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犀牛历史 93 0

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1.杜甫入川避难;

2.杜甫的归家梦想;

3.杜甫在宜宾东楼;

4.杜甫在宜宾采荔枝;

5.杜甫过宜宾之后;

6.东楼过往文人的故事——苏轼笔下的汉夷民族;

7.东楼过往文人的故事——黄庭坚笔下的宜宾酒与荔枝;

8.东楼过往文人的故事——范成大笔下的天宫山风情;

9.东楼过往文人的故事——陆游“任职”叙州;

10.东楼过往文人的故事——川滇文脉通道上的杨升庵。

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1.杜甫入川避难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所存世的1400余首诗,多反映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败的历史过程。杜甫诗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因其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非常深远,被视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流传于世的诗有一半以上写于四川。他是怎么来到四川的呢?又是何时沿岷江南下而经过宜宾东楼的呢?

这还得从杜甫年轻时说起。杜甫是河南巩县人,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官员。杜甫年轻时即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远远望见泰山,就咏出“会光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句。但杜甫一生,官运不济。参加科举考试,却遇上宰相李林甫嫉贤妒能,弄出一个“零录取”。李林甫还向唐玄宗贺喜:“天下贤才都在为国出力,没时间来参加考试啊,可喜可贺!此次前来参加了考试的,都是些没能力的腐儒,所以今年一个也没有录用。”等了几年,杜甫又参加考试,还是遇到李林甫搞的“零录取”。无奈之下,杜甫只好到京城直接向唐玄宗写信推荐自己,即献赋。献了三次,等了四年,杜甫已经四十四岁了,获得“士尉”“参军”等小官,与现在保安差不多。但他还没有上任,就遇“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任职告吹。后杜甫在逃亡中,几经辗转,前往甘肃追随肃宗。结果在凤翔谒见了流浪中的肃宗。肃宗皇帝见杜甫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追随而来,大为感动,给了杜甫“左拾遗”一职,这是皇帝的谏官近臣,从六品。但好景不久,杜甫作为谏官履行职责,为被罢官的宰相房琯说好话,结果惹恼了肃宗,被打为同伙。后经人营救,杜甫被贬为管理地方文教祭祀的华州司功,可能相当于今文教科长,或文化专干。杜甫对这个刀笔小吏的工作很厌烦,又因战乱,不久就于乾元二年(759)弃官带上家人十一口人(杜甫和妻子、三子两女,还有四个弟弟),流浪到甘肃的秦州、同谷,投亲靠友去了。但到了那里,连生活都没有着落,家人挨冻受饿,小儿子因饥冻而死,三个兄弟也流落到山东等地。这时,杜甫老家回不去了,洛阳几次陷落,战火猛烈,京城长安更是没有立足之地。当年十二月初,为了避难和谋生,杜甫骑上一匹瘦马,带上妻子和两子两女和他的幺兄弟,从甘肃成县,翻越西秦岭,过剑阁崇山峻岭,入蜀避难。

当时,中原大乱,蜀地相对安定,北方士人包括杜甫在朝中的一些同事和杜甫的亲友纷纷入蜀避难,有的在蜀地为官。如剑南川西节度使裴冕、彭州刺史高适、成都尹严武等同事和杜甫的舅氏催县令、表弟王司马等。后来,杜甫的朋友和同事岑参也来蜀地任职。

杜甫在四川期间,虽经多次辗转,但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家人多住在浣花溪草堂,过上了短暂的安定生活。

2.杜甫的归家梦想

杜甫于唐永泰元年(765)年6月在归家途中抵达宜宾,登上东楼。其实,杜甫从入蜀起,就一直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回老家河南。但多次梦想都落空了。

杜甫刚刚进入蜀地,即发出“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的慨叹。只是老家洛阳还在战火中,有家不能归。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史思明的之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的老家也获得了“解放”。杜甫得知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认为可以立即重返家园了,快笔写下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设想的这条回家的路,再也不是翻山越岭,而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条出川水路。

但杜甫高兴得太早,紧接着就是西北吐蕃攻陷长安,搔扰西蜀。高适战中失利,西蜀诸州皆入吐蕃。同时,吴楚之地也有农民起义,加之杜甫也无足够的旅资,于是其归家之梦又成泡影。此时,又因严武调入朝廷,杜甫和家人被迫从成都逃往梓州(今三台县)避难。

广德二年(764年),朝廷派严武三次入蜀接替高适。这年秋天,严武击破吐蕃。这时,长安收复,战乱平定。杜甫心想,可以东出三峡,北归故乡了。他去梓州接上家人,作好了出川的一切准备:喝了饯行酒,收了送行礼,找到了船只,写了告别诗。

岂料,再次坐镇成都的严武力劝杜甫留下来任职。杜甫家人又回到成都草堂。这年六月,经严武推荐,杜甫任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杜工部”的来源,大概相当于住建部的副司长。

但杜甫刚刚进入严武幕府,就开始后悔了。作为见到过基层人民疾苦的他,实在见不怪官场中的骄奢淫逸、勾心斗角以及不管百姓的冷酷现象,几个月就多次向严武提出辞官,归隐草堂。杜甫这次辞官,有学者分析可能有各种原因:朋友好当,同事难做,杜甫与严武可能搞不到一起?二是年老体弱,不适应案牍劳形?三是自由惯了,不喜官场呆板的生活?四是不适应工作,自己的学识派不上用场?五是恶心官场腐败,渴望独善其身?

总之,经杜甫多次恳求,严武于永泰元年(765)正月,解除了杜甫的幕府职务。从此,杜甫结束了一生的僚吏生活。纵观杜甫一生,自四十四岁任“参军”起,到五十五岁任工部员外郎,十年间担任了四、五个职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说起来堂皇,但实际上加起来任职不过三年时间。真的是时运不济呀!

杜甫一家人于永泰元年(765)五月从成都出发,开始了万里返乡之征途。

3.杜甫在宜宾东楼

永泰元年(765年)五月,因安史之乱已平,杜甫怀着大乱初定的欣喜,举家离开成都沿岷江南下,以实现两年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回乡的愿望。六月经戎州城(今宜宾市旧城)时,时任杨姓刺史(尊称杨使君)在濒临岷江、金沙江汇合为长江的三江口东北角的一座楼上设宴招待他。在这国破家亡、大乱初定之际,饱经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痛苦的杜甫在这三江口东楼上,面对宜宾引人入胜的美景、美人、美酒、美食等歌舞升平场面,不由感慨万千,挥笔留下千古绝唱: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诗中的“重碧”,指唐代在宜宾流行的用荔枝酿造一种“春酒”的颜色,在这儿指代该酒。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西入巴蜀后,将这“春酒”更名为“春碧”。

杜甫在杨使君热情款待下,品尝着今宜宾历史上的名酒与特产荔枝。面对主人极尽的热情与莺歌燕舞的表象,瞻念国家与自己在这大动乱之后的命运,油然生出家国之忧与异乡羁旅之愁,情绪陡然跌落,回到他忧国忧民的本色与沉郁顿挫的诗风上来。

此时的杜甫,内心虽然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却又不便扫主人杨使君设宴热情款待之兴,真是欲说还休。黄庭坚诗《廖致平送绿荔枝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枝绿酒亦为戎州第一》云:“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将杜甫此诗与戎州著名的美酒、美果视为宜宾的“三绝”。黄庭坚,真无愧诗圣的千古知音。

4.杜甫在宜宾采荔枝

杜甫在东楼与杨使君宴饮之后,没有匆匆赶路,而是留在戎州游览了几天。杨使君为了尽地主之宜,还挽留大诗人杜甫到荔枝园里采摘荔枝。杜甫后来写的《解闷十二道之十》诗,回忆了在宜宾采摘荔枝一事: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诗人对当时在戎州采摘荔枝的情形,记忆犹新,印象深刻:那是在连绵不断的悬崖峭壁之下,所采荔枝果子又红又大,味道鲜美。以前京城里杨贵妃所食荔枝,尽管飞马传送,也需数日至京,其颜色和味道,怎么能和这即采即食的鲜荔枝相比呢!

诗中描写的环境“青峰隐映石逶迤”,与今宜宾城西金沙江南岸大理村荔枝沟极为吻合。荔枝沟至今仍有几株荔枝古树,树龄均在千年以上。当地相传所产荔枝专供“皇帝娘娘”享用,曾有石碑记载此事。

杨贵妃喜食荔枝,《新唐书》有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杜牧《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千古名句,便是对此事的传神描写。

不过,杨贵妃所食鲜荔枝是采自蜀地还是岭南,一直有争论。今多认为采自蜀地。理由有三:一是杨玉环自小蜀中长大;二是蜀地近,岭南远;三是蜀地荔枝晚熟,为果中上品。

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宜宾市叙州区赵场街道大理村荔枝沟荔枝古树

5.杜甫过宜宾之后

杜甫在戎州东楼喝了酒、吃了饭,乡下转了转,采了荔枝,便顺江东下,过泸州、渝州(今重庆)、忠州(今忠县)、云安、夔州(今奉节县)。因为生病,加上谋得看果园一职,诗人便暂时寓居于夔州,长达一年零九个月。

后来,杜甫出川,过湖北,进入湖南湘江,一路因贫病交加,走走停停。其间,写下了诸多晚熟精品。中小学课本上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均是写于长江途中的千古名句。最后,诗人病倒于洞庭湖扁舟。一日,他抱病登上著名的岳阳楼,写下了这首被后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的诗篇《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人已经穷困之至、病入膏肓,却还想到国家安危,泪流满面。

从杜甫的经历和这首诗中,我们真切地体会到,真的是有国才有家啊!

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孤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后不久,身体越来越差,病情越来越来越严重。这时,他的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在寒风凛烈的冬天,不幸因饥饿生病而夭折。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带着一家七口(有说八口,可能是回来了一个弟弟),从长沙乘船前往岳阳,经过洞庭湖时,已经卧床不起,他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便伏在枕上写下了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它既算是向亲友们写的求救信,同时,也是诗人给自己写的悼词。

这首诗,作为向亲人和朋友交代后事的绝笔,杜甫写下了自己一生遭遇的许多苦难。长年漂泊,温饱都无法保障,身体遭受病痛,始终处在贫病交加的状态。回望故国,愁云凄惨,泪眼阻隔。比贫病更令人痛苦的是心灵的折磨,常年带上妻儿流落在外,居无定所,途中一子一女夭折。现在回家无望,这才是最深切的痛。杜甫希望在湘的亲戚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救救走投无路的自己和家人。

杜甫眼看自己的一生就要在此结束,向亲友嘱托后事的同时,也不改一向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看到国家破裂,人民遭难,杜甫悲痛欲绝。这首绝笔诗,在看似朴实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深切的悲痛和忧思,体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的最高水平,也是杜甫一生的诗意总结。读之,杜甫沧桑坎坷的一生,仿佛在眼前一幕幕重现,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写下这首诗不久,杜甫就于公元770年冬天,在湘江的小船上魂断他乡,年仅59岁。传说杜甫是在五天五夜未进食的极饿状态下,吃了当地县令送来的牛肉和酒,撑死于湘江小船。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杜甫都是一个满脸皱纹、令人心疼的老者,却有着广阔的胸怀,心中始终装着百姓疾苦。杜甫的愁苦忧虑,不只是为了自己、为了妻儿,更是为了妻离子散、饥寒交迫的天下苍生。他的妻子杨夫人,也是官宦之家的千斤小姐。嫁给杜甫后,为杜甫生了六个孩子。可叹的是,杜甫不但没有解决妻儿的温饱问题,过上好日子,连他们的安全都没有保障。一家子多年居无定所,还担惊受怕。虽然如此,杜甫对家人包括对自己的四个兄弟,也是尽力担起了责任的,一直到死他都在努力。

更令人感动的是,杜甫临死前,也心系穷苦百姓和国家安危。因此,读过杜甫的所有读者,都从心底里敬爱这位伟大的人民诗人。

杜甫的墓究竟在哪里,至今是个谜。传说杜甫的孙子杜嗣业于几十年后将祖父的灵柩千里迢迢运回了老家河南巩县安葬,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葬在一起。但人们为了表达对杜甫的崇敬,分别在洞庭湖和湘江一带建了七八座杜甫墓,每年清明节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前往祭奠。明清以来,杜甫走过的陕西西安,甘肃成县,四川剑阁、成都、三台等地,沿途都建有杜甫纪念祠堂。每年的正月初七“人日”,人们都会自发前往纪念馆“游草堂”祭祀杜甫。

宜宾东楼自杜甫咏诗以后,名声远播,后世过往宜宾的文人雅士都要登临东楼,缅怀杜甫。为了纪念杜甫,弘扬其爱国爱民精神,有利国家振兴和民族兴旺,历代官府和民间,都十分重视保护东楼,多次对其重建和迁建。

东楼过往文人的故事——

苏轼笔下的汉夷民族

宜宾东楼自杜甫赴宴东楼,并留诗《宴戎州杨使君东楼》以来,历代都有文人名士过住宜宾东楼,并留下咏东楼、咏戎州、咏叙州、咏杜甫、咏荔枝的诗文。如唐代的岑参、高适、韦皋,宋代的范成大、苏轼三父子、黄庭坚、陆游,明代的杨升庵等等。其中苏轼的《戎州》一诗,表达了只有民族团结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这一主题,影响深远,值得一读:

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

庾岭春耕少,孤城夜漏闲。

往时边有警,征马去无还。

自顷方从化,年来亦款关。

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环。

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

这首诗描写了戎州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踊跃参与边关贸易场面。诗中回忆了以往汉夷之间的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征马去无还”,描写和展现了诗人眼前看到的少数民族归顺了大宋、汉夷友好通关后,戴着耳环的夷民在戎州喜欢汉人的布匹等商品,并慢慢接受了汉人的文明这一美好景象。特别是看到“吾民尽玉颜”(尤和颜悦色、容光焕发之意)这些细节,诗人从民族团结的高度,发出了“何足争强弱”的规劝。意即只要看到各民族之间的老百姓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就是很好的事情。作为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何必去通过战乱竞争分出强大与弱小呢?此诗反映了苏轼反对战争,主张各民族平等友好、和平共处的思想。

苏轼与弟弟在父亲的带领下过宜宾期间,弟弟苏辙也写了一首《戎州》诗,内容与苏轼的《戎州》差不多。兄弟俩根据父亲的命题,还分别还写下了相同题目的《过宜宾见夷牢乱山》《夜泊牛口》等诗篇。前者描写了在今蕨溪镇等地见到的天宫山地区景色,后者描写了在今喜捷牛口坝的见闻,他们均反映了宋代戎州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汉夷和睦相处的景象。(李秉仁撰稿)

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苏轼

宜宾东楼过往的文人故事——

7.黄庭坚笔下的宜宾酒与荔枝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的大诗人,书法家。他学出苏门,名追苏轼。苏轼称其为:“瑰玮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贬斥异已,黄庭坚被诬以修《神州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改为戎州(今宜宾)安置。

在谪居戎州近三年的时间里,他与戎州人民广泛接触,无论大夫、士子、果农、舟子......皆与之饮。戎州老百姓常常带着瓜果、蔬笋,尤其是宜宾的美酒与荔枝去看望他。

戎州壮丽的山水,淳朴的民风,漫山遍野的荔枝,独绝天下的名酒,抚慰了诗人寂寞的心境。他沉醉于感恩戎州,扶植、培养戎州青年士子的教育、文化生活之中,使戎州文人蔚起,代有英才。他在戎州期间,创作诗53首、词18首,文赋共11篇。其中,有17篇(首)即是专咏宜宾的酒和荔枝,尤以《廖致平送绿荔枝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枝绿酒亦为戎州第一》脍炙人口。

阳光在金沙江边的廖氏庄园的荔枝树浓荫中,撒下斑驳的碎金。挚友庄主宜宾进士廖致平捧出一罐廖氏酒庄酿制的美酒,请黄庭坚品饮。黄庭坚品饮后,赞不绝口,脑海中一下涌出了当年杜甫在戎州东楼“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情境。对“古律(拗体诗)的共同创作喜好,与杜甫相似的人生际遇,使黄庭坚的创作灵感一下喷出:

王公权家荔支绿,廖致平家绿荔支。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泼醅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

千古宜宾咏酒绝唱,由此诞生。

又如,他写的《安乐泉颂》:

锁江安乐泉,水味为僰道第一。姚君玉取以酿酒,甚清而可口,又饮之令人安乐。故予兼二义名之曰"安乐泉",并为作颂。

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晨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美好的宜宾酒,唤起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晨举一杯,挥毫作颂,成为了他最惬意的生活。

再如,他曾以诗讴歌写宜宾荔枝之盛:

今年荔枝熟南风,莫愁留滞太史公。

五月照江鸭头绿,六月连山柘枝红。

五月的江边,沉甸甸压弯了腰的绿荔枝,枝果伸入了水中。六月漫山遍野的荔枝红遍了山头,那气势简直只有三峡红叶才能相比。

名酒、荔枝、流杯诗韵,醉倒金荷。大诗人黄庭坚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又幅动人的宜宾画面。

宜宾东楼过往的文人故事——

8.范成大笔下的天宫山风情

古代游览宜宾东楼的文人中,南宋名臣、大诗人范成大当属其中的大名鼎鼎者,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出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淳熙四年(1177年),范成大自四川制置使召还,五月由成都万里桥起程,取水路东下,沿岷江而下,经叙州入长江,然后一路过三峡,经湖北、江西入江苏,从镇江转常州、苏州,与杜甫的东归之路一模一样。范成大沿途日记所见所闻,后编成一书叫《吴船录》(取杜甫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意)。书中对沿途名胜古迹如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宣化(道、县)、叙州、长江三峡、洞庭湖、赤壁、黄州、庐山等记载详细,且时有考证。

其中名篇《将至叙州》和《宣化道中》两诗,写的是今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天宫山一带的风土人情,影响巨大。然而宜宾人却知之甚少。

先看《将至叙州》:

乱山满平野,涨水豪大川。

仄径无辙迹,疏林有炊烟。

山农旦烧畲,蛮贾暑荷毡。

穷乡足荒怪,打鼓催我船。

宋代的叙州(今宜宾)和嘉州(今乐山)的分界线,在今蕨溪镇(原泥南乡)的龙溪口。该龙溪河由今屏山县龙溪乡、龙华镇,经宜宾市叙州区商州镇、龙池乡、蕨溪镇等天宫山深处,在今龙溪口汇入岷江。从诗的标题分析,此诗写于今蕨溪镇与犍为县的交界附近的岷江一带。诗中所写的景象,与天宫山地区的风土人情惊人一致。有三样东西在天宫山地区近现代都还随时看到:一是山民大清早就开始烧火土(烧畲)。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天宫山地区蕨溪镇山区,普遍存在烧火土种苞谷的现象,有俗话“火不烧山土不肥”的俗语;二是少数民族商人夏天再发热的天气都披着毡子在街上做生意。这道风景现在都有,来自雷波等彝族地区的彝胞,经常这样打扮到蕨溪街上赶场。三是山民打鼓。诗人用诗的语言来形容在偏僻的山村看的稀奇事情,村民一边打着鼓一边唱着歌,以此欢送和催促诗人的行船。至于辙迹和炊烟,只有诗人下船上岸调研,亲眼看到过、体验过,才会写得那么逼真和传神。

再看《宣化道中》:

瘦草萧疏已似秋,盘陀山骨束江流。

两崖若不顽如铁,争得狂澜拍岸休。

宣化道、宣化县,均是叙州所辖一个行政区划名称,治所在今蕨溪镇宣化坝。诗中的岷江狂澜拍岸和岸边悬崖如铁,描绘的当是宣化坝上面的肖家湾和下面的斑鸠石之景色。迄今,两处崖顶还有庙宇。可能诗人还在此靠岸游览过。诗的内容应是借物言志,或表达一种治理观念等,富有哲理性:如果没有坚强如铁的悬崖,怎么能使这狂澜停止下来呢。

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范成大像

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打鼓催我船

宜宾东楼过往的文人故事——

9.陆游“任职”叙州

读杜甫的宴东楼诗,令人最难忘的是宜宾的美人、美酒和荔枝,并由此引来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向往宜宾。

南宋诗人陆游,算是特别典型的一个,他对宜宾和宜宾的荔枝,近乎痴逛的地步。

陆游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陆游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宦之家,一生颠沛漂泊,疲于奔命,从未消停过。他的遭遇与杜甫十分相似。但比起杜甫来,陆游又要幸运得多。

1170年,46岁的陆游入蜀,在川工作了8年,岗位变了五六次,到过汉中、蜀州、梁州、益州。后来,范成大从广西调任成都府,陆游还当过范成大的军事参谋。但以上这些职务基本都是闲职。特别有意思的是,好不容易拟任嘉州(今乐山)刺史,岂料还在公示期间,即被举报,任职一事立即告吹。事情调查清楚以后,陆游接着又被任命为叙州(今宜宾)刺史。叙州是个好地方,陆游做梦都想在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养老,让子孙后代都有一个生存的好地方。陆游的这个梦想,最终真的只是一个梦。他未及到叙州上任,朝廷又改变了主意,陆游被调到福州去了。后来陆游写了很多诗,“悔作东吴万里归”,离开了四川,后悔得很,以表达对四川特别是对宜宾的不舍之情。陆游写宜宾的诗至少有《叙州三首》《荔子绝句二首》《蒲阳饷荔子》《感旧绝句》等七首,其中四首诗都是写的叙州荔枝。

《荔子绝句二首》:

其一

驿骑星驰亦快哉,筠笼露湿手亲开。

不应相与无平素,曾忝戎州刺史来。

其二

放翁游蜀十年回,病眼茫茫每懒开。

怪底酒边光景别,方红江绿一时来。

此诗是陆游离开宜宾一年后,于1179年所写。这时戎州早已更名叙州,但诗人还是习惯称叙州为戎州。第一首,说的是快马送新鲜荔枝来,诗人宣称,自己不是没见过好荔枝,世界上最好的荔枝我都吃过。为什么呢?别忘了,我曾经可是担任过戎州刺史嘞。第二首,写自己在病眼茫茫中,看到送来的荔枝,有一种幻觉,感到奇怪:咋个戎州荔枝又送来了呢?诗人因吃过戎州荔枝而引以为豪,拿曾经“任过”戎州刺史来说事。

《蒲阳饷荔子》:

江驿山程日夜驰,筠笼初拆露犹滋。

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昼夜加班送来的荔枝特别新鲜,且有很多珍贵的品种。但无论如何,还是没有戎州荔枝的好味道。诗人念念不忘的还是戎州荔枝。

《感旧绝句》:

鹅黄酒边绿荔枝,摩诃池上纳凉时。

冰纨不画骖鸾女,却写江南白纻辞。

此诗回忆四川的几种印象深刻的风物:酒、荔枝、丝绸、美女。可见陆游怀念四川的这几样东西,特别是对戎州的酒和荔枝,更是难以释怀。顺带说一下,陆游与杜甫不一样,他在四川期间是在崇州结识带了一位杨姓美女,且不顾夫人的反对,最后带回老家渐江去了。因此,有人分析这首诗,是专为怀念其二夫人而写的。

陆游对戎州的热爱,被其儿子陆子虚记在了《剑南诗稿跋》:

“先君太史……西溯僰道,有终焉之志。……尝为子虚等言,蜀风俗厚古,今来多名人。苟居之,后世子孙宜有兴者。”

陆游告诉子孙,叙州真是宜人宜宾,宜居之地,要是长住下来,子孙后代都会兴旺发达的。

东楼名人故事10篇:杜甫、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升庵

陆游吟诗

宜宾东楼过往文人的故事——

10.川滇文脉通道上的杨升庵

宜宾东楼过往的文人中,明代大文人杨升庵的命运与杜甫有很多相似处。他们都是学业优秀,入朝为官,秉直进谏,触怒皇上,最后流落边地,魂断他乡,一生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升庵一生著述丰富,有200多钟,其中诗就有3000多首,直接写于叙州城的诗很少,仅有《舟次叙州》:

嘉州一日至叙州,好似乘风列子游。

乌鹊南飞明月里,喜声先报蕊珠楼。

杨升庵在云南服役期间,回过老家新都探亲,多次经过叙州、泸州。在从新都返回云南戍所时,经过叙州写下的这首诗。前两句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乌鹊南飞明月里,喜声先报蕊珠楼”,却表现了杨升庵失去自由,思家不得归的伤痛和凄楚。

杨升庵是如何失去自由,成为充军犯人的呢?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父亲杨庭和是朝中宰相。杨升庵21岁进京应会试,拟录取为魁甲。但因试卷被蜡烛烧了个洞,就落榜了。

过了三年,杨升庵再次应试,考取状元。他是明代整个四川唯一一个状元。杨升庵入朝后,任过翰林院编修、皇家经筵讲官、殿试掌卷官等职。

杨升庵为人恳直,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所以政治生涯十分坎坷。连皇帝明武宗不理朝政、喜欢游玩,他都要上一奏章,批评皇帝“轻举妄动,非事而游”。没想到明武宗不予理睬,杨慎只得称病告假,辞官归故里。

后来世宗即位,授杨慎为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杨升庵尽心尽职,利用给皇帝讲书的机会,又向皇帝提起了意见。如,指出皇帝对已判死罪的重犯又因行贿而破例赦免,这种执法不严的做法对国家是有害的。世宗皇帝听后很不高兴,说算了算了,今天不讲了。杨升庵这样做,虽然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没有半点“私货”,但因太直接,结果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难以施展才能。

最严重的事情发生于杨升庵36岁时。杨升庵因参与劝阻世宗皇帝不要违背明朝礼制的谏大礼(“大礼议”)行动,组织了两百多人向皇帝跪下哭闹。结果因违背了世宗皇帝的意图,事件闹大了,杨升庵被两次“廷杖”肉刑,险些丧命。然后流放充军云南省永昌卫(今保山市)戍边服刑。从此,杨升庵就再也没有回过朝庭了,戍边一去就是30年,其艰难和悲惨的命运可以想象。最让人同情杨升庵的是,其间在多次全国大赦中,均不赦杨升庵,甚至违逆明朝刑典,在杨慎60岁高龄时,仍不准享受“以子替役放归”的高龄流放刑罪人员应享的待遇。按理说,时任宰相严嵩,曾是杨升庵父亲杨庭和的座下门生,在全国大赦的背景下,按规定赦放杨升庵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严嵩是一个奸相,为了保全自己,故意不赦杨升庵,也不让其享受“以子替役放归”的待遇,以此“避清关系”。直到杨升庵66岁,严嵩下狱,杨升庵才在四川泸州置宅潜居,过了几年“正常人的养老生活”。但好景不长,杨升庵71岁时,云南巡抚王昺听信谗言,为掩盖自身问题,将杨升庵从四川锒铛锁赴边关,万里归案。杨升庵老人,被押送了40天,才抵达昆明。次年春,72岁的杨升庵带着衰病抵永昌戍所,七月六日病殁于戍所寓舍。本可落叶归根的老人,却被强行“魂断他乡”。后杨升庵灵柩归故里新都祖籍安葬。

杨升庵服役的地方云南永昌卫,与缅甸交界,完全是一个非常偏远的蛮荒之地,环境是那么的恶劣。杨升阉是一个两度考上状元的大知识分子,他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30年漫长岁月的呢?

他没有心恢意冷,也没有消极沉沦。杨升庵在流放期间寄情山水,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国家大事。他为少数民族修编历史,向上反映人民疾苦。杨升庵还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收集调研当地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他以被逐罪臣的身份,克服常人遇不到的重重困难,仅凭苦学、实践、记忆,在滇南服刑期间,写下许多诗词、笔记、志书等著述。如《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等书。

杨升庵不仅是一位诗人、文学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哲人。据《升庵杨慎年谱》的记载,杨升庵平生著作有四百余种,是巨大的文化宝库。

杨升庵在充军云南永昌的30年戍边岁月中,播撒文化种子,推行中原文化,弟子与朋友遍布云贵高原,“杨状元”在云南的传说遍布各民族。现在云南大理一带仍流传民谣:

四川状元郎,流放在云南。

寓居点苍山,文章天下扬。

杨升庵用文化,打通了川滇文脉通道,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意义深远。

转自美游宜宾!

文化宣传!!

标签: 唐朝历史名人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