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成专栏: 現在的“堯陵”實爲“帝嚳之陵”

犀牛历史 141 0

    魏文成《夏朝文明》第一章·第一節·

   2.現在的“堯陵”實爲“帝嚳之陵”

   本文所說的“堯帝陵”,主要指現在得山西臨汾市的所謂的“堯帝陵”,這是歷代多以此爲主陵進行祭祀活動的地方。而在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堯塚”也有好幾處,如陝西華縣,湖南攸州瑤山也都有所謂的“堯帝陵”。而現在從陶寺M3015號墓墓主人爲帝凹(堯)看來,現存的所有的“堯陵”無疑是後人的誤判。而現在的臨汾”堯帝陵”筆者認爲這是帝凹(堯)的父皇——帝嚳之陵。也就是說:現在的“堯陵”實爲“帝嚳之陵”,是後世被誤認的結果。那麼,筆者爲什麽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呢?這是因爲,筆者根據《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的:“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這一句話,再結合考古學家們在陶寺遺址M3015號墓出土的,被筆者破解的“帝凹(堯)玉頭銜”即考古學家們所謂的“玉獸面”,確定了M3015號墓就是“帝凹(堯)之墓”之後,結合“狄山”這個古山名的破解得出的結論。

  首先,看看現在的所謂的“堯帝陵”的所在。

  現在的所謂的“堯帝陵”,其具體位置位於臨汾市東北35公里郭村的西側一處有山有水的風水寶地。澇河從北向南經陵前繞陵南泄,陵周土崖環抱,丘陵聳峙,松柏蒼翠。這是依據相傳的“堯帝建都平陽”,而“平陽”被認爲今山西省臨汾市得出的結論,因爲現在的臨汾城南還有堯廟,城東則築有中古之人認爲的“堯帝陵”。而現在的所謂的“堯帝陵”周圍土崖環峙,河水經陵前南泄,蒼松翠柏,陵聳丘峙。陵墓高達50米,陵墓周長達80米。陵前築有祠宇,相傳爲唐代初期所建。金泰和二秊(公元1202秊)碑文記載:唐太宗征遼曾駐蹕於此,因謁堯陵,遂塑其像。元中統秊間,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築堯陵。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間,都曾重修。現陵丘如故,松柏依舊。祠內有山門(門上爲樂樓)、牌坊、廂房、獻殿、寢殿、碑亭等建築。佈局緊湊,木雕精細,紅牆綠瓦,圍以清流古柏,相映成畫。陵前祠內立有元代以來碑碣十余座,記述陵宇沿革和帝堯功績。其中明嘉靖十八秊(公元1539秊)堯陵碑上刻有堯陵全圖,保存完好。明成化、清雍正、乾隆時都曾對堯陵重修過。

  由此可見,當秊雖然沒有找到帝凹(堯)墓的正確位置,但是,古人根據歷史傳說,臨汾所謂的“堯帝陵”的大致範圍還是接近於現在陶寺發現的“帝凹(堯)墓”M3015號墓的。可見歷史與傳說還是大致相吻合的,只是到了唐代在沒有能夠找的堯帝陵正確位置而在現在的陶寺遺址的情況下,發現有一座具有帝王規格的古墓,自然而然的被推測爲“帝堯陵”還是情有可原的。

  其次,再看看“狄山”究竟是現在的哪座山?

  “狄山”一直以來,不知道究竟是現在的哪一座山,而成爲歷史懸案之一。一般的常見的解釋爲:

  狄山,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海外南經》:“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袁珂校注引畢沅曰:“此雲狄山者,狄中之山也。”狄山的異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歷唐堯於崇山兮,過虞舜於九疑。”張守節正義引張揖曰:“崇山,狄山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瓠子河》:“《山海經》曰:‘堯葬狄山之陽。一名崇山。’”

  ——百度百科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被稱爲“崇山”,至少有兩座甚至是三座:一座是湖南張家界地區的崇山,這是最大的“崇山”,也是第一個被稱爲“崇山”的在上古地圖上注明的高山。另一座就是現在的山西臨汾地區的陶寺遺址東南的現在的“塔兒山”也曾經被稱爲“崇山”。第三座就是中嶽嵩山也曾經被稱爲“崇山”。這就說明被命名爲“崇山”還是有特殊意義的,不是古人隨便起名或改名的。而被命名爲“崇山”的山腳下都會出現古都遺址。這說明所謂的“崇山”,就是上古時代帝王祭祀崇拜上天的“神山”。君不見塔兒山被稱爲“崇山”,其山腳下發現了陶寺遺址爲帝凹(堯)之都或者是游宮。而湖南省張家界的崇山腳下發現城頭山古城遺址也是上古古都——陽城遺址。而中嶽嵩山也是被後人經常叫做“崇山”,以至於後世只知“嵩山”,不知“崇山”,將二者混爲一談(關於這一點參見第四章第二節二㈠)而嵩山腳下則有“鄭州古都群”、“洛陽古都群”遺址,這都不說明筆者的推理是正確的嗎?

  在解釋唐堯時期的陶寺遺址的歷史,則多指的就是現在“塔兒”這座“崇山”。《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大人賦》云:“歷唐堯於崇山兮”,《正義》張(揖)雲:“崇山,狄山也。”《帝王世紀》引《山海經》“堯葬狄山之陽,一名崇山”。《山海經》載:“狄山,帝堯葬于陽,帝嚳葬于陰……一曰湯山。”東晉郭璞注:“狄山即崇山,湯山即唐山,亦今之崇山。”《墨子》雲:“堯北散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陰,崇、蛩聲相近。蛩山,又狄山之別名也。”又王充《論衡?書虛》云:“堯帝于冀州,或言葬於崇山。”因而可以知道唐堯死後所葬的崇山,在冀州境。其具體地望,《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一平陽府襄睦縣條下雲:“崇山在縣(今襄汾)東南四十里,一名臥龍山,頂有塔,俗名大尖山,東南接曲沃、翼城縣,北接臨汾、浮山縣”,現俗稱塔兒山。《一統志》亦云:襄汾縣的塔兒山爲崇山。可見陶寺遺址,正在古崇山即狄山腳下。這個“崇山”,俗稱塔兒山。這一帶爲陶唐氏活動的區域。崇山位於今山西省翼城、曲沃、襄汾、堯都區、浮山交界處。據考,崇山在夏朝曾名“唐山”或者叫狄山。這裡還有百度百科對塔兒山的解釋爲證:

  塔兒山,爲太嶽山系之一。塔兒山,又名臥龍山、唐山、湯山、崇山、大尖山。在襄汾縣陶寺鄉東陲,海拔1493米,因七級浮屠建於主峰之巔而得其名,又稱崇山寶塔。臥龍山是塔兒山即崇山的主峰,爲太嶽山系之一。相傳隋代時有一千尺大蛇臥於其上而得名,而臥龍祠又因建造於此而得名。據史書記載,臥龍祠是古代當地百姓爲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輸財佐力共同建造的祭祀神靈的地方。據專家考證,該祠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秊的歷史。建成後雖曾幾次重新修建,但終因秊深日久,現已面目全非,惟4根石柱仍遺留於此。該祠究竟毀於何時何故,尚需進一步考證。4根石柱均爲青石質,成不規則型八棱柱,由東向西平行排列。柱高300釐米,邊長40釐米,切角10釐米。柱的頂端均有一10×15釐米的橫切卯槽。4根石柱南北間距7米,東西間距9米,由此推測,在這裡曾有過一座規模不小的祠堂建築。東北角石柱上豎刻有《蒙溪山居》五言古體詩一首,共8行,滿行19字。元代詩人張著《蒙溪山居》:“我本山中人,十秊墜紅塵,歸來愧青山,青山解迎人。十里如相望,五裡如相親,乃知山德厚,不以俗罵嗔。藹藹桑麻原,熙熙雞犬鄰,落落冠裳古,悠悠言話眞。回思所遊地,囂埃塞城煙,終焉吾有約,爲報山之神。”

标签: 帝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