究会顾问研究员谭烈飞,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馆员靳枫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馆员赵福生,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处长郭京宁,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冠华,房山区黄土坡村村委书记施振海,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琉璃河考古现场负责人王晶,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琉璃河考古队员安妮娜,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保护人员盛崇珊,北京大学博士生、琉璃河考古队员王正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白倩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现场讲述,引领大众认识北京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琉璃河主动性发掘的深层含义。

  


  本次直播设有五个版块,通过话题设置、多场景直播、专家解读、观众真实互动等方式,立体地呈现琉璃河76年来考古发掘的全貌以及琉璃河遗址对3000年北京建城史的研究意义。

  第一版块

  2021琉璃河考古发现了什么?

  这一部分是整个考古直播的开篇,展示琉璃河主动性发掘的各个板块,并提出2019年主动性发掘的几大关键词:大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跨学科研究。访谈区邀请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和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琉璃河考古现场负责人王晶分别从不同视角讲述琉璃河考古印象,拉近大众与琉璃河考古的距离,通过图片宏观地呈现琉璃河遗址几年来主动性发掘的整体成果。同时现场连线城址发掘区、考古工作站,直观地向观众展现考古人对发掘研究的执着。

  


  


  第二版块

  3066年燕都与76年考古

  本部分聚焦两个关键数字3066年与76年,突出“燕都”在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讲述76年考古和西周燕都文化研究在北京学界和考古学界的重大意义。访谈区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雷兴山和北京史研究会顾问研究员谭烈飞两位学界专家,讲述琉璃河遗址76年考古发掘的历程,将当今的北京与3000年前的燕都两重叠,通过对比的方式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直播连线中对青铜器铭文、纹饰、器型进行了解读,连接起了考古现场与博物馆,立体地呈现琉璃河考古在周文化中的研究价值。

  


  


  第三版块

  多元研究!琉璃河考古进行时

  通过对M1902墓主人身份的考证,以专家解读的方式,对琉璃河墓葬与居址的关系特点、大遗址考古研究的多元方向以及动物考古、器物提取、铭文解读等内容进行呈现,展示跨学科多领域研究在琉璃河主动性发掘中的重要意义。访谈区、文物区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处长郭京宁解读琉璃河居址、墓葬的关系,从国内外文化对比的视角,解读琉璃河考古发掘,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对考古中的文化现象进行推测。同时,在考古工作站、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M1902考古发掘现场,邀请白倩、王晶、盛崇珊等年轻学者解读动物考古、丝织品保护、青铜器保护、西周殷遗民墓葬文化特点等。

  


  


  第四版块

  五代考古人聚首琉璃河

  以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持续发掘作为主线,讲述考古发掘中的重要故事和高光瞬间,树立起中国考古人的精神丰碑,呈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以及当代年轻考古人多学科多领域的跨界合作。访谈区邀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馆员田敬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队原队长殷玮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馆员赵福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馆员靳枫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雷兴山,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原馆长卢嘉兵,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处长郭京宁,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琉璃河考古现场负责人王晶等几代考古人讲述考古故事,呈现发掘成果对北京历史研究的意义。同时邀请房山地区相关领导和考古所在地的村负责人,讲述琉璃河在房山文化区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地百姓对琉璃河考古的精神认同与未来期盼。在首都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南城墙考古发掘区、考古工作站等场景,还邀请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讲解了展现植物考古、冶金考古、同位素测年、DNA研究、环境考古、地理信息数字考古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方向。

  


  


  


  第五版块

  琉璃河考古未来可期

  访谈区邀请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连线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商周考古学家徐天进等学者,共同阐释琉璃河考古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展望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打造考古的北京模式。直播现场还实时关注M1901发掘现场考古进程,向观众具象呈现文物遗产的全方位保护和研究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直播中青铜卣铭文首次亮相。这件青铜卣出土于2021年最新发掘的M1902墓内,这座西周墓葬恰好位于曾经出土伯矩鬲和堇鼎的两座大墓之间。铭文出现“太保”“墉燕”“燕侯宫”等内容,证明了三千余年前,周王重臣召公,亲临燕都(琉璃河燕都遗址),建筑了燕国都城城墙,也就是现在琉璃河遗址的董家林古城。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雷兴山认为,铭文中的“墉”字,是筑城之意,证实召公亲自来过琉璃河遗址,并在此筑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认为,这篇铭文以无可争议的文字资料实证了三千余年的北京建城史,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上具有独特价值,堪称北京之宝。青铜卣上的铭文与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克盉克罍的铭文有所不同,互为补充,是研究燕国早期历史的宝贵史料。

  信息来源:北京文博、BRTV《这里是北京》

标签: 考古新发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