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当之无愧的大才

犀牛历史 76 0

诸葛亮的水准,在许多百科上面都有介绍:军事家、政治家、发明家、书法家等等。在汉末三国时期能达到如此高的成就,只有曹操和诸葛亮。

有人会问:诸葛亮的功绩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我会拿《三国志》砸他脸。

可总有人不信邪啊。

因此,苏某在此给诸位捋一捋,诸葛亮有多么厉害。

诸葛亮:当之无愧的大才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出生于汉灵帝光合四年,即公元181年。他的父亲叫诸葛硅,曾担任泰山郡丞。三岁时,母亲章氏去世。八岁时,父亲诸葛硅去世。

迫于压力,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均投奔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

后来,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诸葛亮也由此居住在荆州。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隐居南阳郡,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诸葛亮:当之无愧的大才

隆中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被曹操打败,投奔刘表,被任命新野太守抵御曹操。在新野,刘备笼络当地豪强,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能了解当时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亲自前往诸葛亮隐居的草庐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诚心打动,决定出山。

诸葛亮:当之无愧的大才

三顾茅庐,典故出自《三国志》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诸葛亮劝谏刘备攻打刘琮,夺取荆州。刘备没有答应。后面便是大家熟知的协民渡江,长坂坡一事了。

同年,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西进夺取荆州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诸葛亮:当之无愧的大才

荆州

后来,诸葛亮协助刘备平定巴蜀地区,攻打汉中,奠定蜀汉基础。从以上经历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战略眼光方面是相当的高明。因此,诸葛亮足以成为一名战略家。

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天赋,主要提现在平定南中和六出祁山上。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十二月班师成都。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魏黄初七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其子曹睿继位。诸葛亮抓住有利时机,决定出师北伐。次年三月,率军进驻汉中,顿兵沔阳(今陕西勉县)。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同年冬,诸葛亮趁魏兵东下,关中虚弱,趁机北伐,出兵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围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魏将郝昭所拒,诸葛亮劝降不成,而又粮草不继,不得已退还汉中。

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今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今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建兴八年(230年)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今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天,魏军撤退。同年,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今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诸葛亮:当之无愧的大才

北伐形势图

建兴九年(231年)二月,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同年五月,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司马懿,汉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于是司马懿退还保营。[2]《晋书》则记魏军卸甲轻装,日夜兼程,在汉阳与诸葛亮相遇,司马懿派将军牛金率轻骑做饵,诸葛亮退兵至祁山,屯兵卤城,据南北二山,堵水筑围墙。魏军攻破,大破蜀军,俘获斩首数万。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诸葛亮还师。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建兴十年(232年),在黄沙休兵劝农,制作木牛流马等,并且练兵讲武,准备再次北伐。

建兴十一年(233年)冬,诸葛亮派遣诸军运米,集结大军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孙权也响应蜀汉,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魏,但被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军打败。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武功水北,适逢水涨,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司马懿趁机出兵进攻孟琰。结果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桥,一方派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司马懿看到桥快架好,只好撤退了。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

同年,诸葛亮去世。诸葛亮北伐失败。

在《三国志》里面,陈寿写到诸葛亮“治戎为长”。诸葛亮也曾在《论荐刘巴》一文中亲言:“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由此可见诸葛亮治军特点。

首先,治军以明。诸葛亮治军以明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正面来说,诸葛亮治军以明表现为:一、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如《将苑·谨候》一文就集中表述了这方面的内容。诸葛亮认为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其中明白地指出要“勇”、“廉”、“平”、“忍”、“宽”、“信”、“敬”、“明”、“仁”、“忠”等有关道德方面的要求。《将苑·将材》一文中要求将帅要具备“仁”、“义”、“礼”、“智”、“信”的才能。《便宜十六策·阴察第十六》一文中说阴察之政要有五德:“禁暴止兵”、“赏贤罚罪”、“安仁和众”、“保大定功”、“丰挠拒谗”。二、规定严格的法令规定。如诸葛亮亲着的《法检》两卷、《军令》两卷(现存仅为《军令》十五条),制定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便宜十六策·斩断第十四》一文对不听将令的进行“轻”、“慢”、“盗”、“欺”、“背”、“乱”、“误”七种情形的严肃处理。

其次,以信为本。诸葛亮治军重信。诸葛亮认为,“信,重然诺也”,也就是说,“信”就是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言出必行。不诚者失信,如果不知道守信用,那么作战一定会失败;如果有法令而不能够执行,那么即使有百万之众,也是毫无用处。反之,如果用信义来鼓励将士,将士没有不拼命效力的。因此,诸葛亮强调治军要以信为本,“夫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以信为本,就赏罚而言,诸葛亮认为要“赏罚有信”,因为用赏罚来判定功过,士卒就会知道守信用;就将帅而言,诸葛亮认为所谓信将,即“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

政治方面,诸葛亮制定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此外,诸葛亮在发明方面成功惊人。司马懿曾经看到过诸葛亮驻扎的营寨,称赞为“天下奇才”。

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在武庙中,把诸葛亮列为十哲之一。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擅长音乐、绘画、书法。可以说,诸葛亮在当时就是个天才,足以被称作“圣人”。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评价诸葛亮的作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