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徐庶应该与你想像中的徐庶是有很大差别的,什么”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等等在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是后人编撰出来的故事。
徐庶之所以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有两个原因:一是徐庶是最早在荆州投靠刘备的名士。二是徐庶是诸葛亮的好友,他的名字出现在《隆中对》中。
徐庶本名叫徐福,出身寒门,年轻时又喜欢仗义行侠,曾经为朋友报仇杀了人,被官府捉拿,差一点就死了,最后还是被同伙救走,经历此事后,徐庶态度大变,开始弃武从文,并且小有所成。
东汉末年,因为中原的战乱,大量的中原士人百姓南下荆州避难,徐庶也是其中之一,和同郡的石韬一起南下荆州,因此而结识了诸葛亮。
之后徐庶成为诸葛亮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其他三个是石韬、崔州平、孟建,四人同是诸葛亮要好的朋友,合称为诸葛四友。
石韬、孟建、徐庶与诸葛亮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聊理想、谈未来,诸葛亮曾经说过:以你们的才能,将来一定可以做个郡守和刺史的高官。三人反问诸葛亮,以您的才能能做到什么官?诸葛亮笑而不答,很明显,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肯定是要出将入相的,也就是要当丞相或大将军的。
公元201年,刘备在汝南被曹操击败,向南投靠刘表,被刘表安排驻守在新野。而徐庶是第一个投靠刘表的名士,徐庶投靠刘备后,没有所谓的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也没有程昱借徐庶母亲写信骗徐庶的故事,更没有徐庶识破庞统的连环计,那都是《三国演义》编造的事故,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徐庶在刘备处的最大贡献就是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促使刘备的三顾茅庐成行,除此之外,史书并未记载徐庶为刘备出过什么计谋,也许是因为徐庶投靠刘备的那段时间,是刘备一生中最悠闲的时光,曹操忙着北伐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没有功夫来收拾刘表与刘备,因此从202年到208年曹操南下前,刘备在荆州度过了最悠闲的6年时光。
208年,曹操南下,刘备南逃,徐庶随刘备一起南逃,在当阳长坂,曹纯率领的五千虎豹骑追上刘备,并大败刘备,俘虏了跟着刘备一起南下的数十万百姓和刘备的两个女儿,刘备准备向夏口逃去,这时徐庶向刘备告辞。
徐庶对刘备说因为自已的母亲被曹军俘虏,无法跟着刘备一起走了,想回去跟随母亲一起,因此特来向刘备告辞。
两汉以”孝“治国,徐庶的行为无可非议,情有可原,而刘备也无法挽留,总不能以尽忠之名让人行不孝。但与徐庶的做法完全不同的有一个人是姜维,他就是为了自已的理想而放弃身在魏国的母亲,当然也没人说姜维不孝,所以如此看来,是否尽孝,在于个人的选择,徐庶选择了尽孝,姜维选择了尽忠。
但个人认为徐庶离开刘备绝对不是因为母亲这么简单,更多的恐怕是自已理想的选择。
徐庶离开刘备的时候,是刘备最危难的时候,赶着逃命的时候,如丧家之犬一般,毫无前途可言,跟着刘备一起继续逃命,弄不好,连自已的命也丢了,徐庶不是关羽、张飞,也不是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对刘备也没有那么高的忠诚度,因此徐庶选择了离开刘备,投靠曹操,与徐庶一起投靠曹操的还有石韬。
诸葛四友中,除了崔州平下落不明,其它三人全部投靠了曹魏,因为在当时,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投靠曹魏远远比投靠刘备前途光明,因此徐庶选择了投靠曹魏,当然不能说他的选择错,毕竟人各有志。
徐庶与诸葛高分属于不同的阵营后,便失去了联系,两人在各自的集团中发展,20年后,诸葛亮已经成为蜀汉丞相,在228年的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曾写信打探徐庶、石韬等人的下落,后来得知了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石韬官至郡守、典农校尉时,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
其实诸葛亮大可不必叹息,徐庶与石韬基本上算是达到了当初诸葛亮的预言。
石韬不是官至郡守了吗,典农校尉是掌管屯田区的农业生产、民政和租赋,相当于太守级别,秩比二千石,与太守同级同俸。
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右中郎将是四品级的武将,秩比三千石,掌管宫中宿卫,一般是外戚和亲信担任,而御史中丞是监察管,负责监察百官,位低权重,与刺史及郡守也相差无几。
况且徐庶、石韬等人是在魏国人才济济的情况下,还能担任这些官职,看起来是凭个人能力当官的,况且两人均出自寒门,不是靠出身才当的官,在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魏国更是难得。
也许诸葛亮叹息的不是两人身居何职,而是想起年轻时,几个好朋友在一起高谈阔论、把酒言欢的情景,想起现在老了,曾经的好友天各一方,怀念起昔日的种种情景,诸葛亮才禁不住连连叹息啊!这一年诸葛亮已经48年,一晃20年过去了,人生有多少个20年,恐怕这才诸葛亮叹息的原因吧!
标签: 徐庶和诸葛亮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