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玉人
猎杀殷商是一场光天化日之下的阳谋,其惨烈则广为人知,但究竟惨烈到什么程度,知道的人又不多了。可以说,商朝灭亡是一个被遮蔽的大事件,它首先是地缘政治改变的结果,其次才是纣王的各种政策。其灭亡的惨烈又轻轻被面纱遮盖了。
一、殷商灭亡的地缘政治背景考古学界关于“轻便马车”起源的研究,指向中亚哈萨克北部,其青铜轮牙、马躔、曲辕等,与殷墟车马坑发现的一致。因此,在没有更多证据之前,通说认为中国的轻便马车是公元前13世纪经草原路线传播到中原的。这是一次非常关键的文化交流事件,其背后必定存在地缘政治格局的巨大改变。殷商便亡于这个世纪的末端。
复杂的马车
人们所熟知的西岐周人崛起,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根据文献和甲骨文资料,可以肯定殷商对周人是有控制力的,典型事件便是“文王之囚”,此事由《史记·周本纪》记载,甲骨文名篇《小臣墙刻辞》也有记录,故为可信之事。2014年在周原发现的马车,其形制基本上脱胎于殷墟马车,也可以作为旁证,说明周人在殷商末期尚不具备超过殷商的武力(并未得到来自西北戎人的支撑)。后世所谓的“天下三分有其二”,并不是殷商灭亡的主要原因。
《史记·周本纪》: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乡之,将不利於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砲格之刑。纣许之。
甲骨文
那么,殷商面对的真正敌人是谁呢?答案并不意外——东夷。根据上述的世界史背景,可知居住于近东北亚的族群可能掌握了与殷商王室相当的军力,他们得到草原交通的支持,在公元前13-12世纪崛起,于前12世纪末叶的武乙时期,开始大规模进入华北、黄淮地区。此事在先秦古籍中未见,但《后汉书》给出了记载。《后汉书》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当时正逢游牧民族兴盛之时,当有特定时代的洞见。《晋书》与之类似,对游牧民族的身世了解,有着民族融合背景下的优势。
《后汉书·东夷传》: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自少康已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殷汤革命,伐而定之。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畔,三百余年。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及武王灭纣,肃慎来献石砮、楛矢。管、蔡畔周,乃招诱夷狄,周公征之,遂定东夷。
西周洛邑祭祀遗址 人马组合坑
这批新入局的东夷人,彻底改变了殷商的地缘政治格局。直接后果是东夷人与当地的淮夷、莱夷、堣夷、鸟夷、岛夷等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强大的新兴势力。甲骨文研究给出了纣王对东夷的战争,其烈度、规模均超过以往。山东半岛考古上也有著名的“断层问题”,即山东半岛的考古文化出现断层,从新石器末期或夏代直接进入商末周初。这也说明,《后汉书》记载的武乙时期东夷内迁,是很可能真实存在的。
殷商的地缘格局在武乙时期改变了,此前的主要威胁当来自北方和西北,尤其是前13世纪后半叶的武丁时期。当时草原上播迁的轻便马车,武装了一波又一波的游牧民,威胁着整个帝国。而武乙之后,主要威胁已经转向东方和东北方。这波迁徙潮相当凶悍,直接进入了中原腹地,对殷商而言,应该是心腹大患,西北的周人仅仅是癣疥之疾而已。
西周鸟尊 仍有殷商风格
二、殷商灭亡的惨烈比较公认的说法,都认为纣王在讨伐东夷时,周人及其联军乘虚而入,又由于东夷战俘的反水,导致牧野之战惨败,《尚书》对场面的描述是“血流漂杵”,可见惨烈异常。后世所罕知的是,周人及其联军并未在牧野之战后将刀兵入库,武王一直都在积极扩大战果,用兵时间超过了2个月,也遇到了很大的抵抗。《逸周书·世俘解》记载了一批殷商侯爵级别的地方诸侯和盟友,分别是百韦、宣方、新荒、蜀、厉、霍、艾、佚等,真正擒获的只有霍侯、艾侯、佚侯三位。据该书统计,殷商诸侯及盟友加起来达到652个,其中99个是“憝国”。憝国当然会被灭掉了,这些死硬诸侯、盟友首领,加上王廷大臣,总共100余人,在周原的“燎祭”中被按照殷商法典处决了,其中包括肢解、烹煮、焚烧等。画风当然是极为惨烈的。
《逸周书·世俘解》:……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时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于周,维予冲子绥文。武王降自车,乃俾史佚繇书于天号。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孝子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帅,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县首白畤,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告于周庙,曰:“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
西周洛邑祭祀遗址 人马组合坑
实际上,“剪商”在纣王时期已经是一个公开的问题了,可以说是一个光天化日之下的阳谋。因为人人皆知,殷商帝国已经在地缘格局上出现重大危机,东夷问题已经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消耗战了。因此,文王积极联络周边的不满势力,密谋灭商,其中最主要的是江汉地区的夏朝后裔楚人,季连氏后代鬻熊就是核心人物。他很可能也是“剪商”阴谋的实际策划者。作为夏贵族后裔,楚人长期以来就在抵抗殷商,可谓几百年的世仇,当殷商出现地缘政治危机时,他当然不会坐失良机。在鬻熊的策划下,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西南8族加入了剪商联军,使得牧野之战时的周人军力达到了戎车4000乘、甲士45000人、虎贲3000人的规模。
《史记·楚世家》: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史记·楚世家》: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参加剪商联军的各方一开始都畏惧殷商的残酷,但太公望一直都很乐观,甚至不理会孟津观兵时的占卜凶兆,这当然是出于他的战略考量——殷商的主力军团都在与强大的东夷作战,乘虚而入直取朝歌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十拿九稳,完全看有没有胆量而已。殷商灭亡后,战争实际上仍未停止,殷人的南方诸候窜入了武陵山区和巴蜀地区,北方诸侯和盟友在三监之乱失败后,也逃亡到了北方、朝鲜半岛。
西周铜面具 很像狗头 似乎与犬戎有关
标签: 商朝历史