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去成都武侯祠游玩,幸运的见识了孔明苑徊廊内的木牛流马复制品,当时很好奇也很有兴趣,回想起《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运粮的典故就多逗留了一会儿。
武侯祠的导游解说小姐故作神秘的介绍,这是专家们根据史志资料,按《三国志》的描写而复原制作的,相近度极高,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当时有一调皮的游客怂恿导游小姐开动木牛流马让大家开开眼,导游小姐尴尬的一笑了之,并没有为我们展示木牛流马神奇的自行功能。诚然,武侯祠面对社会征集来的那几个所谓的“木牛流马”模型,只是根据制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而臆造的,无非是按武侯祠管理方的要求来吸引游客的眼球,好达到增加景点旅游项目的最终目的。
不过,根据清瘦客自己的观察,这些按《三国演义》关于木牛流马的描述而制作的神器虽大致相同却形态迥异。譬如,有的乍一眼看上去像儿童玩的旋转木马,有的像是大号的双轮手推车,甚至有的仿佛是好莱坞科幻大片里的八爪“异型”。好奇的游客对此热情度极高,纷纷与之拍照留念并摆弄牛头马嘴里的舌头机关。当然,木牛流马不会应声而动,失望的游客嘴里也只能小声嘟囔:“”这木牛流马不会是哄人的吧?”
熟读《三国演义》并热爱《三国演义》的人们对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传说深信不疑。坚信那如有神助无所不能的诸葛丞相必曾造出过那样的神器。根据史书记载,诸葛制造出过木牛流马。《三国志》如下:“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这样文字性的记载虽然没有电视剧《三国演义》刻画的那么精彩,但也可以从中获悉历史事实。那么,木牛、流马究竟怎样的?又是如何驱动的呢?《诸葛亮集》中的一段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下:“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丰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助,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解读这段记载,我们会发现,篇章虽然对木牛流马作了详尽描绘,但是对最关键的驱动方式没有提及,没有驱动的木牛流马自然就没有价值。许多年来,热爱《三国演义》的读者作过许多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有着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构图和实物,综合起来,无外乎手推小车和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两大说法。
然而,遗憾的是,并没有任何说法能足以让人信服。学者们在各种三国研讨会中常为这个问题争辩的面红耳赤,却都拿不出站得住脚的证据和实例。这恐怕是神机妙算犹如神助的诸葛丞相也始料未及的吧!如果丞相在天有灵,一定会后悔当初没有留下详细的制作图纸而广为流传。我想,也许世上根本没有木牛流马,它只是一个传说;或许它真的存在,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
标签: 诸葛亮木牛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