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儿童的家庭教育,就不得不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诸葛亮的《诫子书》。
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在54岁临终前,写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全文仅有86字,却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充满了家庭教育的智慧,被历代教育大家视为古代家训名篇。
当然,其中的一些道理,也值得现代的父母们去学习和体会。此次我们摘取其中的三句话,来讲解其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正确做法。
“非淡泊无以明志”“明”是明确的意思,“志”是长远的志向。那么应该明确的是多长的志向呢?可能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常言道,“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之所以“常立志”,是因为一旦人的欲望太多,导致人心难以安定,立下的志向也就总是成了浮云,做事也就常常半途而废,或者所有的事情都做得不好。就如我们平时讲的一般,“什么都懂,但没有一样精”。
而且人的一生匆匆几十年,实在太短了,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心不定,那么志向便会摇摆不定,心猿意马的,没有一件事情能完成。慢慢地,生命便在蹉跎中消逝,想做的事情,也只能在下辈子完成了。
因此,若想真正做成功一件事,没有长久坚持是不行的,这个长久坚持的过程就是立长志。
而诸葛亮作为一名父亲,自然想告诫儿子要立长志,并且从各种纷乱的志向中明确出来,再长久地坚持下去。
那么如何“明志”呢?前面我们也讲过了,即避免各种纷乱的志向。而立长志,诸葛亮则用“淡泊”两个字,便高度概括了。“淡泊明志”就是要减少欲望,集中精神并长久聚焦专注在某一个志向上。
“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并非是要你跑到远方,而是你的心思要考虑得比别人更加长远,即高瞻远瞩。而想要练就“致远”功夫,就得学会最为基础的“静”字诀。
所谓“静”,并非是让你呆若木鸡,而是让你的心沉静下来,这样你才能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来解决遇到的事情,或者去审视还未发生的事情。
因此,诸葛亮就是想告诉儿子,遇事要冷静,不要急急躁躁。而且只有保持内心的安定,才能思考下一步,甚至是更远的未来如何行事,从而避免犯错。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扩展你的知识面,开阔你的眼界,增长你的才干;不立下长远的志向,不去坚持,那么学业上也很难有大的成就。
从诸葛亮以上的三句话,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道理: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养成定力,有了定力,才能明确志向,安心学习,增长才干。
这样的道理,不仅可以用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长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要知道,在现代社会中,物质极大的丰富,同时也助长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就更需要淡泊名利,涵养心性。所以,以浮躁的心态来为人处世,终将会一事无成。
标签: 诸葛亮诫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