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理由成立吗?

犀牛历史 99 0

引言:语文是一门伴随着人们从稚子逐渐变为成人的学科,也是用来探索与拓展精神财富的工具。而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教科书的编写尤为重要。不过,教科书编写标准至今为止仍旧没有统一的定论,专家学者们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众说纷纭。

著名教育家朱绍禹认为衡量语文教科书质量优劣主要有五个标准,分别为:“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与艺术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认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要兼具经典性与可感性,还要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与理解能力,并非所有的语言都会被不同语文水平的人所认同与接受。”

教授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理由成立吗?

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历经了多次改编与修订,不少文章在专家组的研究与讨论下被删改。诸如,号称乐府诗巅峰的《孔雀东南飞》被移除中学语文教材,主要原因是文章篇幅冗长,不适合学生阅读。再者文章描写的是男主人公焦仲卿与妻子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为爱冲动殉情而留下孤苦无依的老母,实在不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故被删除。

2007年4月,陕西一位65岁已退休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提出对教科书整改的建议,他希望能将《出师表》移除中学课本。此建议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胡觉照教授为何会提出如此建议呢?

一、胡觉照教授提议删除《出师表》人称“卧龙”的诸葛亮自古以来便是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曾一度被后世人封神。他撰写的《出师表》言辞诚恳、情感动人,皆是肺腑之言,读来不禁泪流满。陆游曾在《书愤》中毫不掩饰对诸葛亮的赞誉和对《出师表》的喜爱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句直接拔高了诸葛亮的形象与地位。

教授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理由成立吗?

而《出师表》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作,被收录在九年级语文教材之中。然而,胡觉照教授却剑走偏锋地提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认为《出师表》属实是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文章,但通篇都在陈述“战争”与“争霸”的主题,宣扬的是“愚忠”与“好战”的思想。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还未形成正确且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出师表》传递的思想不利于学生形成“休战止息”的科学的军事观,且与社会的主流思想相悖,因此将《出师表》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撤除势在必行。

胡觉照教授是老一辈的历史研究者,他耗费三十年的光阴深入研究三国历史,对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到魏蜀吴三国争霸之间的史实了如指掌。其中,胡觉照教授还花费十五年的时间专研《三国志》,因此,在发表对三国历史方面的学术问题与观点时,胡觉照教授的说法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教授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理由成立吗?

二、移除《出师表》的缘由2007年4月,胡觉照教授发表了对《出师表》的看法及将其移除中学课本的理由。然而,这篇建议文章一经发表,便遭受了人们的质疑、抨击,甚至是谩骂,声称胡觉明教授令诸葛亮跌落神坛,恶意摧毁诸葛亮如神一般的光辉形象。

而胡觉照教授却认为对待历史人物,一定要怀有公平、辩证的思维,切不可感情用事、盲目从众。诸葛亮已被后人们神化,他有责任将其从神坛上拉下,让众人看清他的“真面目”。胡觉照教授给出的理由如下:首先,诸葛亮之所以发动北伐战争,是因为刘备对其有知遇之恩。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很显然,诸葛亮深受刘备的恩惠,明知“益州疲敝”,仍然坚持北伐,只为完成先帝遗愿,也为效忠后主刘禅。如此根深蒂固的“愚忠”思想与“报恩”心理简直是荼毒未成年人。

教授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理由成立吗?

这种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观念极容易扭曲学生的价值观,滋生他们的“愚忠”思想,不利于下一代学子健康成长。其次,诸葛亮先后主导五次北伐战争,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说明诸葛亮的政治能力远胜于军事才能。然诸葛亮明知自己军事谋略不足,却依然数次发动北伐,可见目的不纯。

诸葛亮曾在《三国志》中自称“孤”,说明他忠君爱主的背后藏着一颗旺盛的问鼎之心。发动北伐战争无非就是想借战事稳固自身的实力,顺便诛灭异己。如此野心勃勃的权谋思想实在不利于灌输给当代中学生。最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示自己的夙愿便是“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由此可见,诸葛亮毫无“民本”思想,一味好战而不注重休养生息,丝毫没有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与当代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背道而驰。胡觉照教授的上述理由一经发表,立刻有人发出质疑与反对的声音,甚至讽刺胡教授退休后为了刷存在感而借诸葛亮进行“学术炒作”。

教授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理由成立吗?

也有不少诸葛亮的崇拜者与追随者在驳斥胡教授的观点后,认真地罗列出《出师表》不可删除的原因。面对人们的嘲讽,胡觉照教授再一次发文澄清:“我已经六十五岁了,有必要炒作么?只是花了三十多年研究三国史,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罢了。”

三、《出师表》的立意与价值胡觉照教授除了建议将从教材中删除《出师表》以外,还提出了利用《止战疏》来代替《出师表》进入教材的建议。诚然,胡觉照教授的观点比较新颖、独特,很有个人想法,但我们未必要照单全收。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前夕给后主刘禅呈上的表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诸葛亮“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精神。它既然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多年,便足以证明该文章的高度文学价值。《出师表》前后不过六百余字,却字字珠玑、详略得当,还创造了“三顾茅庐”、“妄自菲薄”、“感激涕零”等二十多个成语,堪称古文中的绝世佳作。

教授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理由成立吗?

北京第五中学语文老师徐淳曾发文表示“《出师表》是一篇很好的古文,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诸葛亮的逻辑清晰,他用最简洁深刻的语言将自己的治国理念娓娓道来,全文错落有致、文辞典雅,丝毫没有“冗长”一说,对于中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与对古文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确实透露出“忠君”的想法,却没有到达胡觉照教授口中“愚忠”的地步。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来的“忠”看似是对刘氏江山、后主刘禅的“忠”,实则背后的境界更加深远。

诸葛亮是想通过对汉室的忠来完成“北定中原”、“统一天下”的终极目标,从而实现对天下人的“忠”。因此,《出师表》向世人传递的是大公无私、呕心沥血、为民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忠孝”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学生培养爱国精神。

教授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理由成立吗?

至于将《止战疏》代替《出师表》的建议,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对观点。在多数人看来,《止战疏》不过是儒家思想的老生常谈,远远达不到《出师表》的思想境界。且诸葛亮也并非盲目好战,而是想用“战争”来换取永远的和平与天下苍生的安宁。

结语:不过,哪怕面对再多的抨击,胡觉照教授都不以为然,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哪怕地动山摇也不为所动,他称自己“百无一能老书生,位卑未敢忘忧国。唯一是凭嘴巴和一支笔为民族为老百姓说真话,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想法”。想来胡觉照教授或许一生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最后,有关部门对胡觉照教授的建议作出回应,表示目前中学语文课本的确在修订,但对胡教授的建议并不会纳入参考范畴。总之,胡教授不过是用了另一个历史视角去解释了诸葛亮与《出师表》,他身上敢于质疑、敢于突破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出师表》的确是一篇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好文章,值得所有人诵读一番。

标签: 诸葛亮出师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