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了一篇表文,即《前出师表》。
自古以来,后人读《前出师表》都给诸葛亮定了“精忠报国”的基调。比如杜甫所写的《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后人给予诸葛亮的一个评价。精确,却也刻板。
诸葛亮是一个怀有深沉感情的人。《出师表》这篇表文便能窥知一二。
这篇文章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文末的一句话,“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般出征在即的将士们都会一表忠心,说些诸如“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等壮志凌云的话语,但是诸葛亮却是“临表涕零”。
然而,这四个字却也是了解诸葛亮,了解他的感情,了解他所上书的《出师表》想表达什么的关键所在。
这才是诸葛亮的感情所在。
读这篇文章,能让我们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或许听来很是啰嗦唠叨,但是一片真心,无可否认。
《前出师表》便是给人这样的感觉。就论这点,千古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诸葛亮这般。要知道,多少君臣关系微妙,彼此不相安?
或许是在一个寂静的深夜里,万家灯火都已熄灭,而诸葛亮的办公室里依旧烛火摇曳。北伐出发前夕,诸葛亮沉思良久,最后提笔亲手写下一封表文,即《出师表》。
写到最后,诸葛亮泪水盈眶,他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哭了呢?
或许他想到了北伐之事前路茫茫,想到了蜀国国势之艰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想到了托孤的先帝,想到了年轻懵懂而尚不能担当大任的后主刘禅,想到了自己身上的国家重担……他心中必定思绪万千。
先帝刘备在去世之前,给诸葛亮留下一句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如果刘禅有治国之才,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无能,你可以废掉他,自己取而代之。
诸葛亮当时就哭泣跪伏在地:“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我必定竭智尽忠,直至死亡。”
诸葛亮是一个言而有信之人,他这么说了,也确实这么做了。
诸葛亮当时接手的时候,蜀国上下都是一个烂摊子,他并定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变,而北伐是改变现状的一个关键点,否则蜀国灭亡要更早一步。
出发在即,诸葛亮心中很是放心不下国内。刘禅年轻、仁弱,难当大任。所以他写下一片真心实意的叮咛嘱托,像是个长辈一样挂心后辈的不成熟。
诸葛亮心里很苦,因为他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
有理想的人心里都苦,有情怀的人日子都难,想做实事,做不成,心里就一直牵挂着,就像出演一场悲剧。
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先帝对他的期望和他自己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他都做不到,但是他又无法对此视若无睹,所以他心里苦。就像一个老父亲看着即将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孩子,满心里都是焦虑担忧。
所以,《前出师表》写的就是诸葛亮的焦虑,诸葛亮的苦心,诸葛亮的眼泪。
只可惜,刘禅不懂。
后人能从《前出师表》了解到什么呢?
诸葛亮很高明,他的高明之处在于非常有眼光。当初他尚在隆中隐居之时,就将天下局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天下三分就已划定。
在《前出师表》中,开篇就将天下大势给概括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别说上市,公司甚至连业绩都很惨淡,快要破产,在这个时候,创始人却撒手而去,留下一堆烂摊子,内忧外患,层层叠叠。
诸葛亮站在全局之上,以更高的眼光分析如今天下三分的局面,他看到如今的蜀国内忧大于外患,国内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难以压制,而他无能为力。他像是一个既当爹又当妈人,全心全力辅佐刘禅,而刘禅能力非常一般,这怎能不令他感到心力交瘁?
可是即便如此,诸葛亮依然扛起治理国家大任,从《前出师表》就可以看出,对于内外形势的变化,他了然于胸;对于国家内部的忧患,他洞若观火。
但是,诸葛亮还是心怀希望的,即便希望渺茫。他劝慰刘禅,“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虽然国家形势不好,但是我们还是有人才的,国内外都有很多人在兢兢业业地做事情,有他们在,希望也就还在。
诸葛亮口口声声不离“先帝”,除了先帝刘备予以他巨大的压力之外,还想借此给刘禅一点劝诫,“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刘禅的自卑、懦弱和无能都在诸葛亮这句话里体现出来了。
于是,诸葛亮说,为了先帝,陛下您也要好好努力啊,招贤纳士,开张圣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作为一个皇帝,都要心里有数,不能失了分寸。
此外,宫中和府中,是诸葛亮跟刘禅讨论的重点。
在三国时代,宫中和府中,基本上属于两套工作系统。
丞相权力是非常大的,独立开府,统领整个官僚结构,向皇帝负责,就好比董事长委托一个有实权的CEO或总经理治理公司。此为府中。刘禅呢,统领宫中一应事务。此为宫中。
刘禅心软,待宫中人自然更亲密一些,是以有些人犯了错都很可能被刘禅遮掩过去。
故而诸葛亮劝诫刘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作为皇帝,要做到法令同一,要公正公平,不能心有偏颇。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让刘禅做到招贤纳士、赏罚公平,最后还是放心不下,将身边的可依赖的、有能力的人一一列举出来,“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诸葛亮恳恳切切地都在叮嘱说宫中和府中之事,唯恐刘禅不明白。末了,他还担心刘禅对这些人才弃之不用,所以他又一次搬出来“先帝”,期望刘禅看在先帝刘备的面上,能都安安稳稳地做好皇帝该做的事。
此番良苦用心,诸葛亮唯恐刘禅当耳旁风。于是他又一次搬出“先帝”,先帝刘备在世的时候,与臣聊天,总是叹息两汉的兴衰,正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的用意很明显,“我”所推荐的这些人选,如“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都是先帝在世时所认可的,“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是臣子,即便对刘禅“责之切”,却也不能失了分寸,所以他只能委婉恳切地表白着自己的忠心。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我”本来就是一介百姓,当初只想隐居一隅,没想到先帝刘备不论门第之见,不论贵贱之分,三次亲自到草庐之中来拜访,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
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让诸葛亮心怀感激,他因此答应刘备愿为他奔走效劳。
后来,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把刘禅及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这就是所谓的“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就好比公司濒临破产,公司创始人又要撒手人寰,在这紧急关头,将空壳公司及自己儿子托付给了诸葛亮。
刘备为什么选择诸葛亮作为接班人呢?因为他吃过大亏,还为此丢掉性命。当初在诸葛亮的计谋之下,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胜,并由此站稳脚跟。此后,刘备便有些飘了,很多事情都不听诸葛亮的建议,所以一败再败,最后命丧白帝城。
临终之时,刘备才醒悟过来,自己需要的是稳扎稳打,而不是冒险前冲,所以富有智慧而又谨慎稳妥的诸葛亮是他托孤的最佳人选。这就是“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重担压肩,诸葛亮日夜忧虑、兢兢业业,唯恐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不然百年之后无颜见先帝的面,还会让先帝蒙上“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污名。哪一种情况,他都担不起。
带着这种压力,诸葛亮七擒孟获,稳定南方;此后当“甲兵已足”,就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了。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刘备的遗愿,也是诸葛亮的政治理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最后,诸葛亮继续表白忠心,于外,“我”如果没有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自当受罚,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于内,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如果没有忠于职守、进尽忠言,就惩罚他们的怠慢和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最后还是叮嘱了刘禅一句,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国之道,广泛听取良言,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
《前出师表》从头到尾都不离“先帝”二字,一方面是为了“教训”刘禅,另一方面也说明诸葛亮心中非常怀念先帝刘备。刘备若还在,不仅能分担一部分压力,还能让他施展一番手脚。
只可惜……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诸葛亮临行涕泣,因为他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不得不出师北伐,另一方面又担忧国内局势,他还担心自己的这一番苦口婆心的良言最后付之东流。
《前出师表》这篇文章写于公元227年,这一年诸葛亮是46岁。以后的年岁里,他也没能活多久,不过七年时间,他便去世了。
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受到后世的褒奖和赞叹,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古代帝王,还是现代老板,能找到像“诸葛亮”这样忠心而勤恳的臣子和属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诸葛亮此人,真是一生都在兢兢业业,为蜀国操心到最后一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确实是对他最准确的评价了。
标签: 诸葛亮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