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留给后人之谜

犀牛历史 148 0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的故事,似乎是为许多人所知。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倡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即责任心与献身精神的典型案例。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根据《史记·夏本纪》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传说大禹和涂山氏在新婚后第四天,接舜帝使命,出发治水,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传说,至今,乡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 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转家中。这四句普普通通的家常话,体现了大禹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难能可贵,世所罕见。 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这些记载都是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竭尽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众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为。据说,禹娶涂山氏之女,第四天就出去治水,直到生启时,禹也一直在外治水。到启长大了,禹还在外边治水,这期间禹因为担心因私废公,三次过家门而不入。禹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受到了民众的赞扬,也为舜所重视。所以舜在晚年把禹举荐给上天,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后来,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但是,《史记》29卷 河渠书 第07引《夏书》是这样写的,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这里的“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却没有那个很显眼的“敢”字。“不入”与“不敢入”,一字之差,使得大禹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却有着天壤之别。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当时的具体情况,已经没有人能够解释。同一本书的记载,同一个故事又是同一个作者,因一字之差,看似前后有一点矛盾,《史记》的作者史马迁先生好像有意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

  不过破解这个谜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是细读《史记》,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奥谜。大禹治水,不是“过家不入门。”而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理由是大禹有种敬畏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敬畏法律。法者,罚也。先民之法,赏罚分明,且简明了之。搞形象工程,应付领导,忽悠百姓,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大禹的父亲曾经因为没有治理好洪水而被诛杀,这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点受威胁害怕的意思,怕误了工期,再重蹈父亲的悲剧。于是兢兢业业的工作连家门都不敢进去。这是大禹一种敬畏法律的心态作用的结果。禹是鲧的儿子,因治水有功,被称为大禹。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鲧采取了简单的方法,建造堤坝堵洪水。但是这次的洪水是史上最大的洪水,古代没有钢筋混泥土技术,普通的堤坝容易被水冲垮,再次造成更大的水患。因为治水失败,舜处死了鲧,这个理由十分牵强。按照一些古书中的记载,治水失败只是鲧被放逐而死的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却在鲧与舜的争权夺位。尧欲将权位传给舜时,鲧极力反对。鲧对尧说:“不详载!熟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 鲧为了夺位,曾经“怒其猛兽,欲以为乱。”且“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以至遭到放逐和诛杀。对于禹来说,舜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但是舜是当时的最高领导者,禹只能忍气吞声。

  鲧死后,禹作为鲧的儿子,仍然有着很大的势力,并且禹深受人们爱戴,舜找不到杀他的理由。舜又将治水这个烂尾工程交给了禹,想以治水不力为由除掉他。禹想拒绝,但又害怕走上父亲的后尘,迫于无奈只好领命。治水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禹总结父亲的经验与过失,决定采用疏的办法。可能你会认为这很简单,自己早就想到了。但是实行起来比堵的办法难多了。在那个工具简陋的年代,想要挖出河道谈何容易,即便放在今天也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为了勘测地势,禹走遍了大江南北,制定出开挖河道线后,便开始大规模的治水,整个过程共耗费了十三年。

  其二是敬畏亲情。大禹和女娇的感情十分好。历史和传说里,两个人不但是自由恋爱,先上车后补票,而且感情好得没话说。有大爱的大禹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一心扑在治水大业上。夫妻忍受这两地分居之苦,女娇也把精力放在了支持丈夫的宏图大业上,一心帮他管好后院,把孩子教育得很好,成就了夏朝开国之君夏启。

  《山海经》有一段这样的记载:“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为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这个故事有三种意蕴:其一是涂山氏去为大禹做饭去了,支持大禹治水事业。可见涂山氏是重感情的。其二是禹化为熊,其实也是那个“能”,三足鳖。禹为什么要化为三足鳖呢?显然他是在怀念鲧族,自己不再追从母族的长蛇图腾,而是追从父族的三足鳖图腾。这个“化”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这可能是治水工程工地上的旗帜,或者相关标识,上面已经不是修巳长蛇形象,而是一个熊(能—三足鳖)形象,化是改变的意思。涂山氏感觉这个不尊重他们新的婚盟关系,并且大禹自己都要改变曾经的母系信仰,所以真的难以接受,于是逃走了。其三是涂山氏化为石,标识了她的母系山石图腾。而大禹的“归我子”三个字,突出地表现了子女属于父系的时代变迁,儿子归大禹了。

  鲧禹的家事与国事是紧密联在一起的。鲧禹的家事是当时天下社会变迁大势的缩影。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冲突激烈,两性爱情也被迫卷入了社会变迁的洪流之中。我们把鲧禹故事视为鲧禹联盟两代人治理洪水的英雄传奇,鲧在治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被杀死了,也是很多人惋惜并为之打抱不平的。治水的故事与家庭的变故联系在一起,因此,这个神圣的叙事,本身就是一段家庭与社会的传奇。

  其三是敬畏智慧。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篇所载禹与皋陶在临终前的帝舜面前的一次对话,禹曰:“吁!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若能‘知人’必定是智者,必能善任;能‘安民’必定施恩惠于民,黎民必拥戴为帝王者;既然如此,为何还会担忧驩兜之辈?为何还会迁徙有苗之族?为何还会畏惧‘巧言善色’的佞人呢?显然,为帝王者仅有‘知人’和‘安民’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出能破解‘惟为帝者难’命题的举措。 皋陶对禹诘问的应答的关键点在于:‘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这样的处置办法是对‘知人’和‘安民’两大理民举措的必要补充。这就是刑罚用途之所在,在于纠正‘所用非人’及其所衍生的罪过及其罪人。大禹的这种敬畏,不仅仅是害怕惩罚,是一种比敬畏法律还要更深层次内涵的敬畏。这种敬畏,说明“巧言善色佞人”在大禹的内心深处是很可怕的一种魔鬼。他说能够知人、能够安民,就可以不畏惧“巧言善色佞人”,说明这种敬畏始终让他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尤其是治水成功之后,他被任命为管治天下的接班人,大禹并没有飘飘然,还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这种“敬畏”的确是很有成效的。

  其四是敬畏百姓。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鬻子》曰:禹投一馈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门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帝王世纪》(上)曰:不重径尺之璧,而爱日之寸阴。手足胼胝,又纳礼贤士,一沐三握发,一食三吐餐。尧美其绩,乃赐姓姒氏,封为夏伯。故谓之伯禹,天下宗之,谓之大禹。”由此可见,只有真正情系于民,真正一心执政为民,才会如此敬畏于百姓。大禹一心为民,公正无私,不因为个人原因而耽误治水大事,他的这种敬畏,正是因为他有一种不可或缺的政治素养。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他作为治水英雄为人们世代景仰和爱戴,与大禹有关的故事亦真亦假、亦虚亦实。因为历史太过久远,我们已经无法通过考古发现去考证大禹的存在。他可能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但在后世的传颂中显然已经成为了神话。一个历史人物成为了神话,说明他在历史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人们在他身上倾注了许多情感和期望。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圣贤,鲧禹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神圣叙事,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标签: 大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