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据《隆中对》《三顾茅庐》《出师表》评价诸葛亮?

犀牛历史 96 0

  《三国演义》采用的是“依史以演义”的独特文学样式。就是说,作者以三国时期历史事实为基本依据,但又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把自己的价值判断渗透在作品中。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重塑历史,评判是非,并依照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刻画了理想的明君贤臣形象。

   那么照此说来,诸葛亮是幸运的,因为罗贯中在他的小说中加入了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就连他自己也坦言,书中描写的众多英雄豪杰之士,他惟独偏爱诸葛亮。所以就不遗余力、呕心沥血的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人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他一反正史所谓“亮才,奇谋为短,理民之长,优于将略”的看法,把诸葛亮描写成为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精的人物。

  也难怪鲁迅先生曾对此发出“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的感慨。 不管作者在小说中有多神话诸葛亮,不管后人对诸葛亮褒贬如何,通过这个故事,透过这段历史,我相信我们依然可以看得见他的赤胆忠心,他的旷世奇才,他的胸襟宽似海,广似天! 章武三年(223)春,刘备于白帝城病危。

  他将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托以后事。其间,君臣二人有如下一段对话:(先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成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财,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服肱之力,效忠贞之带,继之以死!”

  诸葛亮无愧于刘备。

  在辅佐刘禅即位后不久,他又为实现刘备振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亲自率军南征北战,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间,他为劝勉刘禅继承刘备遗志,一统天下而作出流芳万世的《出师表》,表达了他二十七年如一日对蜀汉政权竭尽全力的一片忠诚。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出生超乎寻常的智慧,早己为了千古传诵、家喻户晓的一代佳话。

  纵观《三国》,刘备三顾茅庐得孔明后,加速了壮大自身实力的进程。

  诸葛亮七擒孟获,以理服人。诸葛亮深知孟获乃山寨之地的草莽英雄,不可与此等人硬碰硬,惟有智取。他便设计七次将孟获生擒,却又屡屡毫发无损的将其放走,直到最后孟获心服口服的亲自找上门来,此乃“欲擒故纵也。

标签: 诸葛亮出师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