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弹琴退敌”,是否确有其事?历史上空城计有人用过吗?

犀牛历史 85 0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一部集历代兵家诡道之大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是继孙子兵法以后,最为我们熟知的兵法书了,其中一些计策,如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走为上计这些,甚至是家喻户晓。对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总结了以往战争中施计用诈的实践经验,包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时至今日,它们已经突破了军事领域,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和国内外家喻户晓的著作。

也使世界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商人扬名于天下。是值得人手一本,放在案头没事拿来研读一下的两本名书。

今天我们来说说《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空城计最早出现是什么时候?诸葛亮城墙悠闲弹琴,指挥若定,吓退司马懿的空城计,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之一,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诸葛亮“弹琴退敌”,是否确有其事?历史上空城计有人用过吗?

01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莫过于《三国演义》这本书了,是马谡失掉战略要地街亭之后,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里。

诸葛亮传令,藏起旌旗,打开城门,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谈笑风生。

诸葛亮“弹琴退敌”,是否确有其事?历史上空城计有人用过吗?

司马懿率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状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于是撤退。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弹琴,弹着激昂的曲子,身边两个童子侍立,敌人于万军之中却不敢动,直到退兵。意境美极了,还有着传奇的意味。

只是很可惜,其实这段空城计的记载是不真实的,是作者施耐庵的写《三国演义》,军事类小说,为渲染诸葛亮其智若妖的春秋笔法。

诸葛亮“弹琴退敌”,是否确有其事?历史上空城计有人用过吗?

街亭之役,魏方主帅是张郃,不是司马懿,孔明根本无法以"空城计"吓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司马懿。

《三国志·蜀·诸葛亮传》:"(后主建兴)六年春,(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严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从这段权威性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1)街亭之战时,蜀军主帅是诸葛亮,魏军主帅则是张郃。(2)诸葛亮只是"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并未搞过什么"空城计"。

不过诸葛亮让魏国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也是很厉害的。

诸葛亮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在《三国志》等历史类书籍中并未记述,因此这段记载,在真实的历史上并不存在。

02

那么真实的历史上,空城计是否有呢?

答案是有的。

空城计在历史上,还有用了很多次的,在这列举几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空城计的故事。

一次,太守张守圭接替战死的王君焕,正在修筑城墙,敌兵又突然来袭。城里没有任何守御的设备,大家惊慌失措。

守圭说:"敌众我寡,又处在城池刚刚破坏之后,光用石头和弓箭是不对退敌的,应该用计谋。"他让将士们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饮酒奏乐,若无其事。敌人怀疑城中有备,只有退兵。

祖铤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在这个基础上,比张守圭又多一招:等贼兵以为人走城空,不设警备时,突然命士兵大声叫唤,更是让贼兵受了惊吓,将贼兵搞得糊里糊涂,仓皇退兵了。

三国时代,有赵云的"空营计"。那是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在一次战斗中,赵云的兵力都给黄忠带走了,他只有数十轻骑,却与曹军大部队遭遇上了。赵云且战且退,最后退到营垒。有人主张闭门拒守,赵云却没有这样做,反而大开营门,偃旗息鼓。

曹军怀疑赵云有伏兵,急忙退去,赵云命令士兵擂鼓呐喊,又以弓箭从背后射曹军。曹军大为惊骇,更加相信营中有伏兵了,仓皇撤退,自相践踏,死了不少人。这件事在《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有记载。

刘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北魏的军队进攻济南,萧承之时任济南太守,仅率领几百名士卒奋勇抵抗,唱了一出"空城计"。

当时,北魏已聚集大军于城下,萧承之知道寡不敌众,便命令士兵隐蔽起来,并大开城门。萧承之的部下大惑不解问:"贼众我寡,奈何轻敌之甚!"萧承之从容答道:"今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唯当见强以待之耳。"

大意是说,困守在一座被抛弃在敌人后方的孤城,情势危急。如果向敌人示弱,必定会遭到屠杀,只有摆出强大的阵势来等待敌人。北魏军士看到这种情形,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撤退。

03

我国已知的最早的空城计是在什么时候?

最早的记载在春秋时期,还是个历史上罕见的,交战双方同时使用了空城计的情况。

春秋时,楚国的令尹公子元,相当于宰相,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因此公子元决定找个小国“”小国既容易打下来,又没有什么风险,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把目标放在了弱小的郑国。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郑国作为一个小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

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郑国的盟国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到时被四国围住了就尴尬了,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族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族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郑国也转危为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空城计玩的其实是虚虚实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心理战,一座城在那里,隐隐有旌旗闪动,是有伏兵还是没有伏兵?进去人少了容易被吞,进去人多了要是真的有伏兵,就像请君入瓮一样,钻了别人的口袋。

因此这个计策能屡屡获得成功。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万不得已才用的险计,作出这个计策的,胆子也是很大的,万一敌人不信就尴尬了,大开城门,敌人进去就跟割韭菜一样,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也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有人说战争就是有一门艺术,何尝不是呢?战争就是一场风险很大,非死即活的豪赌,能不试还是不要试了。

文丨历史天下

图片来自网络,每天更新你感兴趣的历史内容,感谢关注,收藏,转发,评论。

标签: 诸葛亮弹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