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配得上“千古人龙的称号吗?”

犀牛历史 166 0

  在南阳市的边缘有一漫土岗,虽然低矮,但却是南阳市的制高点,一马平川的南阳平原,人称聚宝盆,生息着一千多万苍生。这个土岗是毫无遮拦的南阳市的屏障,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一千多年来南阳的人文脉络,代代南阳人引为自豪,甚至可以称为南阳魂。这个土岗就是卧龙岗。人称“千古人龙”的诸葛亮的躬耕地,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开言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么做为出道前诸葛亮的隐身地 ,到底发生了多少事情,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了解的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所干的轰轰烈烈的大事。站在卧龙岗上可遥望茫茫的南阳平原大地,也许结庐于此的诸葛亮此时已经胸怀天下,抱负山河,只是等待明主的到来。名垂千古仰威仪,功盖三分延汉祚。汉祚天下绵延三百余年,到了东汉末年已是气数殆尽,但是汉室仍是那些士族大夫们所供奉的皇朝正统,诸葛亮便是其中一员,做为山东望族,诸葛氏一门到了诸葛亮叔祖辈时,已是家道中落,生逢乱世,群雄并起,诸葛亮是瞧不上那些朝起暮落的乱世奸雄们的,所以诸葛亮避乱世于南阳卧龙岗,是以待时机的。

  一圈红墙沿着马路的左侧把卧龙岗围了起来,我们在马路的右侧看到一铁栅栏开着,以为可以进去,但保安告诉我们这里是员工专用通道,游客必须走大门。这意味着游览卧龙岗需要买门票,果然在“千古人龙”的石牌坊下,售票员告诉我们票价六十元,小孩半票。我不仅有些感慨,这样的人文遗址是需要大力弘扬的,如果估价而售,是不是违背宣传历史遗存和历史知识的原则呢?况且我的小孩,自小喜欢三国,他来到卧龙岗已经是欢天喜地了。当我看到卧龙岗售票处的上方俨然写着“国家4A级景区”的字样,不仅有些哑然失笑了。这并不是卧龙岗一处人文景观标榜国家级景区,相当多的历史人文遗存成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招牌,并且极力申报,4A、5A景区已成泛滥之势。不管怎样到了南阳,卧龙岗就在眼前,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我们买过票走进这令人敬仰的“人龙”隐居之地,心中的那份激动无以言表。进入大门,迎面又是一石牌坊,这座石牌坊显然经历了不同寻常的磨难,破碎的石柱用铁箍固定住,石柱上的裂纹一道道的,如不加固,它真的支撑不了这个石牌坊,石牌坊有些年月了,仔细看上面的题字模糊可见“道光辛卯巧月吉日”距今应该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再看牌额上题着正楷大字“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昭烈皇帝指的是先主刘备,“三顾处”,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是在这里上演的,言之凿凿,其言确确。题字立牌坊的是刘训,刘彧。落款“已后学任守奉立”。此时我不禁想起了一百多公里外的襄阳,有个古隆中,我们知道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就发生在那里。那么刘备的三顾茅庐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呢?南阳和襄阳为此打了二百多年的口水官司,这个石牌坊显然有正名的意味,而立牌坊的人是刘氏后裔。

  卧龙岗的石牌坊上题有“千古人龙”的字样,两边一副对联上写着“名垂千古仰威仪,功盖三分延汉祚”。当然在这里我们不用解释对联的内容,都知道是颂扬诸葛亮一辈子的伟大事迹。中国人无论是达官贵人或是贩夫走卒,都知道三国的故事,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始,但凡有烟井处无不讲三国,做为三国这段历史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更是家喻户晓。对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卧龙岗来说,承载的不仅仅是耕读持家这么简单,重要的是诸葛亮隐忍不出以观天下,虽偏居一隅,但天下大局了然于胸,人不出茅庐,然知天下三分。卧龙岗名副其实,被后人称为“人龙”的诸葛亮如睡龙一般,事农桑十年,厚积薄发,出茅庐功盖三分,成千古不朽功勋。如今的卧龙岗静静的横亘在南阳的卧龙路上,马路穿岗而过,在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的今天,卧龙路俨然是车水马龙,鸣笛声连绵不绝,给静寂的卧龙岗带来一些喧嚣,看着把卧龙岗生生横切成两半的马路,总有说不出的酸酸的滋味。而被弃之一边的另一半土岗上耸立着一座六边形的砖塔,塔上并无文字说明此砖塔的出生年份,问塔下的算命先生,答曰:砖塔名谓“龙角塔”,是为了镇南阳风水而建。那么是真的要镇住卧龙岗的“龙”吗?

  东汉末年,黄巾军兴起,战乱始于中原, 几场大战下来,百姓流离失所。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心怀叵测之徒乘机在战乱中慢慢坐大,渐渐不受朝廷节制,形成军阀混战局面。一向繁盛的中原地区渐成旷野,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南阳荆楚一带相对于中原较为太平,在曹操南进之前少有战争,诸葛亮隐居南阳避乱世以观天下大势,但因南阳襄阳自古行政区划的变化,所以有了百年口水之战,在卧龙岗看到最多的就是证明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遗存,除了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称“臣本布衣,躬耕耘南阳”外,其它的文献资料也显示诸葛亮曾经在卧龙岗一带生活居住过。唐朝的刘禹锡在 著名的‘爱莲说’中写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提到刘备三顾茅庐的确在隆中,陈寿的“三国志”也有“隆中对”引为名篇,出现在中学课本中。但在“三国演义”的结尾诗中罗贯中又提到

  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

  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这前后矛盾之处让人一头雾水,那么到底诸葛亮和刘备的千古名对发生在襄阳或者南阳成了历史悬疑。

  卧龙岗的古建筑以清代居多,大多是道光以后历任南阳地方官所建。比如这个写着“汉武侯躬耕处”的石碑,是光绪辛丑年南阳知府傅凤飏所立。此时诸葛亮的躬耕地之争已经相当激烈,做为南阳知府自然要极力证明诸葛亮是在卧龙岗隐居的。一条石径直通武侯祠,远远看着朱红色的墙壁,不禁一阵肃然起敬。

  进入大门正中一条石径直通武侯祠,这是卧龙岗的核心文化遗存,右边沿红墙嵌着历代名人颂扬诸葛亮的石碑,以现代人的文字知识能够认读下来的只有一半左右,那些篆刻和狂草就只好意淫了。诸葛茅庐古,南阳名士多。题字者落款:已丑小雪汝南。接着是“忠怀千古出师表,妙算三分卧龙岗”。题字者戴明贤。又有“成大事一生谨慎,仰风流万古清高”。等等,无不是颂扬诸葛亮一生的行迹。奇怪的是在卧龙岗红墙的外侧有一院落,明清建筑式样,有墙封闭游人不能通过,从后窗望去原来是一个书院,正门上有一匾额上写着“卧龙书院”四个大字,正屋摆着一架木屏风上面画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上面题着“先师孔子行教像”七个字,屏风的两侧写着一副对联“学为人师学不厌,行为世范教不倦”。令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把诸葛书院隔离开来,这个书院不正符合诸葛亮在卧龙岗隐居耕读,心怀大志的主题吗?

  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流逝的时间,和日月旋转下的四季轮回。它的记忆是抹不去的痕迹。在卧龙岗我看到的是后世文墨客的颂扬溢美之词,其实都是在沾诸葛亮的光,遥想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带给西蜀人民无尽的灾难,连年战争只是为哪心中的信仰,其实就是逆天而行的所谓忠诚,刘汉天下在诸葛亮的心中,是一辈子的梦呓,当他在隆中看天下三分时,其实已经注定失败,偏隅西蜀,远离中原文明,还有什么抗拒天下的资本呢?更不用说北定中原,匡扶汉室的伟大目标了。其实江山千秋,不是哪一个姓氏专有的,汉祚一去,历史照样前进,天下是张王李赵,周吴郑王的,不是某一家或某一集团的,诸葛亮的失败是逆天而为的,必定是个悲剧,他带给历史的是一场连年战争,民生凋敝的灾难。

  千古人龙,是固化的思维定式给予诸葛亮的评价,三代遗才,更是一场历史笑话。

  在卧龙岗我想到更多的是,罗贯中带给人们的历史误区,人们趋之若鹜的诸葛亮,究竟是千古人龙,人妖各半的智者呢?还是逆天而行的罪人? >我想西蜀人民不会为一个连年发动战争,搞得民不聊生的人而鼓与呼吧?值得敬佩的倒是那个抵制诸葛亮北伐的李严,谯周,等辈。遗憾的是这些主张偏安一隅的人,被诸葛亮打压下去,整个西蜀后主一朝,竟连一点异议之声也没有了。六出祁山带给西蜀人民的是灾难,诸葛亮死后,还有遗患,选姜维做接班人,八次北伐,直接把西蜀政权埋葬了。历史究竟怎样看?其实诸葛亮是个历史罪人。

  残破的断碑下,掩盖了多少历史真想!连年的战争使蜀地民生凋敝,破败不堪。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造成中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惨剧,而四川相对平稳刘璋父子虽然是庸才,但知道抚恤人民,刘备抢了刘璋的地盘,刘璋手下大将鼓动刘璋和刘备死磕,但刘璋为了百姓不遭战乱之苦,举手投降让了益州。可刘备诸葛亮等辈接手益州后,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连发动战争,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更甚,不顾大臣们反对,一意孤行,后来遭到政敌陷害,不得不避难沓中。等到邓艾钟会进入四川后,看到的并不是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民生凋敝甚于想象。诸葛亮一生掌权蜀国,身为丞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六出祁山的时间建兴六年春

  建兴六年冬

  建兴七年

  建兴八年秋

  建兴九年

  建兴十二年

  姜维十一次伐魏:公元234年,238年,243年,246年,247年,249年,250年,253年,254年,255年,256年,257年,258年。几乎每年都要打一次仗。

  看到这些历代题匾,无不是溢美之词。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蜀汉政权刚刚建立的章武元年,即位刚刚三个月的刘备就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举倾国之兵讨伐东吴,这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魏,东和孙权的国策,诸葛亮虽然劝阻刘备,但并未奏效。夷陵之战,使蜀汉元气大伤,但究其原因,根源在于诸葛亮坐视荆州关羽失败,而不发兵救援,关羽一向傲上,特别瞧不起诸葛亮,而诸葛亮在荆州问题上大有借刀杀人之嫌。因为死了一个关羽,诸葛亮就可以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刘备对于诸葛亮几乎就是言听计从。蜀汉政权的几十年,就是在连年发动战争中过去的。刚刚平定南中的诸葛亮在公元二二八年接连两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紧接着又四次北出祁山,最后在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向称天府之国。是平庸的守成之君的福地。刘璋父子居此地两代,虽然没有大的成就,但是百姓乐居,和谐平安。刘备一代枭雄,以恢复刘汉天下为己任,把益州当成了 复兴基地,而诸葛亮的“北拒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就是为实现刘备的复兴梦而定的。为执行这个战略,诸葛亮在战术上对曹魏以攻代守,主动出击,生前六出祁山,死后十一次伐魏,他的继承者姜维忠实的执行着诸葛亮的遗策,但最后的几次对魏战争,已经变味,竟成了姜维维持兵权,免遭奸臣陷害的借口。如此无功而返的战争,贯穿了整个蜀汉政权的兴亡,这对于蜀地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个悲剧。此时我想起了另一个悲剧人物魏延,有人对诸葛亮一生如此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主要原因在于太谨慎小心不曾弄险,兵出斜谷,进退有据。如果一个军事指挥家在军事进攻时,总在想着退路,这似乎有成败一定的忌讳,早在一出祁山之时,魏延献计,乘着魏国内讧,出奇兵于子午谷,轻装疾进,不出三日兵临西安,下潼关而进洛阳,诸葛亮后续支援,必成大事,但魏延的奇计被诸葛亮否决,并且讥讽了一番,其实诸葛亮一出祁山之时,正是夺得曹魏天下的良机,魏国内部政局未稳,而蜀汉经历了夷陵之败后,平定南方,厉兵秣马,农事连年丰收,诸葛亮的威势如日中天,刘备入主西蜀时带去的中原将士,谋臣正值当年,此时如果一举定中原,哪有后来的连年战争呢?对于魏延,诸葛亮一向颇为忌惮,只用其勇,而不用其智。并且时时处处提防魏延,我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提到魏延之所以在诸葛亮死后造反,其实就是被诸葛亮逼得,即便是“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描述也是讲魏延和杨仪挣权所发生的内讧,魏延并没有造刘禅的反。魏延这个人物和关羽有几分相似,持才傲物,为诸葛亮所不容,最后身首异处,落了个脑后有反骨的千古恶名。

  在武侯祠诸葛亮的蜡像前,我想的更多的是假如诸葛亮一直隐居在南阳,治学写书,教书育人,会成为一代大家,也许有更多宝贵的东西流传后世,但这只是假如,他不随刘备出南阳,辅佐汉室,也许没有现在的名望了,中国传统“忠孝”为先,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均可自取”刘备一代枭雄,奔泊大半生,方得西川一隅,往大方面说是为了匡扶刘汉祖业,小方面说刘备出身低微,本是街头小贩,虽然有皇室血统,但已是旁支远系,所以刘备不可能将大半生创下的基业,交与外姓,他如此说法其实就是单刀直入,正话反说,切中诸葛亮要害,要诸葛亮表态。诸葛亮的一番表态很是让刘备放心:“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一死”。诸葛亮恪守承诺,鞠躬尽瘁于五丈原军中,这也许就是诸葛亮千古留名,被称为“人龙”的主要原因吧。

标签: 诸葛亮算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