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大部分人对他的认识,他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其代表作《出师表》,更是将自己勾勒出了一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形象,甚至后人评价他为“愚忠”,为他没有统一天下而感到惋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看未必,诸葛亮的真实意图并不是统一天下,而是三足鼎立,好继续为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服务,而诸葛亮说:“我无法统一天下,是因为刘禅无能,远贤臣而近小人,阻碍了我恢复汉室进程”。这样,诸葛亮即保留了他忠臣的形象,又让刘禅背锅,又可以明目张胆的为他背后的利益集团输送利益,这就是真实的诸葛亮。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的家族背景,诸葛氏起源于葛天氏,葛天氏的故国在商丘市宁陵县,后来是信陵君的封地,又称为葛伯国,葛国灭国后宗室分为诸部,合称诸葛。到后汉时期,琅琊诸葛氏开始兴起。后来诸葛亮是叔父带着诸葛三兄弟移居荆襄,诸葛瑾在东吴,诸葛亮靠连带关系搭上刘备,诸葛诞在曹魏,与扬州三叛关系密切。(三个鸡蛋放到一个篮子会碎,分开来放就总有一个完好无损,参考近代宋家)。诸葛亮两个姐姐,大姐夫蒯祺,是荆襄大族蒯氏,二姐夫是庞统的哥哥,蒯祺是上庸太守,后来被孟达刘封所杀,这也是诸葛亮害死刘封逼反孟达的关键原因。诸葛亮的岳母是刘表的大姨子,蔡氏和蒯氏是荆襄士族中的核心,诸葛亮最好的朋友是水镜先生,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就是水镜先生炒作出来的(并不像三国演义所说的诸葛亮多么牛逼)。水镜先生名叫司马徽,很可靠的证据表明他是司马懿的亲叔叔,但也有人说不是,我倾向于前者。这就是诸葛家族的一个系统的背景,基本可以判断,诸葛家族是大士家,诸葛氏幕后是荆襄士族,士族集团有共同取向,就是奸邪分裂天下,架空天子,以此暴虐生民。
还有一个历史事件,更能证明诸葛亮试图天下分裂之心,诸葛亮一生都在表演忠臣的形象,然后这件事情却把他试图三国鼎立分裂天下之心暴露了,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阳谋”,号称和“围魏救赵”一样无解的阳谋,何为阳谋,就是明知你的战略目的,但是对方却没有任何办法来破解的谋略。虽然后世的记载,包块《三国演义》、《魏略》等通过改变子午谷奇谋计划的真实性来试图掩盖这一事实,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正史来得到答案。《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意思就是:名将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出发,抢占潼关天险,将魏军增援拒于关外,切断曹魏潼关内外联系,由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扫清驻扎于关中的曹魏重兵集团,进而占领整个关中地区。这个计谋,在当时两军对比的情况下,成功率是非常高的,潼关天险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领地,魏延兵出子午谷与现在西成高铁线路相似,这是秦王扫六合的局势,李唐得天下也是基于此。魏延子午谷阳谋之计,才是真正想要实现天下一统之计。
而反观诸葛亮,六出祁山夺取陇右,好多人说他愚蠢。其实并不是,因为只要守稳东西两川必须占据陇右,既得陇复望蜀就是这个道理,失去陇右,两川难守。邓艾偷渡阴平就是因为姜维抽调防守陇右的驻军所致。这样的战略部署符合诸葛亮及其背后集团的利益,即形成三国鼎立,谁也无法消灭谁。
所以,诸葛亮和魏延对于子午谷阳谋的分歧不是战略对错,也不是老成持重与冒险,而是立足分裂还是意图一统天下。魏延是一统之计,诸葛亮是分裂之谋,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也是诸葛氏之谋,更是幕后荆襄士族之谋,也是士族集团的共同取向。
而诸葛家族作为士族集团,是不可能去一统天下的,天下一统,中央集权,天子代天牧狩,教化万民,然后开始打士族分田地,这与诸葛家族的利益是相互矛盾,所以诸葛亮作为士族集团的利益代理人是不可能去一统天下的,这也是邪之争最终体现,就是公私之争,天子代天牧狩,教化万民。奸邪分裂天下,架空天子,以此暴虐生民。诸葛亮代表后者的利益。
欢迎大家讨论
标签: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