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形象的演化轨迹:从佛教护法神到少年英雄

犀牛历史 156 0

提到哪吒,人们大多会想起那位扎着冲天鬏,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东海,大战孙悟空,既清秀可爱又骁勇善战的少年英雄神——哪吒是广受大众喜爱的一个形象,经常在通俗文艺和戏曲影视作品中出现。在最近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电影人对流行的哪吒故事进行了贴近现代审美的再创作;但正如现代人会对既定形象加以改编一样,古代的哪吒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哪吒这个人物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从印度佛教的护法神,到李靖之子,再到古典小说中的少年英雄,其形象经历了一条独特的演变轨迹。

哪吒神的佛教起源

哪吒并非中国本土原创,而是源自印度佛教神话。这一点从“哪吒”这个名字便能看出一些端倪:“哪”、“吒”二字连用,在汉语中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不符合中国人的命名习惯;且古汉语在翻译外来语(尤其是翻译佛经)时,往往会在原有汉字的左边加上一个口字旁来表示,如:唵、吽、嘛、叭等——由此不难猜到,哪吒是个“外国神仙”。

哪吒(佛典中也作“那吒”),梵文全名为Nalakuvara或Nalakubala,音译作那罗鸠婆、哪吒俱伐罗、哪吒鸠跋罗等,简称为哪吒。哪吒是印度佛教的护法神,属于夜叉神的系统,如《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称“哪吒鸠钵罗药(夜)叉大将”。他是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门天王的太子,如《毗沙门仪轨》称“天王第三那吒太子,捧塔常随天王”,职责是辅佐其父护卫佛法,驱除邪祟,守护世人。

佛教中的护法神、夜叉神,大多外表凶狠,以显示他们嫉恶如仇,剽悍勇猛,所以哪吒往往以凶恶、忿怒的外表示人,如《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称“尔时,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又如《人天眼目卷之一》称“忿怒哪吒把须弥,一擘百杂碎”。哪吒在佛经里的形象颇为独特,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三头六臂”(有的版本也作“八臂”),如《佛果圜悟禅师碧严录》:“明眼汉,没窠臼,有时孤峰顶上草漫漫,有时闹市里头赤洒洒。忽若忿怒哪吒,现三头六臂。忽若日面月面,放普摄慈光。”

围绕哪吒的故事有很多,如诞生为一团肉、剔骨割肉还父母、莲花化生等都为今人所熟知,但其实这些故事或多或少都与佛教有关。以哪吒“析肉还母、析骨还父”为例:这个故事已经不能在今天的佛经里看到,不过它曾一度是宋朝以后的僧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如《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一的讨论:“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折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颂曰:何者是身?分明听取山河国土现金躯,十方世界在里许。万劫千生绝去来,山僧此说非言语。骨肉都还父母了,未知那个是那吒?”由此可以推断,哪吒析肉析骨的故事应当出自佛典,虽然事件的起因、经过不详,但是它无疑为之后民间文学的改编提供了原型。

上面的介绍只涵盖了哪吒形象的外表、身份等特征,没有涉及到他的性格,不过我们倒是能从北宋文学家苏辙的《哪吒诗》中略知一二: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

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佛略相似。

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

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

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见《栾城集》)

从这首诗中可以提取出不少信息:第一,哪吒是佛教的崇信者,“只知拜佛”,以佛为父;第二,哪吒与父亲的关系可能比较恶劣,所以“不拜父”,需要用宝塔来加以调教;第三,一个“狂”字凸显出哪吒叛逆的性格特点,而它“愚难教语”、“不拜父”的表现可能会被中国人视为“不孝”——苏辙深谙佛学,其造诣可能比其兄苏轼更高,因此这首诗对哪吒形象的刻画,应当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北宋时期的佛经故事或民间佛教传说,而该形象的一些元素也会在后世传播中得到保留。

融入中国文化的三太子

毫无疑问,哪吒的形象不可能一成不变。伴随着佛教在中国不断传播,本土文化对外来宗教的吸收、借鉴,以及民间信仰的更新换代,哪吒的形象也逐渐从原来的佛教背景中脱离出来,开始向中国化的方向发展。

不过,要谈论哪吒进入中国后的形象转变,就不能不提到他的父亲,毗沙门天王。

“毗沙门”是梵语Vaisnavara一词的音译,意译作多闻、遍闻等。毗沙门天王是佛教中极其重要的护法神,专门护佑北方地域,与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合称“四大天王”,但较后三者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他的职责主要是护佛、护经、护国、护众生等,也曾被视为财神和福神。毗沙门天王的形象通常都是身披甲胄、头戴宝冠、右手持棒(或戟)、左手擎塔;而由于左手中的塔是该天王的一个显著标志,所以百姓也俗称其为“托塔天王”。根据佛经记载,毗沙门共有五位太子,分别是最胜、独健、哪吒、常见、禅只,其中当数独健、哪吒二人名气较大,不过毕竟身为太子,其名气仍然依附于毗沙门极高的影响力。

哪吒形象的演化轨迹:从佛教护法神到少年英雄

北宋银杏木函彩绘毗沙门天王像(苏州博物馆藏)

中国的毗沙门天王信仰始于唐朝,经西北于阗地区传入中原。唐代来华的密宗高僧不空在《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记述自己曾受唐玄宗之邀,设坛作法,请毗沙门天王显圣,解救被吐蕃军队围困的安西城的异事。经过不空等人的推介,毗沙门天王开始受到唐朝皇帝的极力推崇,并在军队中得到普遍的祭祀,因此其作为战神的神格也格外突出。唐朝之后,毗沙门天王信仰在中国盛极一时,上至朝廷,下至百姓,不仅为官方的祭典所认可,也在民间拥有大量信众。

有趣的是,在毗沙门天王信仰不断传播的同时,另一种以初唐军事家李靖为崇拜对象的战神信仰也在民间流传着。李靖是唐代杰出的将领,战功显赫,出兵西北讨伐突厥、吐谷浑的几次战役更使他留下了卓越的声名。李靖在唐代就已经被神化,在宋代更有了自己专门的庙宇。一种信仰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越大,它被进一步改造、与其他文化相交融的可能性也越大;日积月累,经过大众的主观想象和附会,最迟不过宋代,中国本土的毗沙门天王信仰就与李靖信仰汇合到了一起,两位神也融合为一,形成了一个新神:“托塔李天王”。自此以后,毗沙门天王就改姓了“李”,其形象已经世俗化、中国化。

既然李靖成了毗沙门天王,那么在老百姓心中,哪吒理所当然也就是李靖的儿子了,随父姓李,变成“李哪吒”(只不过人们很少这样称呼,足以说明他的名字独立性很强,追加的姓反而显得不自然)——这个转变的意义不可谓不大:成为李家之子,意味着哪吒开始脱离外来宗教的文化语境,而顺利进入中国神的系谱之中,从而成为一个比凶恶的夜叉更易于亲近、一个能够用本土的文化思维加以理解的形象,并为后世的改编和演绎释放了巨大的空间。

可以想见,在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出现之前,民间早就流传着有关哪吒的故事。如今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应当是元代(一说成书于元代、完本于明代)无名氏著《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哪吒太子”条目:

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噉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间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长子军吒,次木吒,师三胎哪吒。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脚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帅时七日,即能战,杀九龙。老龙无奈何,面哀帝。帅知之,截战于天门之下,而龙死焉。不意时上帝坛,手搭如来弓箭,射死石记娘娘之子,而石记兴兵。帅取父坛降魔杵,西战而戮之。父以石记为诸魔之领袖,怒其杀之以惹诸魔之兵也。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系为经、叶为衣而生之。授以法轮密旨,亲受木长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转斗:吓一声,天颓地塌;呵一气,金光罩世;砖一响,龙顺虎从;枪一拨,乾旋坤转;绣球丢起,山崩海裂。故诸魔若牛魔王、狮子魔王、大象魔王、马头魔王、吞世界魔王、鬼子母魔王、九头魔王、多利魔王、番天魔王、五百夜叉、七十二火鸦,尽为所降,以至于击赤猴、降孽龙。盖魔有尽而帅之灵通广大,变化无穷。故灵山会上以为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即封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天帅之领袖,永镇天门也。

哪吒形象的演化轨迹:从佛教护法神到少年英雄

清刊本西岳天竺国藏板《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哪吒画像

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解读出如下信息:第一,哪吒本来就是神仙,投胎之后他以一个孩童的形象示人,看似幼小却天生神力;第二,哪吒性格相当桀骜不驯,任性自在,丝毫不把父亲看在眼里,导致父子关系紧张;第三,哪吒受玉帝之命下凡除魔,为世人扫除邪恶,显示的无疑是一个英雄的形象;第四,哪吒战力极强,能够轻松歼灭龙王、石记以及任何魔王,而从结尾他被封为“大将军”、“总领使”来看,该故事突出的也是哪吒作为战神的神格。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所刻画的哪吒形象,与佛教中的哪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叛逆的性格、扫除邪恶的职责、追随世尊(即佛陀)、析骨析肉、莲花化生等元素都被继承了下来。当然,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民间对相关情节的加工之外,最大的差异可能是如下一点:哪吒是“玉皇驾下”的神仙,而玉皇大帝又是道教神话里的核心人物,那么此处的哪吒则更像是一位道教神祇——这里暗示了哪吒形象的一个重要的演变路线:即在民间的多个流传版本中,哪吒已经慢慢失去自己佛教神的身份,转而进入道教神的系统,成为道教文化的代言人,可谓是“洋为中用”。之后的改编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遵循的其实也是这一路线。

古典小说中的少年英雄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记载的应当是民间最为流行的哪吒故事。这个版本与《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相关的情节大体相同,说明大概在元朝时期,哪吒的故事就已经基本成型。后世的文学家在刻画哪吒形象时,都会以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为素材,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因此故事相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被道教吸收之后的哪吒,名气较以往大增,成为通俗文学里的常客。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中,哪吒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被封为三坛海会大神,曾降伏九十六洞妖魔,而大战孙悟空、讨伐独角兕等情节也给了他不少出场机会。

与以往相比,《西游记》的作者为哪吒增添了许多外貌描写,在第四回中,哪吒首次出场:

这哪吒太子,甲胄齐整,跳出营盘,撞至水帘洞外。那悟空正来收兵,见哪吒来的勇猛。好太子——

总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

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

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今受玉皇金口诏,敕封海会号三坛。

又如第五十一回里:

魔王绰枪在手,走到门外观看,那小童男,生得相貌清奇,十分精壮。真个是——

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眼光掣电睛珠暴,额阔凝霞发髻髽。绣带舞风飞彩焰,锦袍映日放金花。环绦灼灼攀心镜,宝甲辉辉衬战靴。身小声洪多壮丽,三天护教恶哪吒。

以上说明哪吒的外貌具有明显的孩童特征,“总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妙龄”、“玉面娇容”、“身小”(所以孙悟空便调侃他“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是一个清妍秀丽、精壮英勇、聪颖早慧、超凡脱俗的形象,显得正面而积极,符合当时中国人对少年英雄的审美。

哪吒形象的演化轨迹:从佛教护法神到少年英雄

明刊本《新镌全像西游记传》中哪吒大战孙悟空的画像

虽然哪吒不是《西游记》的主角,但小说还是穿插进了他的个人故事。在第八十三回中,孙悟空因鼠精一事上天庭状告托塔天王和哪吒太子,而李靖认为悟空诬陷自己,恼怒之下便要砍他的头,没想到却被哪吒当面制止:

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反大惊失色?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

这一段故事细看下来其实非常有趣:前半段,从下海闯祸到莲花化生,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述重合度很高,不过起承转合处增加了很多细节;而后半段,从莲花化生到被宝塔镇服,又与苏辙《哪吒诗》基本相同,唯独追加了哪吒要杀李靖报仇的情节。可见,哪吒形象的每一次改变,都是建立在流行故事的基础之上的。

不过比起《西游记》,人们对哪吒的印象或许更多来自于《封神演义》。明朝署名许仲琳著《封神演义》的第十二至十四回,可谓是哪吒故事最集中的一次展现,作者在采纳过去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多的润色,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依然是一位造福世间的少年英雄:

哪吒叩首,拜谢师父,上了风火轮,两脚踏定,手提火尖枪,径往关上来。诗曰:

两朵莲花现化身,灵珠二世出凡尘。手提紫焰蛇矛宝,脚踏金霞风火轮。

豹皮囊内安天下,红锦绫中福世民。历代圣人为第一,史官遗笔万年新。

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的叙述一样,他出身相当不凡。哪吒对龙王敖光说:

“吾非别人,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灵珠子是也。奉玉虚宫法牒,脱化陈塘关李门为子。因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姜子牙不久下山,吾乃是破纣辅周先行官是也。”

哪吒形象的演化轨迹:从佛教护法神到少年英雄

清代墨绘本《封神真形图》中的哪吒画像

小说在把哪吒刻画成少年英雄之时,也着力突出他顽劣的性格。出生七岁的哪吒叛逆轻狂,因为一时性急手刃李艮、敖丙,又随意摆弄乾坤弓而误杀石矶娘娘的童子;不过毕竟天命不凡,太乙真人将哪吒的种种行为都归结为“天数”,这其实是作者在用世俗的天命观去解释以往故事版本里的情节。而哪吒嗜血黩武的一面更表现在他莲花化生之后不念旧情,一心只想杀掉李靖,好为自己报仇。这样的情节很难为中国人所接受,所以《封神演义》最后也通过宝塔来对哪吒进行教化,使他能够遵循孝道:

道人唤李靖曰:“你且跪下,我秘受你这一座金塔。如哪吒不服,你便将此塔祭起烧他。”哪吒在旁,只是暗暗叫苦。道人曰:“哪吒,你父子从此和睦,久后俱系一殿之臣,辅佐明君,成其正果,再不必言其前事。哪吒,你回去罢。”

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作者对剔骨割肉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哪吒杀害李艮、敖丙惹得龙王大怒,于是敖光与另外三位龙王约定前往灵霄殿申冤,从而降罪于李靖:

四海龙王敖光、敖顺、敖明、敖吉正看间,只见哪吒厉声叫曰:“‘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乃对敖光曰:“我一身非轻,乃灵珠子是也。奉玉虚符命,应运下世。我今日剖腹、剜肠、剔骨肉,还于父母,不累双亲。你们意下如何?如若不肯,我同你齐到灵霄殿见天王,我自有话说。”敖光听见此言:“也罢!你既如此,救你父母,也有孝名。”四海龙王便放了李靖夫妇。哪吒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膊,后自剖其腹,剜肠剔骨,散了七魂三魄,一命归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因此原来佛教中哪吒析骨析肉的行为是很难为大众所理解的,很可能被视为“不孝”;到了《封神》里,哪吒剔骨割肉则完全是为了牺牲自己,保全父母,完全符合大众关于“孝”的理解。可见这里的哪吒形象已经非常贴合中国本土的文化观念了。

比较而言,《西游记》中的哪吒形象还留有很多佛教文化的印记,像“三天护教恶哪吒”会让人想起佛教的夜叉神,像小说中哪吒几乎不离李靖身旁,又会让人想起毗沙门天王信仰中那个“捧塔常随天王”的三太子;相反,《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则完全归属于道教,尤其体现在原本帮助他莲花化生的佛祖被替换成了太乙真人,这就把哪吒故事中为数不多的佛教元素几乎剥离出去。

哪吒形象的演变是中国民间各种宗教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结果,而《封神演义》则走出了最后一步,使其完全脱离印度佛教的背景,彻底地中国化。在此之后,哪吒的基本形象就已经定型:一个少年英雄神,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玉帝手下的战将,外貌如七岁孩童,曾闹海打死龙王太子,法宝有风火轮、火尖枪、混天绫、乾坤圈,能变身为三头六臂,神通广大,护佑四方。可以说,后世的民间传说和影视剧改编中的哪吒形象,主要都来自于《封神演义》,而不是《西游记》或原先的佛经故事。

参考文献

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宗教学研究》,2009年3期。

李小荣《哪吒故事起源补考》,《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3期。

焦杰《哪吒形象的演变》,《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1期。

金鼎汉《〈封神演义〉中几个与印度有关的人物》,《南亚研究》,1993年3期。

夏广兴《毗沙门天王信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流播与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6期。

郭俊叶《托塔天王与哪吒——兼谈敦煌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图》,《敦煌研究》,2008年3期。

标签: 三头六臂的人物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