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临终的遗言,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在他的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曹操,而是诸葛亮和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周瑜与诸葛亮自一认识,就被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给吓着了。他每走一步,都会被诸葛亮识破、看透,并予以破解。所以在周瑜的判断中,以后对江东威胁最大的不是曹操,因为在周瑜的眼里曹操是不足为惧的。而诸葛亮则不然,这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似乎还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魔力,几乎无所不能,如同一个妖人,让人无法捉摸。怎不令周瑜寝食难安。
身为一国最高的军事统帅,有保家卫国,守土为安的责任,所以有这样一个威胁国家安全的人,必须除掉。
而诸葛亮则是见招拆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沉着冷静的化解周瑜打出的每一记重拳。下面我就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周瑜三杀诸葛亮,处于劣势的诸葛亮为啥总能赢?
1、一杀诸葛
建安十三年冬十月诸葛亮奉刘备之命,鲁肃之邀,前往江东联合孙权商讨共同抗曹事宜。
文中第四十四回,当诸葛亮与周瑜、鲁肃共同说服孙权,下定决心共同抗曹之后,回到大营,周瑜便请诸葛亮议事。周瑜曰:“今日府下公议已定,愿求破曹良策。”孔明曰:“孙将军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也。”又说:“孙将军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将军能以军数开解,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周瑜听后,再次进见了孙权,并对曹操军数进行了开解,最后使孙权确实下定决心与曹开战。
周瑜离开孙权心中暗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于是让鲁肃请诸葛亮军中议事,请求诸葛亮率军去聚铁山截粮,实为想用曹操之手杀死他,此为借刀杀人之计。
文中第四十五回,诸葛亮欣然领命,鲁肃不放心去诸葛亮大营探听消息,孔明曰:“公瑾令吾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吾耳。吾故以片言戏之,公瑾便容纳不下。今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大事休矣。望子敬善言以告公瑾为幸。”
鲁肃回报周瑜,瑜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
此一杀诸葛未成,但在周瑜的心里已开始埋下了恨,但这个恨与个人无关,只为国。
2、二杀诸葛
周瑜群英会,使得蒋干中计,偷了封蔡瑁、张允假降江东的书信,令曹操错杀了两位水军都督。这是周瑜人生最潇洒、最精彩的谋略展示。
他为了确定自己谋略的高超,使鲁肃去诸葛亮处再次探听其是否看破自己的计谋。
文中第四十六回,鲁肃回报周瑜,得知诸葛亮已看破自己计策,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为了不落得个害贤之名,还美其名曰会找一个公道的理由斩之。
遂请诸葛亮营中议事,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周瑜心中窃喜,暗道:“孔明啊孔明,你已踏进我的圈套,必死无疑。”接着问道:敢问先生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可完办否?”
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又说:“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瑜曰:“军中无戏言。”诸葛亮说:“愿立军令状。”说完,刷刷点点,立完军令状后,悠然而退。
三日后,在鲁肃的秘密协助下,诸葛亮在大雾的掩护下,堂而皇之的用二十只草船,在曹营借走了约十五万支箭,大大超出了周瑜所限的十万支。怎不令人感慨,因此后人有诗赞曰: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此二杀诸葛未成,使得周瑜惊得目瞪口呆,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通过这次的谋略对决,使得周瑜更加敬重诸葛亮,也更加下定决心,决不能让诸葛活着离开江东。
3、三杀诸葛
在周瑜和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下,确定火攻曹操。于是黄盖设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庞统献连环计,与曹操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就在此时,周瑜被北风吹动帅旗的旗角扫中脸部,惊得周瑜想起一件心事,不免大叫一声,吐血晕倒。
文中第四十九回,诸葛亮知道后,来大营探望。当问明周瑜得病的前因之后,心中似有所悟,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随后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能以实情告之。”
孔明听后笑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之术,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
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二十日甲子日,诸葛亮于南屏山借得东风。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随即令丁奉、徐盛二将水路并进,前往南屏山,不问长短,拿住即斩。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早被赵云接上船,离开南屏山回奔了江夏。后人有诗赞孔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此三杀诸葛未成,气的周瑜把牙一咬,脚一跺:“妖人孔明,我怎么就杀不了你呢?”周瑜想杀诸葛亮不是一次了。第一杀,去聚铁山截粮,想借曹操之手杀了孔明,结果没杀成;第二杀,草船借箭,圆满完成任务,军令状作废;第三杀,派丁奉、徐盛往南屏不容说话,见面就斩,结果眼睁睁看着孔明被人接走。自此周瑜坐立不安,晓夜难眠。
诸葛亮此次来江东联合孙权,驾孤舟一片,凭三寸之舌,一身是胆,在没有任何优势,只有劣势的背景下,成功化解了三次险些遇害的劫难,不辱使命,完成了孙刘破曹的战略联盟。
结束语
周瑜三杀诸葛亮,处于劣势的诸葛亮为啥总能赢?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1、盟友之间面对共同的强敌,应与盟友同心协力,而非背后捅朋友的刀。这会让亲者痛仇者快,从道义上讲,周瑜所做为不义。人在做不义的事情时,心里总会是不安和有顾虑的,做起事来就会遮遮掩掩,有所掣肘。当人发现你一次的不义时,对方就会有百倍的小心来提防,结果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2、诸葛亮的目的很清楚,就是结盟孙权,抵御曹操。而他遇事沉着冷静,面对周瑜的每一次迫害,都能巧妙的化解掉,这都在于诸葛亮具有渊博的知识,海量的智慧。知识不是随便说说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来的,而是要经过长年累月吃苦勤学得来的,学了知识,还要灵活运用,这才叫智慧。才能被人敬重,才能打败敌人。
有了知识,有了智慧,使得诸葛亮在最危险的地方,不但保全了自己,也完成了刘备交与他联吴抗曹的大任。
3、周瑜之所以未杀得了诸葛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和,人和万事兴,诸葛亮最主要的人和就是有鲁肃,如果没有他跑前跑后,通报信息,提供物资,恐怕诸葛亮未必能游刃有余于江东。
通过以上三点的分析,诸葛亮虽然处于绝对的劣势,但周瑜终不能杀的了他,也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周瑜和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