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蜀汉人才逐渐凋零,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犀牛历史 106 0

读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给马谡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镇守街亭。可是,偏偏马谡是个纸上谈兵的人,还很骄傲自大,在魏军强攻下失了街亭。战败后的马谡负荆请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明知蜀汉人才逐渐凋零,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看到这里,我们有一个疑问,就是蜀汉人数最少,人才也逐渐凋零,为何诸葛亮仍要斩了亲自调教的得力人才马谡?况且马谡一直以来是诸葛亮非常器重、疼爱的学生,为什么不给他将功赎罪的机会,一雪前耻?

其实,马谡在街亭战败,就已经注定了他身首异处的结局。

追溯到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带着爱徒马谡面圣,足见马谡在诸葛亮心中的分量。出乎诸葛亮意料的是,刘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给诸葛亮用人建议是马谡不可大用,因为刘备早已看透了马谡“言过其实”的本性。只不过,刘备给诸葛亮对谈的时候,马谡是屏退现场的,自然也不知道他在领导心中是什么样的人,可以说马谡没有自知之明。

明知蜀汉人才逐渐凋零,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当然,对刘备的忠告,诸葛亮很可能一直藏在心里。对马谡来说,也很可惜,作为老师的诸葛亮竟然没有点破他的命运缺陷,而恰巧这一缺陷往往是致命性的。

后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局开端形势大好,魏国西北三郡全被诸葛亮攻克,大军压境直指长安。就在这时,司马懿带着大军前来反击,而最紧要的关隘当属街亭。

明知蜀汉人才逐渐凋零,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那为什么街亭的战略地位那么重要呢?这也是马谡为此丢了脑袋的原因之一。当时诸葛亮反对奇袭长安,转而计划占领长安周边郡县,在凉州和中原之间撕开一个缺口,从而占据西北地带,扩大蜀国版图。不巧的是,司马懿闻知西边丢了三城,急速引大军前来支援,战局立即形成了胶着状态。这对诸葛亮来说非常不利,因此,在他计划里,只要死守住前线关口街亭,为诸葛亮大军占据凉州一带赢取时间,有了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人员供给,后面就可以与魏国长期对垒。

明知蜀汉人才逐渐凋零,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可是,作战经验不足的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劝阻,一意孤行,自弃重要的水源,反而被敌军识别破绽,最终自取其辱、自取灭亡。

当然,马谡战败后,我们会想,诸葛亮有可能会让他将功赎过的。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谁没有个打败仗的时候呀?

明知蜀汉人才逐渐凋零,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这时候,压力全到了诸葛亮身上。当时马谡立了军令状,才接了守街亭的任务,所以,如果诸葛亮不依军法处置马谡,何以服众,何以立威?况且诸葛亮是执法如山、一碗水端平的领袖。平日里,诸葛亮对待马谡就像老师教爱徒、父亲对待儿子一样,是恩爱有加、待遇有加,就这一点,像魏延等将领就已很不满,而此次街亭失守,马谡不但败得一塌糊涂,还牵连了王平、魏延、高翔等将领节节败退,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使得本已占据优势的局面立马扭转为被动局势。

明知蜀汉人才逐渐凋零,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更重要的是,对诸葛亮北伐意见极大的,还在于成都的朝廷,经常有一股势力包围在刘禅身边,诉说着诸葛亮拥兵自重、任人唯亲等种种弊端或谣言。事实上,诸葛亮确实是错信了爱徒马谡,绝没想到自己昔日无比欣赏、地位比姜维还要重的学生,居然在紧要关头犯下如此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

明知蜀汉人才逐渐凋零,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种种复杂的心绪涌上心头,诸葛亮痛定思痛,如果不把第一次北伐失败的锅扣在马谡身上,那么以后自己的北伐之路将越来越有阻力,众人之心难服、国士之气难平。于是,他狠下心来,斩了眼前负荆请罪的马谡。

说到底,诸葛亮是个政治家,是理性大于感性的权臣,岂能因个人情感左右政治生涯、国家命运?只不过,这些牺牲身边人的事,对诸葛亮来说,实在是难!

标签: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