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
呃,先打住一下,笔者再这么写下去,整部《三国演义》全文就要被抄一遍了。。。
咱们还是直奔主题,单说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中的诸葛孔明与司徒王朗的经典对骂。
话说,呃,对,还是话说,诸葛孔明七擒孟获,班师回朝后,恰逢魏主曹丕病逝,值曹魏主少国疑之际,孔明用马谡反间计,借魏帝曹睿之手罢免了劲敌,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的司马懿。
大敌已去,孔明大喜,于是上《出师表》一道,请旨北伐,恢复中原。后主刘禅对相父所请,自然无不应允。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出师伐魏。
且说诸葛孔明一路高歌猛进,收服姜维,克复西北三郡,兵临渭水,曹魏上下惊慌失色。司徒王朗举荐曹真为大都督,并毛遂自荐为军师一同前往长安抵御蜀军。
两军阵前,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约见王朗答话。
王朗纵马而出,问道: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之后两人唇枪舌剑,关于谁为正统各执一词,直到王朗被诸葛孔明活活骂死。
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对这段舌战处理也堪称经典,因字数过多,笔者谨摘录后半单段。
诸葛亮笑骂: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王朗惊慌四顾。
诸葛亮: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太长啦省略)你世居东海之滨, 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你……诸葛村夫,你敢……
诸葛亮猛然起身: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太长啦省略)
王朗:我、我、我……
诸葛亮执扇怒斥: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朗: 你、你……啊……(坠马而亡)
在三国世界里,诸葛亮气死的人中除了周瑜,就要数阵前被当众骂死的王朗,这种死法也是极为窝囊了。但《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虽基于汉末三国史实,可它毕竟是话本小说,也就不乏虚构的成分,而王朗之死就是被刻意虚构出来的故事之一。
真实的王朗王朗在《三国演义》中是“厚颜无耻”之人,可实际呢,王朗德才兼备,名声还是相当不错。
王郎字景兴,东海郡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举孝廉,辟公府,不应。——《魏书 王朗传》
王朗早年师从东汉名臣杨赐,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闻,官拜郎中。因恩师杨赐去世,便弃官为师守孝,从德行来说,非常符合儒家的道德观,品德自然也称得高尚。
之后天下大乱,王朗辅佐陶谦治理徐州,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在太守任上四年,“惠爱在民”,深得百姓拥戴。不过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攻破会稽,俘虏了王朗,但好在孙策敬重王朗往日的名声,“诘让而不害”。
在王朗受困期间,虽然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但亲旧故交遇到困难,他还是会慷慨资助,可谓有情有义。
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着。——《魏书 王朗传》
曹操称霸中原后,征辟王朗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等曹操封魏公建魏国,王朗“以军祭多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务在宽恕,罪疑从轻。钟繇明察当法,惧以治狱见称。”
王朗在治狱方面和钟繇并称,成为曹操手下难得的干练能臣。
曹丕继位后,王朗累功升迁为御史大夫,掌监察大权,曾上疏曹丕要爱惜百姓,育民省刑。
等到曹睿登基,王朗转任司徒,位列三公,成为曹魏朝堂上主要的执政官之一。
魏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也就是诸葛亮发兵征魏,攻取西北三郡的时候,王朗因病去世于都城洛阳。
尽管王朗去世的年份和《三国演义》上被诸葛孔明骂死的时间相仿,但王朗一生除了早年在会稽领军抵御过孙策外,就没带过兵,更没有作为军师出现在战场上,更别说和诸葛亮兵戎相见了。
王朗唯一与诸葛亮有过的交集,就属致书诸葛亮,要求蜀国举国称臣,成为魏国藩属。
《三国志 诸葛亮传》中,陈寿曾引述《诸葛亮集》提到过这件事:“亮集曰:是岁(建兴元年,刘禅继位那一年),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各有书与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
在《魏书》中,王朗是一个高才博雅,勤俭慷慨之人,不仅为官能体恤民情,宽减刑法,学问上更是开创“王学”,着《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奏议论记,咸传于世。
这与《三国演义》中王朗为了高官厚禄,极力协助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的无耻小人嘴脸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反转与错位?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尊刘贬曹下的人物形象错位罗贯中笔下的三国人物,尤其是曹魏方面人物,像王朗这样不得善终的大有人在。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估计都对曹魏奠基人曹操的死法记忆深刻。
正史上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享年66岁,也算得上高寿。但在《三国演义》中,描写曹操之死的笔墨颇多,先是曹操观看关羽头颅时受了惊吓,又在砍一株大梨树时,血溅满身,之后便头痛不止,在杀了为他治病的华佗后,病势愈发严重,晚上梦见伏皇后、董贵人等杀过的二十余人索命,以致气冲上焦,双目失明,不久便不治身死。
这位三国奸雄被冤魂索命而死,下场不可谓不惨。而其他曹魏核心大将,像导致关羽之死的徐晃,正史中是病逝,可演义中却安排成被孟达射中头颅后暴毙。还有领军抵御诸葛亮的曹真,本应病死于洛阳,可却被写成在屡战屡败后,接到诸葛亮斥责书信,气死于军中,也是不得好死。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的历史走向基于《三国志》而来,所以罗贯中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曹魏重要人物的生平,只能说是罗贯中站在“蜀汉正统”的立场上,刻意为之,毕竟按照通俗小说的路数,反派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呢?
相对与曹魏,蜀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主要人物,他们不仅形象高大全,连死亡也充满了悲凉的英雄气息,这与曹魏人物的反差何其之大。
这正是《三国演义》遵从“尊刘贬曹”基调下所做的人为改变,因而我们从开篇的桃园三结义,到最后的三家归晋中,都可以清晰的发现,汉室正统的思想可谓贯穿始终,随处可见。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尊刘贬曹”思想,正是与那时复杂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蜀汉正统的历史演变三家归晋后,因晋受禅于魏,而魏受禅于汉,所以按传承来讲晋朝承接了汉朝的正统,刘备所建立的“汉”是不被晋朝承认的,仅仅属于割据政权。这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便有直观体现。魏蜀吴三国,只有魏国帝王有“纪”,而蜀、吴两国国君仅有“传”,从纪传体史书的地位上就可见曹魏才是官方认可的正统。
之后南北分裂,直到隋唐时期,天下又重新统一,这时候由北统南的隋朝继承的是北方中原政权,所以法统宣传上自然和曹魏是一脉,故隋唐时期官方仍旧以曹魏为正统,并未尊崇蜀汉。
但不同与官方的态度,随着天下承平,民间开始同情兴复汉室为果的刘备和诸葛亮,并对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品格大加赞赏,我们从唐代大量的诗歌中就能看出这一变化。
例如,岑参作《先主武侯庙》:“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再如,杜甫《蜀相》:“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还有汪遵《咏南阳》:“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民间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尊刘的表现,自然让蜀汉正统观念开始逐步形成。
到了北宋因上承五代,都是立足中原的政权,虽说民间学派、经学大家都倾向于蜀汉为正统,但出于历史等诸多原因的考量,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仍采用曹魏为正统的观念,这也成为北宋官方的态度。
直到靖康之变,宋室偏安江南,希望北伐克服中原的主战派们,很自然就代入蜀汉的情境中。陆游就曾在《得建业倅郑觉民书》中道: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
把宋室自比蜀汉,兴师北伐,征讨如曹魏一般窃据中原的金国。
而朱熹更是作《通鉴纲目》批驳司马光的曹魏正统论,从儒家的角度立论,宣扬蜀汉名分最正,应为正统。
朱熹的蜀汉正统论暗合南宋偏安一隅的国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为此萧常还专门编著了一本《续后汉书》,以蜀汉为视角记录三国这段历史,以驳斥陈寿帝魏的谬误。
到了元代,在蒙古统治之下,民间崇汉的风气更是盛行,风靡一时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便突出“拥刘反操”的主旨思想,而像关汉卿这样的杂剧大师,更是创作了许多蜀汉人物为中心的剧目,这让以“兴复汉家”为己任的刘关张、诸葛亮等人,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则成了人人痛恨的奸角。
所以罗贯中经历过元朝的民族压迫后,吸取民间尊刘的共识,并受到宋元以来话本杂剧的影响,在创作《三国演义》过程中,自然将蜀汉摆在头一位,耗费大量心力塑造刘备仁慈爱民,关羽、张飞、赵云忠心勇武,诸葛亮足智多谋、苦心孤诣,匡扶汉室。
而蜀汉的对立面曹魏,大多数人当然要被刻意刻画成邪恶的反派,来增加戏剧冲突,进而起到强化“拥刘反曹”的核心作用,引起坊间百姓的情感共鸣。
行笔至此,笔者忍不住最后说一句,那个活跃在表情包内的“无耻之人”王朗,确实够倒霉的,不论他再如何的德才兼备,两晋之后,随着曹操奸雄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蜀汉正统观也渐渐成为主流,身为曹魏重臣的王朗,在文学艺术当中的形象也就不可避免的被贬损,最终脸谱化。
标签: 诸葛亮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