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官职是有一套完整的官职体系,汉朝是继秦朝以后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汉朝官制内容丰富,包括西汉官制和东汉官制,有中央官制,也有地方官制。汉朝在职官制度上确立了中央朝廷的三公九卿制和继续实行地方的郡国并行制。
司空:主要是负责掌管水土与营建工程的,属于三公之一。
司马:主要是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司徒:主要是掌管民众教化的官职,属于三公之一。
丞相:主要是辅佐君主处理所有国家事务的人,为文武百官之长。
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位置同司马。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官员得失的官职,地位仅次于丞相和三公。
从官职上来说,
丞相为百官之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协助皇帝处理所有国家大事,事无巨细,东汉末年的曹操与诸葛亮和陆逊都曾担任丞相的位置。
太尉与司马地位差不多,都是掌管军事的最高武官官职,地位在三公之上。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掌握实权的是都是司马,号称大司马,如东汉末年的汉室宗亲刘虞、三国时期的曹真。
太尉在西汉和东汉还是很有实权的。在东汉末年是个无实权的虚职,例如在曹爽当政时,司马懿担任太尉之职。
司徒和司空,一个搞建筑的,一个搞文化教育的,权利差不多吧,古代不搞房地产。按现在来讲,搞建筑搞土地的,权利肯定比搞教育的大,这个大家都懂得哈。东汉末年的王允当过司徒、杨彪担任过司空。
御史大夫,负责百官的得失、可弹劾、可直谏、官职地位仅次于丞相和三公。这个官职权利也不小,跟副丞相的职能差不多,总归被别人抓抓小辫子不好,说不定啥时候来搞一下、曝个啥不好的事情出来,也是够那些个文武百官喝一壶的。东汉末年,张玄出任过御史大夫一职。
综上,个人认为权利大小应该是这样的:丞相>太尉与司马>司徒与司空>御史大夫。
标签: 汉朝官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