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柴桑口吊丧三四外交诸葛亮到柴桑口为周瑜吊丧,无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舞台上,还是在罗贯中的笔下,都不是浓墨重采的一笔,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节;严肃的志书只字未提,洋洋洒洒的小说只半回的篇幅,电视剧的分量稍微重一些。三国时期,各个军阀之间既是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为生存和兼并扩张的政治斗争,重要人物的行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感情,而是客观形势的需要。
诸葛亮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物,决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为蜀国争取利益和建树自己的形象。柴桑口之行,诸葛亮的目的是完全达到了。
一、政治上的大局和大度汉室天下是刘氏天下,无论刘备怎样偏安一隅,在当时和后人看来,都是正统的。刘备凭借这种思想基础以人和而至三分天下。诸葛亮柴桑口之行是这种思想的贯彻和具体体现。诸葛亮识破周瑜“明取西川,暗夺荆州”的假途灭虢之计,气死了周瑜。这样尖锐而激烈的斗争,却被诸葛亮说成是“从此天下,更无知音”,乃至吴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也认为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为缓和和避免周瑜死后产生新的矛盾铺平了道路和扫清障碍。同时,诸葛亮又一次宣传了自己“助吴拒曹,辅汉安刘”的政治主张,间接地批评了吴政权当局灭刘的做法,争取了同盟军,平缓了因周瑜之死所带来的敌对情绪和矛盾激化。这种效应是在军事上和谈判桌上得不到的。
二、军事实力后盾和保障周瑜之死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在小说家的笔下是被孔明气死的,三气周瑜的故事家喻户晓。在军事上蜀吴两家有联合有对抗,联合是为了对付曹操,对抗是为了自己的格局。诸葛亮利用周瑜的弱点,使周瑜在对刘备的军事行动上受到很大的挫折,致使周瑜身亡。在这种对方军事严重失利的情况下,诸葛亮前往柴桑口,显然是居高临下,处危不惊,尽管在外人看来是深入龙潭虎穴。当时的蜀国尚未立国,刘备还处在积蓄力量阶段,充分运用军事力量的威慑作用,而不是军事行动的直接介入和对抗,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验和理智的行为,就是在当今世界的外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借鉴。
三、外交上的战略思考和举措孙、刘两家在抗曹的问题上,虽然是以联合为主,但是各自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刘备当时势单力弱,在皇室宗亲的幌子下,网络和兼并一些比自己更弱小的军政实体和利用孙权的力量付曹操,以保存自己。虽然孙权也希望在对付曹操的过程中削弱刘备的力量和乘机消灭刘备,从而减少对自己的威胁,但在战略上是耀武扬威多于外交斡旋,加之以鲁肃为首的吴方外交官不仅软弱而且私通刘备,多次为刘备诸葛亮排忧解难和推荐人才。这种局面为诸葛亮充分利用外交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因此诸葛亮到柴桑口吊丧和鲁肃到襄阳吊丧(四十一回)都是外交行动,而且是同一内容,但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鲁肃的行动只不过为了一个具体的情报,探听虚实而已。而诸葛亮是以怀柔外交的形式达到战略上的目的,并且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四、个人形象在外交行为中的作用和影响诸葛亮出山以后,首先是通过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在内部建树起自己的威望,摆脱了只有刘备信任而不孚众望的尴尬处境,继而在外交方面,主要是对吴的外交中发挥积极作用。诸葛亮的个人形象在吴方很高,既为吴方所需又为吴方所不容。诸葛亮不仅在吴方的上层有许多朋友,在民间亦有知交,若不是这样诸葛亮在吴方多次遇险哪能安然走脱。正因为如此,去柴桑口行前,诸葛亮说:“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伺患乎?”在柴桑口的祭奠中面对杀机,深藏诛己之敌死亡的喜悦,诚挚的表功叙德,言情诉谊,辞衷意切,哀恸不已。这一番作为是假戏真做真戏真做姑且不论,但充分运用个人形象在外交行为中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成功的。诸葛亮克己为公,因之陈寿在志书中评价说:“诚是大晋光明至德”。
五、周瑜之死与吴、蜀关系的新格局周瑜之死是吴政权当局的重大损失,其后吴方主帅没有谁能比得上周瑜。周瑜是主张用武力消灭刘备和诸葛亮的强硬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刘备看得更危险,多次对刘备和诸葛亮起杀心。如果周瑜真的得逞,三国故事早就没有了。历史就是历史,人们只能研究而不能假设,毕竟周瑜至死未能如愿。因此在周瑜死后,吴与蜀的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趋于缓和,这对刘备积极发展自己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并不是从根本上消除了吴、蜀两家的矛盾。其后,两家兵戎相见,愈演愈烈,各自的力量都被自己的方略所消耗,这是吴、蜀两家哪一方最终都不能从根本上取得统一政权的原因之一。诸葛亮的对吴方针是稳住荆州守好关口,但由于关羽的失职,吴方少壮派主战势力的得势,诸葛亮对刘备的失控,以至引发了蜀方东不得安,西攻不利的一系列危及政权的问题。
六、历史的故事与故事的历史三国的历史已经过去一千七百多年了,演义成书也五百多年了。无论是历史还是故事,三国这段时期是受注目的,演义这部著作中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由于是过于工以心计的原因,俗语云:“在家不看《三国志》,出门不看《玉堂春》”。在家里看《三国》易引发家庭矛盾,在外面看《玉堂春》易恋情与色。由此可见这段历史与故事是多么深入人心。诸葛亮的柴桑口之行,不是什么大情节大故事,不过是历史潮流中稍纵即逝的一朵小小浪花,《演义》中的一个小小段落,三国外交中的小小插曲。如果把它放在一定的客观背景上分析,仍然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一定的外交行动是由外交的方略所支配的,而外交方略的制定是客观形势的必须。蜀吴两方在外交方面,以“和”为原则的联合抗曹不是两国外交的根本方略,都是为了利用对方而已。为了消灭对方才是两国的真正方略,尤其是吴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置蜀于死地的机会。蜀方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比不上吴方,但蜀方在政治上的野心却更大。刘备得蜀之后的南征北战,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讲使蜀的利益扩大,但在根本上是耗尽了自己的实力。
刘备诸葛亮得蜀以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在对吴方的外交方略上不能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吴方看到了蜀方的弱点,乘机夺取了荆州。特别是关羽之死,吴方竟然把关羽首级献给曹操,致使双方的关系走上了绝路。因此诸葛亮柴桑口之行的外交影响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消失了。当今世界是一个外交的世界,无论弱国强国都有一定的外交方略,特别是高科技战略武器的出现,从而使外交方略越来越重要。尽管诸葛亮的柴桑口之行是一微不足道的例子,但对历史镜鉴是不分大小的。
标签: 诸葛亮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