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元朝统治者忌惮汉人,而是不相信汉人对元朝的忠诚。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史例来分析。
李璮之乱:
在与蒙古宗王的征战过程中,中原地区的社会稳定与人力、财力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可就在中统三年(1262年)初,当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大战方酣时,中原地区也发生了针对忽必烈的武装叛乱——李璮之乱。
蒙古进入中原后,因兵员不足,常常驱使汉人武装为其效力,因此在中原地区逐渐涌现出不少半独立的地方军阀,其中比较强大的有真定史氏、保定张氏、东平严氏、益都李氏、济南张氏等。这些地方实力派,往往子承父爵、兄终弟及,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当时被称为世侯。其中,山东益都李氏集团,脱胎于金末活跃于此地的红袄军,创始人为李全,李璮是这一集团的第三代领导者。
李璮与蒙古政权的关系,应当说是非常亲密的。他的岳父兼重要谋士王文统,是忽必烈中枢机构——中书省的平章政事,奠定了元初立国的规模。另有两位妻子来自黄金家族,是东道诸王首领塔察儿的妹妹。因辖区靠近南宋,李璮多次以抵抗南宋为由,拒绝服从蒙古的军事征调。当北方战事激烈进行时,李璮趁机发动叛乱,并很快占领了济南。
李璮叛乱虽然很快被平定,但对忽必烈的震动却很大。以真定史天泽为首的汉人世侯为摆脱干系,纷纷请求解除兵权。忽必烈趁机下令废罢各地世侯,实行地方官三年一任的迁转法。多年来危害中央集权的地方割据势力终于被铲除了。
李璮之乱,使忽必烈对长期倚重的汉人产生严重的猜忌心理,深受信任的平章政事王文统被捕,与儿子一同被处死,与王文统有关的汉人官僚,忠诚度都受到怀疑。相反,回回势力则开始抬头,他们对忽必烈说:“回回人虽然贪财,但不像汉人那样敢于谋反。”忽必烈的注意力开始转向色目人,对汉人则采取既使用又防范的政策。这种政策最后发展为有名的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人制度。
标签: 元朝官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