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周)官制为中央政府下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尚书省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及侍郎,此为三省六部制。
唐初到武周时期地方官制是州(府)、县二级制。唐代的州、县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辖境大小、户口多少及经济发达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分为上、中、下。州的长官为刺史。刺史之下有别驾、长史、司马等官。县的长官统称县令,其下有佐助之官县丞,有分判众曹、催征租赋的县尉,有掌管文书簿计的主簿等官。
唐朝(武周)这一历史阶段,官职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那么剧中出现的主要人物都是什么级别呢?
狄仁杰: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内史、加黜置使,正三品。唐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中书、门下二省地处宫内,尤为机要,故常联称。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并为宰相。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唐初,除三省长官为天然宰相外,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员参与朝政机密。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周时改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或“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张柬之也是宰辅,正三品。
狄仁杰死后,追封太师(正一品),司空(正一品),梁国公(从一品)等荣誉和爵位。
李元芳:开篇甘南道游击将军,从五品下武散官。升官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下。后来李元芳升职千牛卫大将军,从三品。加检校并无实际意义,是皇帝的一种加封荣誉或者特殊委任。贞观中,(左右备身府)复为左右领左右府;显庆五年,始置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改左右千牛府为左右奉宸卫;神龙元年,改为左右千牛卫。左右千牛卫,将军各一人,从三品;中郎将各二人,正四品下。
如燕:武则天亲封五品寻访使(如燕厉害了)
虎敬晖: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下。
曾泰:曾大人是逆袭的代表,开篇湖州县令从六品上,升职京县永昌县令期间为正五品上。等到升任凉州刺史和洛州刺史,就已经到了从三品。
肖清芳(黄胜彦,凤凰):内卫府大阁领(推测正三品),内卫是剧中由武则天私自设立的特务机构,虚拟的职位。唐朝有十六卫制度,是卫府制的高级阶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结晶。十六卫均置大将军一人为最高领导。内卫虽然不属于十六卫,我们可以把内卫大阁领看作和十六卫大将军一个级别,正三品。
赵文翙:营州大都督,从二品。唐代于各州按等级分别置大、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
王孝杰:右威卫大将军,正三品。唐朝十六卫大将军之一,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屯卫大将军而置。
权善才:左威卫大将军,正三品。
李昌鹤:兵部侍郎,正四品上。
沙尔汗:四品将作大监,剧中提及,将作大匠为从三品。
方谦:幽州刺史,从三品。唐代以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不足二万户为下州。上州:从三品,中州:正四品下,下州:正四品下。崇州丘静也是从三品。
冯万春:江州长史,上州长史,从五品上。同扬州长史吴文登。
林永忠:五平县令,正七品上。
葛斌:江州司马,上州司马,从五品下。
赵富才(薛青麟):平南侯,四品,从剧中狄仁杰的台词得知。
对于狄仁杰和张柬之,官职品级仅仅是正三品。唐朝的正一品官职包含了: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不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在正一品之外,唐朝从一品则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就正二品官职来说,则包含了: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而从二品则是: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都督、大都护等。
换而言之,唐朝时期的一、二品官职虽然品级较高,但其实是一个虚职,或者说是一个荣誉称号。一般只在合适的时候,授予合适的人,属于荣誉性质的。比如狄仁杰死后,就被追封了太师,司空,而张柬之死后也被追赠司徒、中书令。在唐朝,正三品已经是位高权重了。
标签: 唐朝官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